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今夜不同寻常
作者:柳清晚   抄家当场,我抱住权臣大腿喊相公最新章节     
    永宁宫。
    太后一身威严的宫装坐在殿内,手里念着一串佛珠,动作不停。
    与宫外的骚乱喧嚣不一样,永宁殿鸦雀无声。然而这般安静的气氛下是沉重而压抑的气息,人人小心翼翼不敢搅扰。
    突然,殿外一阵铜盆打翻的声音响亮地传来,像是把尖刀戳破膨胀的鼓,咚地声,吓得太后大跳。
    老嬷嬷见了,沉着脸走出殿外,压着声音吩咐:“惊吓太后,拖下去打死。”
    那端盆的婢女跪在地上求饶,然而才发出半点声音嘴巴就被人蒙住了。很快,她被人拖了下去,身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暗夜中。
    老嬷嬷再进殿,太后已经无心念佛珠,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焦急。
    “外头怎么样了?可有消息传来?”
    “太后娘娘,”老嬷嬷道:“并没有消息传来。”
    默了片刻,太后点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转念又问:“皇上在何处?”
    “戌时皇上在朱雀楼赏灯,还未归。”
    “梁意欣呢?”
    “梁小姐这会儿在东宸殿为太后祈福呢。”
    “哼!”太后轻嗤了声,吩咐:“去,把她叫来。”
    “是。”
    过了会,梁意欣清瘦的身影款款行来。到了太后跟前,她规规矩矩行了一礼。
    “姑母万安!”
    “起来,让哀家看看。”太后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一脸疼惜地说:“怎么才几日不见,就轻减这么多?”
    她故作生气:“你们是不是趁着哀家生病,怠慢了哀家的欣儿?”
    老嬷嬷忙跪下:“哎呦,太后娘娘,梁小姐是您最疼爱的侄女。您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奴婢们怎敢怠慢?”
    “那为何瘦了?”太后转问梁意欣。
    梁意欣垂头:“姑母,不怪她们。是欣儿自己不争气,这些日胃口不好,总是食不下咽。”
    “胃口不好?改明儿请太医来看看。”
    太后脸上一派关心,像真的疼爱梁意欣似的。但众人心里都很清楚,若真的疼爱又岂会把梁意欣关起来不闻不问?这会儿嘴上说请太医,估计也只是说说而已。
    “欣儿可别怪姑母狠心把你留在宫中,有些事啊,哀家其实是为了你好,也为了梁家好。”须臾,太后开口道。
    梁意欣也察觉了今夜不同寻常,可到底发生何事,却一头雾水。
    “姑母,欣儿愚钝,并不明白。”
    “不明白不打紧,过了今晚,你就会知道了。”
    .
    今日元宵,宫中虽没办元宵宴,但臣子们还是自发地入宫给太后和皇上请安。举国欢庆日,皇上难免也喝了两杯酒。原先还有些微醺,可从朱雀楼上下来时,已经彻底清醒。
    “裴荇居在何处?”他问。
    内侍道:“裴大人已经在勤政殿等着了。”
    皇上乘御辇往勤政殿去。到了殿内,见裴荇居连朝服也未穿就入宫来,想来心中着急。
    “微臣叩见皇上,”裴荇居跪下:“皇上万岁万岁........”
    “行了,你既穿着便衣入宫,一切从简。”李瑾煜阻止他:“裴爱卿来可是为城外兵变之事?”
    “皇上知道?”
    “朕知道。”
    裴荇居愣了下。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皇上果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帝王,有些事竟也开始瞒着他了。
    李瑾煜道:“朕知道你要问什么,兵变之事朕早就得了消息,段鸿远也是朕命他带禁军前去的。”
    “皇上,”裴荇居再次跪下:“今日之事,可否让臣知晓?”
    “告诉你无妨。”李瑾煜道:“两日前,段鸿远暗中向朕透露衢州赤风营有异动,意指信国公有造反之意。”
    裴荇居抬眼,就听李瑾煜继续道:“朕当然不信。此前朕查到段鸿远私下与信国公来往亲密,如今却说信国公有造反之意,难免不让人多想。”
    “皇上之意......”
    “朕且故作不知,朕今日设局便是想看看段鸿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想试探信国公是否有造反之意。”
    “可信国公若是真的被逼造反呢?”裴荇居问。
    赤风营的人出现在京城外,虽只有三万人马,可却令信国公骑虎难下,若他真打算拼个鱼死网破,皇上这把豪赌未必会赢。
    李瑾煜自然也想到这个后果,当即道:“信国公是否会造反朕还不得而知,但今日之事若是利用得好,朕可坐收渔翁之利。”
    “段鸿远是朕派去的,但朕不信任他。现在......”说着,他打开桌上的匣子,从匣子里掏出一枚令牌:“朕要你前去城外阻拦赤风军,这是禁军右卫令牌,可调令三万禁军。朕且交与你,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用它。”
    “信国公没有造反之心固然好,若有,京城的百姓和朕的性命就交给你了。”
    裴荇居心头一震, 恭敬地上前接过令牌。
    “臣遵旨,臣必不辱使命!”
    裴荇居离去后,内侍总管小心地问:“皇上就放心把令牌交给裴大人?”
    “有何不放心?”李瑾煜坐在龙椅上,稚嫩白净的脸已初显帝王锋芒:“皇城十万禁军,段鸿远领三万,裴荇居领三万,朕手上有四万。今晚,不论谁有异心都会葬身在皇城之下。”
    “况且,朕想看看,到底谁才是叛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