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朱保华上门来
作者:自在乐   四合院之刘光天的逆袭最新章节     
    早上准时被广播吵醒,真特么冷啊,紧了紧被子,这小屋比之前的老房子冷多了。
    身为吊炸天的穿越者,还手握牛逼的购物平台,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取暖神器,但都过于超前了,就连那羽绒被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拿出来用,怕给便宜父母进这房间给发现了又问这问那,弄出麻烦事。
    但作为一个有着远超这个时代几十年见识的穿越者,当然不会给这么个取暖的小问题给难倒。
    想了会儿终于想到了个合适的取暖神器,那就是小壁炉子,也就是后世那些国外的野外视频里经常看到的那种庇护所用的小炉子,说穿了就是一个铁盒子,加一根铁皮通气管,可烧柴火也可以烧煤块。
    铁盒子上有块可以可移动的位置,拿开可以架上缸子之类煮东西,不拿开也可以把缸子放上面加热保温,还可以把红薯这些放在上面烤来吃,铁盒下方是过滤碳灰的些孔洞,正前方是個可活动的门,想火大把门打开,想火小关上门减缓燃烧速度,只要燃烧炉子就无形中就会给屋子加热。
    这炉子可以说非常好用,耗材小,还没烟气污染,又能给屋子加热保暖,想吃点啥自己也可以关上门偷偷弄来吃。
    于是起床穿衣,上完厕所洗漱完,就找了把上学时的尺子在从购物平台买来的a4纸上画了起来,量了下墙壁的高度把需要铁皮管的长度等尺寸都标注到图纸上,作为后世从业近二十年的维修大师傅,画一份这种简单的炉子图纸当然不在话下。
    画完图纸烟还没抽完一支,刘光福用身体挤开门,端着一盆米粥进了屋,放下后又跑了一趟端来碗和馒头。
    还是肉丝辣椒酱抹馒头把早餐给对付了。
    刘光福把碗盆收拾出去后,刘光远也不打算出门了,就裹紧军大衣点上支烟思考起明天给街道办事处王主任送奶粉的事。
    “刘光天,刘光天……。”
    听到声音有些熟悉,就起身把门打开来一看“哟,是华子啊,你快进来坐。”
    朱保华把自行车停到一边,几步就跟他进了屋子,直接就坐到了那靠椅上。
    然后四下大量了下说道:“可以啊光天,布置得不错啊,啧啧,连军大衣都给置办上了。”
    甩了根烟给他并问道:“你不躺床上睡懒觉,大早上跑我这里来,你是不是发烧烧坏脑子了。”
    朱保华掏出火柴来把烟点上,美滋滋的吸了口后才说道:“今天星期天,我哥不上班我才有机会骑到他的宝贝自行车,不然来你家这么远我脚太遭罪了,来晚了又怕你不在家所以才那么早过来。”
    “说吧,你总不会为了骑自行车,天寒地冻的大早上跑来我这吧,对了吃了吗?”
