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巨人肩头(下)
作者:墨落皇朝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最新章节     
    第918章巨人肩头
    “那就很遗憾了……”
    李胜利的选择,在安东看来也是很明智的。
    黑海沿岸的交易,莫斯科那边永远也不会知情。
    安东有这样的自信,但来自波兰的仓储,现在却不是时候。
    安东帮着牵线搭桥,也有他的无奈,许多时候,跌入泥潭之后,总要同流合污才能生存的。
    “遗憾与否你难道不清楚吗?
    与其谋求仓储,我更喜欢技术。
    这次回来,我从国内带了几个技术人员。
    你跟船厂联系一下,拿几份详细一些的图纸过来,以示诚意,钱总有花完的时候,不是吗?”
    听到李胜利的野心依旧,安东这边依旧面无表情,与莫斯科那些特层相比,面前这个医疗专家,无疑是更为明智的。
    这段时间,安东也在花着李胜利给的美刀,为自己的调任奔波。
    人心的崩塌,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
    如今下面的人心,基本已经丧尽了,安东自参军以来,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麻木不仁的场景。
    莫斯科那边或许有人还在做着努力,但对安东而言,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如李胜利说的一样,清洗掉三百万特层,才能改变如今的局面。
    而这,显然就是不可能的。
    “飞机不好么?
    托马克机场有白天鹅的全套图纸,以及维修、操作指南。
    托马克机场的工程师们,开价并不高,十万美刀!
    他们甚至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各个常用部件生产厂家的详细制作流程。”
    听到安东带来了白天鹅的消息,李胜利倒是来了兴趣。
    “我给他们二十万美刀,他们可以带我的人去参观一下白天鹅吗?”
    李胜利的得寸进尺,在安东的预料之中,他点了点头说道:
    “再加五十万美刀,这是我调来这边负责的费用。
    这样一来,你甚至可以在托马克机场,培养自己的飞行员!”
    看着眼神坚定的安东,李胜利摇了摇头,成长在这年月,对安东而言无疑是悲哀的。
    安东的巨人要倒下来,他李胜利却带着一群人站在了巨人的肩头,能看到多少风光,就看自家的本事了。
    “成交!
    我给你五十万现金,再给你一个五百万美刀的账户。
    现金将来是硬通货,为自己趟路,多花一点账面的资金比较好,可以给他们一百万或者两百万的。
    如果你能……
    还是算了吧,免得给你惹麻烦。”
    安东所说,托马克机场的详细图纸,肯定不是最详细的那一份图纸。
    “图波列夫的详细图纸跟详细参数、实验数据是吗?
    最好还要带上失败的实验数据对吗?
    这虽说有点难度,但也不算太难。
    我可以试一下……”
    李胜利带回来的人,除了家属之外,多半都是技术人员,安东也是可以一眼辨认的。
    有些话安东没说,他的家就在普里皮亚,这也是他来这边负责的主要原因。
    他信念崩塌的原因,就是因为切尔诺本就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的……
    “试一下就不用了。
    安东,你这样的朋友并不好找,我不想去冒很大的风险。
    再等等,很多事做起来就简单了……”
    想站在巨人的肩头,总不能在巨人还活着的时候,只有巨人倒下的那一瞬,才是真正上去看风景的时候。
    对安东而言,正常时候,接触图波列夫或许没有风险,但现在可不是没有风险的时候。
    图波列夫的白天鹅图纸,可能是几吨,也可能是几十吨,甚至于上百吨。
    那可不是轻飘飘的一张纸,李胜利要的是干脆利索的吃干抹净,而不是挤牙膏式的技术图纸。
    万一图纸跟参数有了缺失,想要补足,以后可就没地儿找巨人肩头站了。
    就这样,两天过后,一卡车在北边跟国内都属于绝密的图纸,连同一件飞行加压服就被送进了疗养院。
    按照安东所说,托马克机场那边的处理也跟果断,技术室失火,未免绝密文件泄露,那边的工程师们,还现场给火灾录了相。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图波列夫那边有现成的维护图纸,原样发来一套,疗养院这边这套图纸的存在就合情合理了。
    “李教授,这是哪来的?”
