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分工调整
作者:顽主宋某   重生:从小科员直达巅峰最新章节     
    接连7天,古建筑区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把张政禹这个十一假期弄了个连轴转。
    十一假期结束后,区政府召开十一假期旅游市场研思会,对旅游工作进行综合研判反思。
    会上,区旅游局局长曹丽萍对十一假期古建筑区旅游工作进行了总结:
    十一期间,滨江古建筑区共接待游客80万人,创造旅游总收入约4000万元,大量游客的到来还促进了周边餐饮、商贸的消费活动,全区旅游消费呈蓬勃态势,较去年同比增长1000%。
    陈静和张政禹数了又数,反复确认这个增长比例到底有没有写错。
    曹丽萍道:“陈区长,过去城东区旅游消费没有增长点,游客都在城西区,一般不会过江。但是现在半城游变成了换成游,我们现在有了新的消费增长极,比起过去是大有不同了!”
    张政禹不禁感慨,上一世城东区的领导决策错误,把滨江的旧房子拆了个干净,最后弄的整个滨江片区拆的像伊拉克一样,企业不是亏损就是破产,大量项目烂尾,十几亿借款资金深陷泥潭。
    而自己小投入的方式,确实换来了大产出。
    三天后,区政府召开区长办公会,区政府办公室在会上提出议题,将副区长良玉清的工作与张政禹进行调整,由良玉清分管区劳动局,张政禹分管区旅游局。
    在会上,陈静要求张政禹谈谈下一步工作思路。
    张政禹表示:旅游业是锦上添花的产业,而不是雪中送炭。城市真正的蓬勃发展,需要商业、城建、宣传等多方面协同发展。
    张政禹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城市气质”。
    “同志们,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建筑风格、民俗习惯等等一众要素,构成了整个城市给人的第一观感,我把它称为城市气质。”
    “一个城市发达与否,往往来自于城市气质给予人的直观感受。即便是在发达城市之间,城市气质也往往不同,就像北京和上海之间,给予人的观感也大有差异。”
    “一个城市气质上佳的城市,往往给人以开放、包容、便捷的印象,但城市气质的培养,需要大量的项目支撑。”
    “现在城东区的最大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太多,造成发展受阻。因此,我建议把建设品质都市,通畅发展路径,作为区政府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
    副区长良玉清率先支持:“上个月我去广州考察,非常惊讶于东南沿海城市的开放程度,我们在解放思想方面,还要持续发力。”
    常务副区长刘东明道:“我支持政禹区长的看法,陈飞云在任的时候,城东区修建了15个大型商场,根本不符合群众的需求。现在全区的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城东区,乃至江东市的发展就不可能好。”
    其他副县长也发表了意见。
    陈静道:“周波主任下来之后,先拿一个方案出来,专题研究一下。”
    周波默默记在了本子上。
    会后,张政禹第一时间让刘宇轩安排了调研古建筑区旅游商店选址工作。
    其实按照张政禹的原意,是希望在滨江划一块地出来,建设为游客中心,可以沟通城东、城西、江州三个城区,将来会成为全市的旅游中心点位。
    但是无奈现在滨江片区的土地实在过于狭窄,旁边的棚户区拆迁工作一时也难以推进,加之资金困难,只能放一放再说了。
    在曹丽萍的陪同下,张政禹看了几处古建筑区的房管房,但是发现位置都不太合适,不是太偏,就是面积太小。
    曹丽萍对张政禹的细致有些不理解:“区长,其实这几处地方游客量也不小。”
    张政禹却道:“曹局,搞旅游商店可是一门学问。首先一定要放在景区中央地段,或者出口处。”
    “游客的消费思维,一般都不会在入口立刻购买纪念品,一定是边逛边买,或者在离开之前买。而且招牌一定要醒目,因为只要一家旅游商店开起来,旁边一定会有众多相似的纪念品商店,一定要突出我们是政府直营的商店,否则同质化的商店没法吸引游客。”
    曹丽萍马上严肃了态度,这位年轻的区长并不是简单的想把事情弄完了事,而是真的对工作有细致研究的。
    张政禹对旅游局的工作也不是很满意,毕竟这些年来,城东区并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现在起步也是借了城西区古城旅游的东风。城东旅游局年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除了节假日报个报表,对旅游专业知识可以说是一问三不知,这样的机关肯定是不符合未来江东旅游发展的需要。
    在街上转了一下午,张政禹看中了一个宅院,明清年间做过山西晋商的会馆,院子足足有四进,里面的雕梁画栋虽然有很多地方已经破败,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早年间这里的繁华。
    更重要的是,晋商会馆紧邻沿江大道,一边是车水马龙,另一边是古老街巷,又正好是两条古街交汇的十字路口,用来做旅游商店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院子现在是私人所有,里面搭建的乱七八糟,这家人大多住的都是老人,不愿意别人动他们的房子,马乐天在改造的时候只好略过了这套院子,只重新对外观进行了修复。
    张政禹立刻拨通了区建设局局长朱红梅的电话。
    “朱局,晋商会馆是什么情况,您清楚吗?”
    朱红梅思索了一下,说到:“那现在好像是私房吧?”
    “我知道是私房,现在我想把它变成旅游商店。”
    朱红梅迟疑道:“区长,恐怕有些不好办,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早年间我们的产权制度没有这么完善,这一类院子都属于大杂院,后来慢慢规范起来以后,才给办理的产权证。”
    “朱局,有没有什么办法置换这套房子,现在复建项目指挥部那边登记了不少未售房源,都在区建投公司名下,能否用几间新房置换这间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