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傅俊
作者:木里鱼   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最新章节     
    王凤留守昆阳,王常带领人马北上父城、郏县。
    罗阳和邓晨领了两千人队伍,随着宗佻掠地襄城、颍阳一带。
    他们的作战方案以骚扰为主,不与阳翟郡兵正面接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半个月时间把王吴和严尤弄的不堪其扰,索性晓喻各县宰坚守不出,等东面许县、颍阴等地郡兵集结,再与贼类决一胜负。
    而罗阳作为前世的底层,不曾想还有打仗的天赋。
    如今带了两千兵马,倒是如鱼得水,攻破了几个乡聚,还设伏俘虏了襄城县尉。
    “将军,前方二十里有一处亭驿!”
    罗阳作为现代灵魂,对情报的重要性十分清楚,斥候的侦查距离保持在三十里开外。
    他听到斥候来报,开口问道:“可有人马驻守?”
    “小人已打探明白,并无大队人马。”
    “姊夫,天色已晚,今夜便借宿于此如何?”
    邓晨看着十分自信的小舅子,哈哈一笑道:“文叔几日间带领人马攻城拔寨,倒让姊夫刮目相看。既然借宿,且要看那亭长意下如何了!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带领军卒向前方亭驿赶去。
    傅俊,字子卫,正是三山亭亭长,所处乡亭离郏县离秋亭不远。
    他与离秋亭长臧宫相交莫逆。
    当初,臧宫因为圈养的一位食客打伤人命,被郏县门下贼曹缉捕。
    两位县吏便闹起别扭,最后臧宫火并了贼曹,带着宾客逃去他乡,亡命天涯。
    他难逃时,曾在傅俊家中躲过一段时间。
    颍川郡府张榜缉拿,眼看躲不下去,又带着宾客逃窜至南阳。
    后来绿林兵起,便入了下江兵做了叛军,如今在王常手下任职校尉。
    因为傅俊与臧宫有这份瓜葛,被襄城县长得知后,勒索了许多财物。
    如今汉军兵入颍川,傅俊早有投效之心,只是宗族还在襄城,一时间也好下决断。
    “大人,不好了,西南方向来了许多贼兵,正向我处亭驿赶来。”
    傅俊作为亭长,有缉捕巡察之责,手下十来个驿卒供他驱遣。
    此刻听闻汉军来了,不惊反喜,开口问道:“是何贼兵,打甚旗号?”
    “小人,小人识字不多,只认得一个刘字。”
    驿卒有些心虚的回道。
    “刘?”
    傅俊低头沉思:“刘演如今坐镇宛城,此刻来不得颍川,或是某位舂陵宗人带兵来伐。”
    “大人,大人,贼兵已近在咫尺,我等该如何是好?”
    驿卒见傅俊低头不语,有些着急的问道。
    “你去将众兄弟唤来,我有话说。”
    “大人,三山亭人稀地寡,怎能抵御贼兵,不如先逃去襄城避难,再做定夺!”
    驿卒还以为亭长大人要集结众人抵抗贼兵,便着急忙慌的开口劝解。
    “休要多言,且去将人唤来便是!”
    傅俊吩咐过后,又派人将豢养的食客也召集过来。
    等人到齐后,开口说道:“方今天下,霍乱连年,兵戈四起,而县中官吏犹自贪图无厌,鱼肉乡里。百姓思汉,皆言刘氏复兴,我亦不愿再为朝廷鹰犬。眼下义兵已至,诸位可有愿者,随我一同投效汉军?”
    说罢,将目光看向堂下众人。
    “恩主所言极是,我等愿随!”
    食客们自无不可,到哪里都是混口饭吃,说不定真有一番前程。
    倒是驿卒们大都面露犹豫,沉默不语。
    傅俊顾念往日情谊,开口说道:“有不愿者,某也不强逼,可带领家小速速离开。若有人问起时,只说在下死于乱军,也不枉相识这一场!”
    有四五个驿卒闻言,互相对望一眼,朝傅俊施了一礼,匆匆走出大厅。
    几人去后,余下一众都拿眼望着这位亭长大人,等待接下来如何安排。
    傅俊心中叹息:“哎!襄城母弟宗人不知还有相见之日否!”
    不过既然已经做了决断,他也不再犹豫开口道:“汉军已至,且随我一同出郭迎劳王师!”
    随后便叫人准备了猪羊牛酒,出离亭驿,来到郭外等候。
    “将军,前方数十人立于道旁,不知作何勾当?”
    罗阳听闻斥候来报,有些不明所以,开口道:“你带领一队人马,且去问个明白,莫要擅动刀兵。”
    斥候得令,带了百十来人又快马离去。
    不到片时便匆匆而回,道:“将军,为首者自言三山亭亭长傅俊,闻我义兵至此,带领手下迎劳王师!”
    “哦?”罗阳咧嘴一笑,开口道:“哈哈,姊夫,不想此地竟有如此人物!”
    说罢,便与邓晨快马来到傅俊跟前。
    只见此人四十岁上下,一张糙脸,谈不上一个俊字。不过身材壮硕,上额宽阔,眼中炯炯泛出精光,仔细看时却也当得豪杰。
    “足下乃新朝亭长,何谓迎劳王师也?”罗阳坐于马上,看向当头之人问道。
    “王莽篡逆,郡县欺心,仆虽愚钝,却也知义兵之所起,乃顺天承命。如今刘氏践位,正和民心,在下携牛酒郊迎,敢问将军为王师否?”
    傅俊一番不卑不亢的言语,让一旁的邓晨刮目相看。
    罗阳对这些场面话不感兴趣,但对于人才却不能放过。
    只见他翻身下马,笑着走至跟前道:“真乃义士也!”
    说着将傅俊扶起,又开口道:“在下舂陵刘秀,刘文叔。大司徒刘伯升之弟,骠骑大将军宗佻麾下偏将也。敢问足下表字?”
    傅俊看着眼前这个俊的不像话的年轻将军,方才还坐在马上,神情倨傲。
    现在又如此的和蔼可亲,眼中还透着十几分的热切,不知怎的忽然不自然起来。
    “这位将军莫不是有甚癖好?”
    想到这里,傅俊将胳膊不自觉的撤了回来,开口道:“不敢动问,在下傅俊,傅子卫。”
    罗阳为何如此热切?
    因为这是他起兵造反以来收下的第一个小弟,如何不叫人欣喜。
    不过托着人家的胳膊半天不放,倒是叫别人误会了。
    罗阳没有察觉这些,便又开口道:“这位是新野邓晨,邓伟卿。也为骠骑大将军宗佻麾下偏将。我二人带兵至此,不想得遇傅子卫,真乃天幸也!”
    说罢,邓晨和傅俊互相见礼。
    三人寒暄几句后,兵众在傅俊的带领下,进入三山亭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