    图纸运来的当天晚上,仓库内,只有陈工带着另一位吴工,以及李胜利和张英。
    绝密资料就是绝密资料,即便是同级别的工程师,飞机的资料,也只有陈工跟吴工,有资格查看。
    因为国内飞机用的苏式技术较多,这两位看图纸,就无须什么翻译在册了。
    看完原箱原件,陈工这边甚至都不用看箱里的图纸内容,就完全可以确认,这是一整套的飞机维修、保养图纸。
    箱体之外,都有各总成的标注,这些再看不明白,就是陈工的水平问题了。
    “甭管哪来的,我问你,依照这样的图纸跟参数,咱们能早出原样的白天鹅吗?”
    李胜利的印象之中,六爷都能一直用,就别说白天鹅了。
    接下来大国之间的战争,会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凭借高科技的技术战争。
    另一种就是一锤定音式的核战了。
    科技再发达,技术再先进,只要挡不住六爷跟白天鹅,那就屁用没有。
    如果白天鹅挂载了大伊万那样的大炸弹,不用多,只要响一下,所有人都得跪。
    其实这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六爷的战略威慑对老美而言终是差了一点。
    只有有两三架白天鹅,那事情基本就妥当了,解决不了白天鹅航程远、突防速度快的优势,剩下的只有摩擦了。
    自造,别说十年了,二十年之内,都得两说着。
    杜娇阳跟钮璧坚参与的事太多,将来北边趴下之后的能源、矿产之争,必然会让国内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李胜利这边的想法,简单而干脆,不成就丢一架白天鹅出去。
    很多时候,骑马坐轿的,总是害怕光脚的不是?
    “很难!
    这只是维修图纸,我们想要吃透里面的技术,需要不断的实验。
    如果有相应的实验数据跟技术参数,对我们而言也不是简单事。
    全套工业体系的建立,恐怕就要数以十年计的时间。”
    看着面前的图纸,陈工也发出了重重一声叹息。
    这时候,就不能提弯道超车了。
    不提别的,恐怕一个发动机涡轮叶片,就是将参数、数据、实物、材料、机械设备,全都摆在你的面前。
    照着图纸新做一个,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够做出来的。
    这玩意儿,就跟钢厂里负责倒钢水的工人差不多,有的老师傅,数十年如一日,就是能一滴不漏。
    换这个老师傅悉心培养的徒弟上去,恐怕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要做到一滴不漏,恐怕老师傅手把手的教上几年,一群土地跟着,也不定能学会的。
    制造技术的细节,是不会体现在技术参数跟实验数据之中的。
    这是基本制造能力的体现,不是说技术、材料、工艺、设备摆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学会的。
    同样的机械,人家使用可能就是零误差,你来学,十年不定没有误差的。
    这就是在基础技术领域不可能弯道超车的原因,人家做起来是日常,你没有这个基础,做起来就是难如登天了。
    “怎么着?
    难不成还得让我把图波列夫全线,给你们搬到国内吗?
    这本事我可没有,即便有,也不会很顺利的。
    这么做事,会引发战争的……”
    李胜利说完,陈工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
    二十多年前马老就参与白天鹅风洞实验的讨论,二十多年后,他们的大飞机,不仅遥遥无期。
    而且摆在面前的白天鹅图纸,一时之间也难以吃透。
    想着想着,陈工就紧紧的握起了拳头。
    “成了!
    别费那劲了!
    这两天有回国的飞机,你们就带着资料回去。
    同时找一处基地,新建一批苏式别墅跟专家公寓楼。
    容纳的人员数量么?
    三四百个单位,一个单位十个,就是三四千人。
    按照一万人的数量来,各项配套必须齐全。
    我们的时间不多,一两年内,这批住宅,必须能够投入使用。
    相应的附属产业,你们回去也要捋一遍,之后,形成书面的报告,派专人乘坐运输机给我送来。
    记住!
