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都是实诚人
作者:飞花逐叶   红楼襄王最新章节     
    第438章都是实诚人
    “没那么快……据说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才是下葬的好日子!”
    “嗯!”朱景洪点了点头,他其实不关心贾珍什么时候埋。
    见他心不在焉,宝钗面带不满问道:“所以……到底派不派人去?何时派人去?”
    郑重思索后,朱景洪答道:“这样吧……让你兄长代表王府,前去宁国府吊唁!”
    “让他去?”宝钗有些迟疑。
    “嗯……就让他去!”朱景洪平静答道。
    宝钗想了想,大概明白了朱景洪的意思,然后就不再多说。
    正好莺儿前来禀告,说晚膳已经摆好,朱景洪夫妇这才前往用膳。
    派薛蟠去吊唁,表明了王府还在意贾家。
    但其中有“不情不愿”的意思,是对外表达朱景洪对贾珍不满,更多是王妃再弥合王府与贾家的关系。
    这样的好处是,太子方面能交代得过去,而睿王府那边也会觉得,朱景洪仍旧偏向于自己。
    至于贾家的态度和看法,从始至终都不重要。
    宝钗能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得到传话的薛蟠却不知道,但他却知这件事必须得去做。
    “娘……初三我就去了,这又要去一趟,总觉得有些奇怪!”薛蟠表达着不满。
    薛姨妈答道:“上次是咱薛家去祭奠,这次你是代表王府!”
    “还不都是儿子去!”
    “明天你去贾府,要按刚才公公教的做,一点儿都不能出错!”
    见薛蟠表情随意,薛姨妈极为严肃说道:“我时常听妹妹说,襄王殿下对你多有不满,这次他把此等要事交给你,你一定得办妥当!”
    “儿子明白!”薛蟠郑重回答。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薛蟠带着人便去了贾家。
    因为如今他有正经差事,外加要配合柳湘做生意,所以薛蟠是格外的忙,已很少去贾家找人玩。
    自初三前去吊唁,这是他第二次去贾家。
    来到宁国府后,得知是襄王派人前来凭吊,宁国府所有人都迎了出来。
    本以为来的是襄王府长史,可出来发现是薛蟠过来,贾家众人多少都有些失望。
    但他们也明白,有人来总比不来的好,于是便将薛蟠迎了进去。
    因知身系重任,薛蟠全程都很规矩,依照礼仪制度完成了凭吊,然后拒绝挽留走出了宁国府。
    然而才出宁国府没走出多远,这厮就碰上了放学归来的宝玉,于是他立即打马上前攀谈。
    紧接着,他就看到了老熟人,一时间场面有些尴尬。
    “原来是冯兄弟,你怎么也到京城了?”薛蟠主动开口。
    “你们认识?”宝玉深感意外。
    “认识!”冯渊语气平淡。
    经历过那么多事,让他看透了许多事,此刻见了薛蟠自然心如止水。
    其实冯渊也谈不上恨薛蟠,毕竟如果没有这位告到金陵按察司,他的小命也就交代在应天府大牢了。
    “原来你们认识,那倒省得我介绍了!”宝玉笑着说道。
    “宝兄弟,冯兄弟……今日难得相聚,我们出去喝酒去!”薛蟠发出了邀请。
    “我还要跟冯兄讨论学问……”
    没等宝玉把话说完,薛蟠就开口打断:“学问何时都能聊,但咱聚一起可不容易!”
    “再过些日子,我就要回金陵去了,要想再见还不知等多久!”
    “薛大哥要回金陵?”
    薛蟠答道:“是啊……皇差和襄王府给的差事,大多都在金陵那边才能办!”
    “那好……我们喝酒去!”
    答应之后,宝玉看向冯渊,问道:“冯兄……你看如何?”
    薛家出了王妃在金陵人尽皆知,冯渊当然也知道,所以面对薛蟠邀请他也不好拒绝。
    “那就叨扰薛兄了!”冯渊答道。
    薛蟠笑着说道:“你我也算不打不相识,今日你既愿意承我的情,我也正好跟你赔罪……”
    “不打不相识?赔罪?你们之间有故事!”
    “快说来听听!”宝玉好奇心涌了上来。
    他们三人赴宴去了,而此刻在襄王府大门外,也有一帮人赶来赴约。
    来的正是叶赫铭恩,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几名卫兵,这帮人全都带着武器。
    来到襄王府大门外,他们一行被拦了下来,所有人都得乖乖的下马。
    门口当值的小旗官问了叶赫铭恩的身份,然后就转身进了大门向上司禀告。
    几息之后一名总旗跟着出来,对叶赫铭恩说道:“只许你带两名随从入府,而且不许带刀!”
    听了手下翻译的转述,叶赫铭恩便答道:“可以!”
