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故人来访
作者:泡泡的猫   神武太医俏女帝最新章节     
    三河郡。
    萧云坐在房间里,半夏小心换药。
    赤温一掌下来,隔着铠甲造成撕裂伤,皮肉、经络都受损了。
    “师父不应该总是自己冲锋陷阵,这伤没有半年的歇养好不了,如果留下后遗症,以后会很麻烦。”
    半夏一边上药一边说,萧云说道:“我也知道,但我们兵力处于劣势,我若不锋芒毕露,早就被攻破城池了。”
    兵力不足的时候,萧云必须带头拼杀,否则士气不振,其他人不愿意死战。
    用纱布包扎好左肩,半夏小心穿好衣服,披上铠甲。
    到了外面,战士正在加固城墙,准备石头、木头。
    轰隆隆...
    乌云遮蔽了天空,看样子一场大雨正在酝酿。
    “春雨贵如油...”
    麦子返青的时候,很需要春雨的滋润,可惜这个时候还在打仗。
    欧阳小欢快步走过来,说道:“侯爷,狁人营地毒发了,士兵肚子痛、拉稀。”
    萧云笑了笑:“看来有用,让赤温慢慢猜,到底中的什么毒。”
    啪嗒啪嗒...
    几滴雨落在脸上,萧云伸开手掌接了,想起雾泽那场暴雨,心里有些失落。
    打了几天了,穆翠花没有出现,她在哪里?不来了吗?
    “侯爷,雨下大了。”
    欧阳小欢提醒,萧云叹息一声,回到帅府避雨。
    庞龙正在与拓跋辉聊天,说京师和大成王朝的事情。
    “侯爷。”
    “下雨天,正好休息一下。”
    萧云亲手泡了一壶茶,三个人搬到屋檐下听雨喝茶。
    “听说你自创了一套拳法,教教我。”
    庞龙对太极拳很感兴趣。
    萧云笑道:“正好雨天没事,我教你。”
    喝完茶,萧云教庞龙修炼太极拳,拓跋辉跟着练。
    齐国缺少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在所有人当中,庞龙和拓跋辉的资质最好,萧云想提升他们两个的修为,以后把边关托付给他们。
    ...
    狁人大营。
    春雨落下,淅淅沥沥的雨声打在帐篷上,姚乾心烦意乱。
    马奢站在底下,低头不说话,姚玉脸色淡然。
    “每日只有彦文昊筹措的一点军粮,根本不够全军用度,军中怨言四起,他们的军粮何时能到?”
    马奢回道:“陛下放心,按照小司徒的预计,两大将军府的粮草还有两天便到。”
    “另外,微臣已经让地官府从京城运送军粮,两天后也能到。”
    姚乾想趁这次大战收东西两大将军府的兵权,姚玉想趁机搜刮他们的粮草,叔侄两人心思太多,没想过万一不给的后果。
    马奢当日见粮草被烧,就已经传令回京城,让地官府立即把京城的存粮送过来,两天后一定能到。
    “京城的粮草?”
    姚乾有些不高兴,马奢拜道:“微臣擅作主张,陛下恕罪。”
    “军无粮草,军心必乱,微臣担心两大将军府未必给粮草,所以从京城调拨了一批粮草。”
    姚乾沉默不语。
    帐外,亲卫禀报,说镇南军主将薛整求见。
    “宣!”
    薛整进来,身上被雨水打湿。
    “末将拜见陛下。”
    “何事?”
    薛整拜道:“军中缺乏粮草,底下将士有意见...”
    姚乾怒道:“朕难道不知,要你说!”
    薛整吓了一跳,连忙说道:“细柳城是萧云屯粮之所,末将建议袭击细柳城,夺取粮草。”
    姚乾这才息怒,问道:“你能攻下细柳城?”
    薛整说道:“细柳城太守江源,本是梁骥的党羽,后来归附萧云。”
    “末将军中的曹茂和江源有旧交,他愿意去联络。”
    姚乾看向马奢,马奢摇头:“萧云焚毁我们的粮草,肯定防备我们对他的粮草动手,他敢让江源镇守细柳城,就有把握掌控,微臣觉得此计不通。”
    姚乾反问道:“上次孔成龙的事情怎么说?”
    孔成龙送出密信,表示愿意做内应反正,马奢、赤温都以为是诱敌之计,置之不理,最后孔成龙数百人被斩首。
    马奢看向薛整,说道:“那就让曹茂去联络,如果可行...再做定夺。”
    姚乾点头道:“听到了吗?”
    薛整拜道:“末将领旨!”
    退出中军大帐,回到镇南军,曹茂正在帐内等着。
    “陛下怎么说?”
    “陛下说让我们先联络,你有把握吗?”
    曹茂微微摇头:“在梁府的时候,和江源有些旧交,如今他当了太守,是否答应不好说。”
    曹茂尚未和江源联络,之所以让薛整先禀明姚乾,是为了避嫌。
    万一联络不成,反被说私通外敌,事情说不清楚。
    薛整说道:“师爷去试试,你可以许以重利。”
    曹茂说没把握,薛整反而放心了。
    如果曹茂信誓旦旦,说一定能怎么样,他反倒怀疑有诈。
    “好,我去试试。”
    外面正下着雨,曹茂戴上斗笠、披上蓑衣,骑了一匹马,独自往细柳城去。
    ...
    细柳城。
    太守江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带着郡丞走在地里查看麦苗返青的情况。
    气温回暖,积雪消融,加上春雨滋润,麦苗的长势很好。
    “麦苗返青很好,西面开垦的那一片荒地水源充足,可以再种稻米,今年再收一季,足够支撑两年。”
    郡丞是一个年纪二十多岁的清秀男子,从京师派来的,名叫李秀民,学识很好、做事也很好。
    “屯田是一个好计策啊,北面的军粮几乎可以完全自给,不用京师运粮。”
    江源感慨,李秀民说道:“前些年征粮太多,民怨沸腾,省了这一项,百姓都说皇上圣明。”
    老百姓对朝廷的评价很简单,自己过得好就是好皇帝,自己过得不好就是狗皇帝。
    看完麦苗,江源回到太守府,门下禀报,说有故人来访。
    江源觉得奇怪,这时候有什么故人?
    “请他进来。”
    很快,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中年男子进了客厅。
    “江太守,许久不见了。”
    斗笠下是一张熟悉的脸,江源吃了一惊,惊道:“你怎么来这里!来人!”
    江源刚想喊侍卫抓人,曹茂微微抬手:“稍安勿躁,请借一步说话。”
    江源怒道:“我和你没什么好说!”
    他听说曹茂投了狁人,出现在这里,肯定是劝降策反,江源不会答应。
    “镇北侯找过我。”
    曹茂说了一句,江源愣了一下,反问道:“侯爷找过你?”
    曹茂笑了笑:“借一步说话。”
    江源警惕地审视曹茂,许久才缓缓点头:“好,你来!”
    两人进了书房坐下,门关上,江源问道:“你有什么话,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