    只能是奥恰基飞过去的运输机,别因为这点疏忽,坏了大事……”
    陈工的为难,就是李胜利的目的。
    如李胜利给安东说的一样,将来吃透了这些的技术,技术人员他还是可以返还的。
    甚至于马老、陈工他们能仿制白天鹅了,反向出口也不是问题,毕竟老美是需要敌人的。
    “这……
    李教授,这是能直接运回国内的?
    唉……”
    别看只是一套维修图纸,但对飞机制造业而言,绝对是绝密之中的绝密。
    陈工他们拿回去这些,或许制造不出白天鹅,但这样的图纸给了老美,结果就殊未可知了。
    “拿都拿来了,不拉回去怎么办?
    疗养院这边人来人往的不安全。
    万一被人捂在疗养院了,我也得跟着倒霉。
    记住,回去之后,尽快解读。
    除了图波列夫之外,安东诺夫、苏霍伊都是我们的目标。
    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不怎么懂,最近咱们各忙各的,你们回去把需要的技术清单列出来。
    我这边也试试能不能让着三个设计局,还有其他设计局,列出一份技术清单。
    全盘吃下,也是没那种可能的。
    我能做到的只有尽力而为,没有图纸参数,我就给你们找人。
    记着,给上面打报告的时候,要说清楚这些人的薪资,弄不好都得十万美刀以上,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
    李胜利说出来的数字虽然吓人,但对陈工而言,这样的花费,也不过是人家投入的百分之一,甚至于更少。
    前期也有过引进飞机的洽谈,一架苏27差不多一亿美刀的价格,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跟他国不同,国内的地域太大,真要装备足够的战斗机,只怕花费至少需要大几百亿美刀的。
    买跟产,可不是相同的概念,如果产这么飞机,可能几十亿美刀也就够了。
    就跟152炮弹一样,国际军火市场上一枚上万,真到了炮弹工厂,一百五十二块的成本,也大差不差的。
    如果陈工背后是一个省,那买跟造之间,他也选择买,但现实不是如此。
    没有制造能力,单凭着购买,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您一定注意安全啊!”
    看着面前不知道入局多深的医疗转件,陈工这边既有佩服,也有担忧。
    佩服的自然是李胜利的本事,别看只是白天鹅的维修图纸。
    真按照密级来看,李胜利说的也不错,丢失这样的一份图纸,足够引发战争了。
    这也是陈工所担忧的地方,人家的克格勃也不是吃素的。
    似李胜利这类扒人根基、刨人祖坟的动作,抓着就杀,那也是不需要一点犹豫的。
    面前这位李教授,这次过来,可是带着老婆过来的。
    深深看了李胜利一眼,陈工觉着,他这是在迷惑这边的谍报人员。
    “说的什么丧气话?
    咱们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这套图纸带回去之后,密级不用我说吧?
    除了你们二位,凡接触这份图纸的人,三年之内必须原地监视居住,不许接触任何无关人员。
    这也是基础的要求,别让我难做。
    真要是出了叛逆,我可不跟你们讲什么国法,人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找到他,将他全家上下,一点点的撕碎,送回国内的。
    按老话说,这就是千刀万剐了,送回去的时候,我还会附赠撕碎过程的录影带,正好给你们做保密教育。
    就跟你面前的图纸一样,我说的也是真话,你们要写在报告之中。”
    站在巨人的肩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段时间,杜娇阳跟钮璧坚,也没少在北边跟东欧损失人手。
    技术团队加护卫人员的组合,在如今的北边也不是畅通无阻的。
    整队消失的人员,最多的一队都有小百十人了。
    好在杜娇阳跟钮璧坚的做事经验丰富,这些探路的小队,用的都是老美跟西欧的人。
    进来之前,既不知道背后的东主是谁,也不知道具体的目的。
    吃唯二巨人的绝户,风险也是无处、无时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