第84章 再次化身二道贩子
作者:太子东   重生农村,跑山养鸡开矿,发大财最新章节     
    刘运长打开的销路,是松岗煤矿的转机,也是他郑家仁的转机。
    郑家仁自己自然也是着急的。不趁着现在将库存消化掉,过了取暖季,还是要积压的。
    他自然将这种压力转嫁给了矿领导班子。在煤矿的办公会议上提出要全矿支持他的销售工作,要求专门派出得力人员联系铁路部门,保证两千吨煤炭的外运量。
    虽然郑家仁说话的语气非常的生硬。但他联系到了大客户,解决了煤矿的掐脖子问题。松岗煤矿的领导们不得不支持他的工作。
    矿长直接安排了一名副矿长带队,专门儿联系铁路运输部门。必须保证一天至少三十个车皮的运输能力。达不到两千吨的运输量。由松岗煤矿负责通过汽车运输满足。
    整个松岗煤矿似乎都忙碌了起来。
    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发现松岗煤矿突然热闹了起来。
    每天几十台汽车拉着煤向外走。
    还有几十辆火车皮,不分昼夜的进进出出,最少都是十几个车皮。
    松岗煤矿的人们上下一片沸腾。因为煤炭销售出去了。煤矿就有钱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开工资了。
    松岗煤矿的领导班子得到了一片赞誉声。都说这一茬班子是干事的班子。
    这是矿长和矿班子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郑家仁更是得到了极高的赞誉。知道底细的人,都知道这火热的销售局面,是郑家仁干出来的。
    谁也不知道,事情的背后,是刘云长一人之力为松岗煤矿,开通了火车运输和汽车运输两条煤炭销售之路。
    因为刘运长自己一天的销售量就达到了三千吨。所以松岗镇的煤炭销售每天都在三千吨以上。
    这样算下来,松岗煤矿的月销量就会达到十五万吨。是之前的六七倍。松岗煤矿似乎迎来了大转折。看到了春天。
    郑家仁在发现刘运长是把煤炭卖入了电厂时,似乎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他们多年来似乎还没有打开过电厂的销路。
    所有的煤炭都是卖给了散户,或者一些用煤的工厂。不是他们没想过,而是根本打不开,难度太大。
    刘运长的做法也是给郑家仁提供了新思路,更注入了强心剂。不是打不开,是功夫没下到。他开始琢磨自己开发电厂客户和类似客户了。
    刘运长在看到自己的运量得到保障后,并没有关注松岗煤矿的兴奋和激动。
    在一切顺利了以后,却突然又消失了。
    刘运长成功打开了白江电厂的销路渠道。但还是有好多人想打开却没有打开。
    每天还是有人时不时的找到楼青山。想要往里边送煤。
    刘云长就发现了这里边儿有商机。娄青山答应他的两千吨采购量,现在基本可以满足了。但娄亚男答应杜冲的一千吨采购量。却时不时差了一些。
    刘运长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找到那些在娄青山那里吃了闭门羹的人。说自己可以帮他们把煤卖到白江电厂。但需要挣差价和提成。
    有些人自然是不干。他们本身就是贩卖煤炭。但有些人却是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都是小矿主。煤炭卖不出去。就是压自己的本钱和资金。所以有人就跟刘运长进行了商洽。
    刘运长提出他们可以顶自己的名额往里送煤。
    但价格,事先要讲好。一种是定价卖给他。另一种方式就是一吨提10块钱给他,其他的事情,他一概不管。
    这些小矿主咬咬牙却也同意。因为自己销售,也要三五块钱的投入。无非是多给了刘云长五块钱。他们大都选择了第二种方式。
    刘云长倒也乐意如此。虽然这样赚得少,但无非就是当一把过路财神,这些矿主最终是要从他这里拿到卖煤款。简简单单,他一吨就赚十块钱,细算下来,不比小矿主赚得少。
    刘运长直接在白江电厂附近设了一个办事处。开始收购一些散户的煤炭。原本,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一下自己供应量的欠缺。
    没想到,这事却一传十,十传百。又有好多人找到刘运长或者杜冲。想让他们帮忙销售煤炭。
    可娄青山早就知道刘运长和杜冲是一家的。默许他偶尔多送五百吨的量之后,说什么也不让他再多送了。
    刘运长便拒绝了这些人的请求。可有人却提出愿意给刘运长提成十五块钱,甚至二十块钱一吨。实在不行,他定价收购也行,这些人还负责送货到厂。他不同意,这些人看他就如仇人一般。
    这一下刘运长也为难了。他倒是想收,有钱不赚,王八蛋。
    可市场在哪里?
    他又找到娄亚男和雨青山好顿沟通磨牙。最后对方才又给了他五百吨的供应量指标。
    这依然满足不了其他人的要求。没办法,刘云长把白江的业务全部交给了杜冲,自己又离开了。他决定去开展新的煤炭销售渠道。
    他只身来到了白江市相邻的山城。这里有一家山城钢铁公司,同样需要采购大量的煤炭。一方面需要炼钢。一方面是烧锅炉供热。
    然而,这家国字号的钢铁厂却不是白江电厂可比的。门卫根本不让他进。
    刘运长在大门口连续转悠了三天,硬是没混进去。
    没办法,他只好逢人便打听,怎么才能从公司买到钢材,怎么才能把煤炭卖进去。通过聊天先搜集点信息。
    虽然遭了不少白眼儿,却也有人跟他讲述了实情,算是摸清了里边的一点儿门道。
    他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
    然而进不去电厂,见不到人,终究还是白费的。
    刘运长又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从大门进入厂区。
    没办法,他观察了好久。绕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相对较矮的围墙。搬来几块石头,垫在了脚下。
    他费力的从墙上翻入了厂区。好巧不巧的,下面就是一个煤场。他直接落在落到了煤堆上。看到场地里的煤,他心里也就有了谱。松岗镇的煤,还有那些矿主的煤,完全符合质量卖进来。
    进入厂区后他就没有什么顾忌了,也没有人再阻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