    “路上买两包子吃过来,今天过来找你当然是有要紧事了。”
    朱保华说完起来把屋门给关上,又坐到靠椅上神秘的举手摇了摇手腕。
    “别搞得像特务接头一样,说人话。”
    “嘿嘿;这不是怕让别人听去了嘛,是这样那天那手表你还能不能弄到。”
    其实从见到朱保华刘光远就猜到他肯定是为了手表而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那天那两块来自后世的手表,也算是跨时代的产品了,这款梅花王表可能这时间就连瑞士表厂都还没有制造出来呢。
    目前这种高端进口手表在国内一般只有在外贸商店里才有得卖,而且要的还是外汇劵,其价格也贵都要360块左右,一般人就是有钱也换不到外汇劵,根本就买不到,就算是想办法兑换到外汇劵买到,那价格也就不止是360块钱了。
    说实话这个时代的四九城里,有钱人可不少,就那些前朝遗老遗少这一批人就是不小的数量,这些人可不缺钱,就算是缺钱了凭家藏随便也能换到一大笔现金。
    还有就是一些曾经的大商人,大资本家,他们就算是把产业捐了,或者搞公私合营了,但他们手里也有着不少的财富。
    干部工人阶层也有些高收入人群,像四合院内的易忠海刘海中之流,这类人收入可不低,在这个物资短缺的时代,三十块钱就能养活一家人的时代,自然能积攒下不少的积蓄,这类人整个四九城内可不少。
    所以说这个时代其实不怎么缺钱,缺的是物资,没有物资你有再多的钱也是没地方花啊,至于说四合院内主角们为了钱,闹出了那么多闹剧也多半是贪念算计作怪,四合院内18户住户,日子难过的也就是贾家,周春树家,和前院的沈瑞刚三家人。
    别的15家住户日子都过得去,至于三家难过的原因也是各有原因,周春树家是因为车祸和妻子跑了所致。
    沈瑞刚家是因为孩子多还小,得换细粮所致。
    至于贾家那原因就多了,婆媳间相互提防,贾张氏不拿出积蓄补贴家用,贾张氏没有粮食配额需要买黑市粮补充,加上秦淮茹工资太低等各种原因,但在易忠海和傻柱的接济下生活根本没有压力,可秦淮茹婆媳对孩子过于溺爱,在这种时代还想吃好穿好,自然就会觉得难过了。
    所以后世有些人把这时代想的非常苦,甚至是食不果腹的地步,这也不太对,也只是前几年恰逢三年天灾和为了还俄熊的债务的那几年,那几年全国确实是艰难,饿si了不少人。
    这几年早已经缓解了,至于还是粮食物资紧缺是因为国家在集全国之力种蘑菇的原因,当然农村的日子是还比较清苦,也是有些原因的,为了不进小黑屋我就不细说了。
    所以四九城内有钱人是不少的,有钱自然要追求生活品质,像这时代所谓的三转一响也就成为了大家的最高追求了,特别是他拿出的这种后世高仿的梅花王手表,只要让有条件的人见到是根本舍不得放过的,再说这时间段刚刚是建国前初期那批人成年的高峰期,结婚成家的人特别多。
    中国人都是非常要面子的,有条件的孩子结婚当然想给子女配置齐,三转一响和36条腿。
    所以啊这三转一响根本就是供不应求,黑市价格就更不用说了。
    刘光远那天交易的手表留是给了那海叔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了,所以那天海叔咯噔都没打一下就把手表收了。
    像这种有着三防,夜光和星期日历噱头的高端货,作为混黑市交易的哪里会没听说过。
    至于利润,这种高端货心黑的一块手表加个百多块也根本不愁卖,在这个普通人一个月三十左右工资的年代,有着那么高的利润,海叔能接触到他怎么会舍得放过,倒卖票据一斤也就几分利润,哪有倒卖手表来钱快,而且关键是还是根本不愁卖啊
    这如同能拿到手表就可以坐着数钱一样了。
    这也就是今天朱保华不顾寒冷,大早上就找过来的原因了。
    在刘光天的记忆里,这朱保华还有一个叫杨建军的初中同学,他们三人特别铁,在初中三年里,打架逃学和偷鸡摸狗,三人都是同甘共苦,由于刘光天比较憨笨,没少得到这两人的照顾。
    而且杨建军父母有官职在身,这也是他敢和父母撒谎不怕刘海中戳穿的原因的原因,而杨建军初中毕业就去当兵,至今已经两年了。
    回想了这些刘光天的记忆,这朱保华确实是他靠得住的哥们,既然同甘共苦过,受过他的照顾,他也不介意借这个机会回报一下朱保华,让这个哥们赚上一些身家。
    于是刘光远狠狠吸了几口烟,然后才面色严肃的对朱保华说道:“凭我们俩的关系,我也不想骗你,手表我可以拿到,也可以提供给你,但要和你约法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