    这就叫头脑清晰,知道此地不是他撒野的地方,所以叶赫铭恩很干脆的答应了。
    “请!”领队总旗官让到了一边。
    叶赫铭恩虽会一点大明官话,但为了保证交流的绝对顺畅,他还是把翻译给带上了。
    而剩下的一个名额,他带上了此行的副使,至于侍卫他一个都没有带。
    一行三人进了大门,里面已有宦官在等候,见他们到来便充当起引路的角色。
    当下大明作为宗主国,乃是天下万事万物的中心,各藩邦、属国、部盟和土司的贵族,多少都了解过大明的风土人情。
    叶赫铭恩就知道,正常来说接见要在正殿,简单来说进了大门直往里走就是。
    可引路的宦官,却把他们往东带了去,这让叶赫铭恩极为不解。
    他却不知道,王府进门往东便是校场,朱景洪此刻就在里面射箭。
    所以当他进入校场,就看到在侍卫环绕下,有一少年正张弓搭箭瞄准远方。
    可靶子在何处?叶赫铭恩仔细看了看,却是一无所获。
    他怎么也想不到,朱景洪所瞄准的靶子,便是校场另一头杆子上的橘子。
    不懂就要问,叶赫铭恩发出了自己的疑问,由翻译转述给了领路的宦官。
    听到问话,小宦官轻蔑一笑,随后指着远处说道:“看到那橘子没有,那就是靶子!”
    听到翻译的转述,叶赫铭恩不自觉的嘀咕道:“这怎么可能射得中?”
    叶赫铭恩知道朱景洪厉害,但还是不信其有如此本事。
    然而他话音才落,呼啸而出的箭矢就飞了出去,将黄色的橘子射中并带落到地上。
    “这……”
    叶赫铭恩惊讶了,而朱景洪目的也达到了,这一箭他就是射给此人看的。
    “请吧!”引路宦官继续往前。
    当叶赫铭恩靠近时,朱景洪也转过身来,顺手把弓交给一旁的侍卫百户。
    “拜见襄王殿下!”
    即便是叶赫铭恩的父亲来了,也得乖乖的给朱景洪行礼,他本人作为叶赫部少主就更不能例外。
    “免礼!”朱景洪笑着说道。
    待叶赫铭恩起身后,朱景洪便跟旁边侍卫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立刻拿了一张弓来。
    接过弓递向叶赫铭恩,朱景洪笑着说道:“久闻叶赫部骑射精湛,个个上了马都是好战士,今日可否让我见识一番?”
    展示骑射,叶赫铭恩当然不会怯场。
    “襄王殿下骑射天下第一,外臣这些粗陋技艺,只能说是献丑了!”
    话是这么说,叶赫铭恩接过了弓,然后走向了牵来的马。
    摸了摸马的背和腿,叶赫铭恩看向了马厩方向,瞬间便觉得眼前一亮。
    “殿下,这匹马不行……我想换那一匹!”
    看着叶赫铭恩指的方向,两位侍卫百户和在场侍卫都笑了。
    叶赫铭恩不知其故,但是目光却很坚定,他要骑就骑最好的马。
    “把黑风牵来!”朱景洪淡定道。
    这匹马便是水溶所赠,如今被朱景洪改名为“黑风”。
    “是!”
    黑风性格爆裂,侍卫们都不敢随便靠近,除了朱景洪就两名马倌可接近。
    很快马被牵来,只是近距离的接触,叶赫铭恩就不淡定了。
    从小和马打交道,让他知道这绝对是一匹烈马,想要降服绝非易事。
    “少主,切勿逞强!”随行副使也意识到了问题,于是立马出言提醒。
    然而叶赫铭恩是要脸的,此前已把大话说出去了,就逼得他不能轻易退缩。
    是的,可以退缩,但不能轻易退。
    稳步向前,叶赫铭恩才接过缰绳,黑风就烦躁的打起了响鼻。
    “嘿哈……”
    叶赫铭恩想要强上,哪知黑风直接撑起强蹄,直把叶赫铭恩挤出老远,差点儿连手里的弓都掉了。
    在场侍卫笑得更欢了,而朱景洪已坐到了椅子上,接过余海递来的茶水安静看着。
    只见叶赫铭恩把弓背到背上,然后再次往向黑风靠了过去。
    看准时机,叶赫铭恩拉住马鞍踩上马镫,猛然发力就要翻上马背……
    谁知黑风竟然暴跳起来,直接把叶赫铭恩甩了出去,好在是屁股落在了。
    “少主,你没事吧!”副使立马凑了上去。
    如果叶赫铭恩有个好歹,他们这些人罪过就大了。
    然而这些和侍卫们无关,众人此刻仍开心的笑着,知道朱景洪冷哼一声才停下。
    “把黑风牵回去!”
    “是!”
    吩咐完这件事,朱景洪便起身走向了叶赫铭恩,笑问道:“卿无碍吧?”
