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束发绾髻的男人
作者:吃饱除人   藩乱最新章节     
    康熙十五年、永历三十年(1676年)春节、潮州总兵府
    潮州城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正值新春佳节,普宁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
    普宁,拿下了!
    刘进忠很高兴。
    刘斌拿下普宁,这意味着他的潮州镇兵战力很强。
    虽说有投机成份,但能抓住机会也是战力的一部分嘛。
    既然能力强,刘进忠的兵就不会被吞掉,可以独立存在。
    也可借潮州府向延平王效忠,得以继续镇守潮州府,安心做他的定虏伯,继续在天下美食六都之一的潮州做他的土皇帝,生活好不滋润;
    刘国轩也很高兴。
    拿下了普宁,他就要打惠州。
    等拿下惠州,会师羊城、实现昔日晋王所愿就近在咫尺了。
    若能夺下羊城,那大明将拥有闽粤二省及东宁根据。
    广州一下,辐射南国,海内震动!
    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大明没有亡!大明回来了!
    大势一旦兴起,天下百姓就会对反清复明有信心,也将会纷纷箪食浆壶迎延平王。
    各地对清廷不满而蛰伏待发的英雄群豪,也会掀起反清复明浪潮。
    届时,持大明正朔的延平王,将乘天下反清之势,提大军北进金陵,再祭孝陵,天下归心!
    故国江山恢复,指日可待。
    太祖皇帝庇佑,延平王定能光复大明河山。
    日月山河永在!
    ……
    总兵府内,刘进忠和刘国轩两人即将离别,此刻二人正在惺惺相惜的互道珍重。
    仿佛这几个月的相处,让他们二人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互相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似乎结下生死同袍之情。
    虽然大家都知道对方不是什么好鸟,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出来的。
    刘国轩名为辅佐,实为监督。
    郑经根本不信任刘进忠,要不是郑经截断了福建南部,现在潮州的墙头上,挂着就是耿家的旗了。
    况且,刘进忠又不是福建人。
    但碍于这个人在潮州的势力,并且刘进忠是主动归降的,必须立个牌坊出来。
    免得往后他人欲降,会有所顾忌,因此才留他在潮州。
    只要等刘国轩拿下惠州,就会跟漳州一起,把潮州夹在中间,让他跑都跑不了。
    出发之前,刘国轩在大营里,听到普宁前线军报称:
    有一队士卒临阵喊话,继而引起洪阳城暴乱,为首的是一中年军官。
    今日左右需要过来跟刘进忠告别,便顺道看看此人是何等人物。
    未曾想,这次的临时起意让刘国轩发现,南粤大地竟尚遗对大明矢志不渝的忠贞孤勇。
    ……
    定虏伯、右提督刘进忠、右武卫将军刘国轩正坐堂上左右,打量着堂中此人。
    他不算高大,有些瘦弱。
    人近中年,腰板微微佝偻,脸上布满了沧桑,虽鬓生华发,但眼神中带着威煞,这是典型的军伍杀气。
    两掌粗大,虎口布满老茧,说明刀剑不曾离手,由此可见,此人是百战老卒。
    衣着虽然破旧,但干净整洁;
    身上虽然披甲,但仔细一看,居然是兽皮缝制。
    最令人瞩目的,是他束发绾髻,虽然头发有些凌乱发白,但那头长发一看就不是近期才留的。
    刘进忠等人原顺从清朝。
    如今叛清归明,蓄发也不过一年,头发虽能勉强束髻成型,但自然没有这个中年人这般长到能够垂髫而下。
    “你就是普宁城下喊话的那个周士相?”
    说完,刘进忠摸了摸下颌,满脑子思绪,觉得这名字好像在哪见过,但就是回想不起来。
    “末将周士相,见过二位将军。”
    中年军官先向二位上官行了个下属礼,再不卑不亢地答道。
    刘进忠扬了扬头,算是应下了。
    “现居何职?手下还有多少人?”
    “回将军,末将忝任队长(注1),现能战士卒有四十三人。”
    中年军官没有报伤兵,在没有医、药的情况下,伤兵等同快死的兵,报了没意义。
    “怎么想到要去喊话劝降的?”
    刘进忠很佩服这个中年军官的胆识。
    喊话不比出使。
    做使者未必会被斩杀,但在大军对峙的情况下,自己孤身一人去敌人的射击范围内喊话,跟自己主动跑去当靶子没啥区别。
    而且区区几句话,就让对方内乱,这可是不得了!
    “回将军,尚军与我军已经二战皆二败,特别是在凤塘寨之左的鲎母山大捷,打得尚军军心已散,彼不过是强弩之末。”
    “末将手下,正好有群讲广东各地方言的人,就上去喊几嗓子,能有如此效果,也是意料之外。”
    听到男人会这样分析,刘进忠乐坏了,想不到麾下还有这等人才!
    “想不到你还懂兵法,难得啊。行武世家?”
    “末将农家出身,年幼时读过两年书。”中年军官淡淡地回应。
    “读过书,那不简单啊。”
    刘进忠听闻此人还读过书,看向中年军官的眼神愈发顺眼。
    刘国轩这时,忽然插口问了一句:
    “你的头发怎么长那么快?”
    他很疑惑,这个中年军官居然跟他一样,都是束发,而不是像其他叛清降将一样半长不短。
    “末将……未曾剃发。”周士相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很老实的说出原因。
    “你未剃发?一直以来?”这可让刘进忠有点不敢相信了。
    大清都入关三十余年了,在“新朝雅政”下,没剃发还有脑袋留?
    而且因为剃发问题,官再高、钱再多、名声再大都没商量,该杀杀,该砍砍,难道会单单放过这个无名小卒?
    “是,将军。”见对方不太相信的样子,周士相却是十分肯定的回答。
    “哦,我想起来了,你是义民从军。”
    刘进忠突然想到,去年他响应耿精忠起兵反清时候,为了多招人手壮大声势,在潮州八县的周围,招进了大批盗匪、山贼,对外宣称是义民从军。
    有些盗贼久在山中,并未及时受到“新朝雅政”的福报,是可以理解的。
    “将军,末将不是山贼!”见被误解,周士相波澜不惊的脸上稍露愠怒之色。
    在犹豫片刻后,周士相向刘进忠、刘国轩重新执下属见长官礼。
    “大明暂领罗定州参将职,前营统制官周士相,参见两位将军。”
    周士相没头没尾的这一出,把刘进忠、刘国轩两人都搞懵了。
    怎么就变成罗定州参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