    “无……无碍!”叶赫铭恩很尴尬。
    本来想露脸,如今却露了屁股,怎么说都很不光彩。
    “换一匹马吧!”朱景洪又说道。
    却见叶赫铭恩站正了身子,而后向朱景洪郑重一拜,紧接着双手握弓递向前来。
    “殿下骑射天下无双,外臣着实心服口服,岂敢再班门弄斧!”
    这下叶赫铭恩是真服气了,所以也就没了争一口气的想法。
    接过弓来,朱景洪平静答道:“都是谣传罢了,天下何其之大……能胜我者不计其数,也未可知啊!”
    “算了……今天找你来说说话,这边坐吧!”
    “谢殿下!”叶赫铭恩松了口气。
    校场一边摆有茶几和椅子,二人很快分别落座。
    在这里被招待,同样让叶赫铭恩没想到,但确实有别开生面之感。这位襄王殿下,果然并非常人,却不知今日邀我前来,目的为何……叶赫铭恩想到。
    “这一路上过来,怕是不容易吧,路上都见了什么风景?”
    为了活跃气氛,朱景洪先扯了些无关紧要之事,叶赫铭恩自是一一回答。
    从路上见闻,到女真各部的风俗,再到极北之地的艰难……
    叶赫铭恩说了很多事,让朱景洪实实在在增长了见闻。
    “既然叶赫部艰难至此,为何还要主动请缨西进作战?”朱景洪适时道出了问题。
    “殿下是个实在人,外臣也就实话实说了……”
    叶赫铭恩先道出了这一句,这也确实是他的直观感受。
    而要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朱景洪能做到这一点,得益于他长年累月演憨直,乃至于把这种状态变成了本能。
    “如今部族中生活实在艰难,前年过冬死了许多牲畜,去年又是严寒来袭,不单牲畜连人都冻死了不少……”
    “如今族里,到处缺吃少穿,别说是养战士,连人都要活不起了……”
    “所以我们想着,可以出兵替大明作战,一则减少粮食消耗,二则还能挣些赏赐,三则分些战利品……”
    叶赫铭恩讲了一大堆,可没一句是跟“忠君报国”相关,让朱景洪不得不感叹他也是个实诚人。
    “叶赫部真就难到这步田地?”朱景洪不敢置信的问道。
    “难啊,难……每天都有人和牲畜饿死冻死,外臣心在滴血啊……”
    叶赫部乃是极北之地,冬天低温零下好几十度,过得艰难确实很正常。
    “还望殿下替外臣说说好话,求皇帝陛下允许我等所请,我替叶赫部的子民叩谢殿下!”
    说到部族的惨事,这位三十多岁的刚毅汉子,此刻竟带了些哭腔。
    朱景洪上前将其扶起,而后说道:“快快请起……其中缘由,我会替你禀明圣上!”
    “多谢殿下!”叶赫铭恩再度叩首。
    接下来,他二人又聊了一阵,但主要是叶赫铭恩在说。
    这厮把叶赫部的情况,事无巨细都讲了一遍,才让朱景洪知道了何谓苦难。
    相比之下,大明的佃户过的都算好日子,叶赫部还没亡简直就是奇迹。
    这边谈话结束后,朱景洪还请叶赫铭恩用午饭。
    期间两人很聊得来,外加几坛子酒下肚,朱景洪的盛情让叶赫铭恩格外感动,那真是该说的不该说都说了。
    最终两人各自尽兴,叶赫铭恩告辞离去,并邀朱景洪日后若有机会,一定要去叶赫部做客。
    待叶赫铭恩离开,朱景洪也躺到了床上,喝太多酒他也有些晕乎乎的,所以打算先睡一觉。
    “拜见王妃娘娘!”
    听到外面的声音,朱景洪便知是宝钗来了,但他躺在床上仍是未动分毫。
    来到床边着坐下,闻着床上浓烈的酒气,宝钗埋怨道:“喝酒伤身,你喝这么多做什么?”
    “高兴嘛!”朱景洪睁开眼答道。
    “有件事要禀告你……”
    “何事?”
    “真要一次拿出十万两银子?”宝钗问道。
    王府小金库虽富有,但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银子,让宝钗也觉得肉疼无比。
    除了心疼银子,她更多是感到担心,怕这些银子最终全亏损掉,毕竟那个柳湘此前从未做过生意。
    “给他!”朱景洪盯着宝钗说道。
    “你这般信任那个柳湘?”
    “嗯!”
    宝钗又问道:“若错看了他又该如何?”
    她这样是在为朱景洪考虑,十万两银子丢了王府将元气大伤。
    朱景洪答道:“干大事就不能瞻前顾后,何况只是丢了银子,又不是丢了性命!”
    “十万两而已……”
    虽然宝钗聪明,但从格局和心胸上来说,她着实还差了许多。
    “你说得轻巧,十万两有多难挣!”宝钗赌气道。
    朱景洪当即道:“没有胆量哪有产量,高风险才有高回报!”
    叹了口气,宝钗说道:“你既主意已定,我这就回去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