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老字号全聚得吃鸭
作者:竹心空望   重生1982:香江财阀名扬世界最新章节     
    四名警察在二楼的各个区域进行了详尽的搜索。
    其中,一位年轻的警察在不经意间瞥见了坐在窗户边的莫哲轩,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随即,他示意其他警察,几人迅速汇合,朝莫哲轩的方向走来。
    “莫先生,您好!我是京城公安局的刘德。
    非常抱歉,打扰到您用餐的雅兴了。”,刘德礼貌地说道,脸上带着歉意的微笑。
    他接着说道:“我们这次来,是想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已经被我们找到了。”
    莫哲轩闻言赶忙起身,向刘德等人表示感谢:
    “刘警官,您真是太客气了。
    其实一辆自行车丢了,我本来也没太在意,没想到你们会这么上心。
    这次真是麻烦你们了,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
    “刘叔叔!”,李晓薇坐在窗户边,等到刘德跟莫哲轩说完了后,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落落大方地打了个招呼。
    “晓薇!你今天不是在故宫博物馆上班吗?怎么会跟莫先生在一起。”
    刘德其实也早就发现了自己老领导的宝贝女儿,但没有贸然的进行询问。
    李晓薇微微一笑,解释道:“今天上午我在参观的游客中偶然发现了莫先生和李小姐。
    参观结束后,我们觉得挺投缘的,就商量着一起吃个饭,聊聊天。”
    刘德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接着对莫哲轩和李佩贞说:
    “莫先生,李小姐,很高兴见到你们。
    如果以后在京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
    莫哲轩和李佩贞连忙表示感谢。
    最后,刘德嘱咐李晓薇要注意安全,然后和几位警察一起告辞离开。
    离开前,他还特意留下了一位年轻的警察,似乎是为了确保几人的安全。
    二楼大厅内其他饭桌上的顾客自然也认出了莫哲轩的身份。
    他们开始窃窃私语,不时地投来好奇和敬仰的目光。
    甚至有人开始张望,想要更清楚地看清这位知名人士。
    “他就是莫哲轩吗?就是今天登上《华夏报》上面的那个港澳同胞,看起来很年轻啊!”
    “对!你可别看对方年轻,对方的身家至少五十亿港币都不止。”
    “这么多,不会吧!我看年纪比我儿子好小,这是怎么赚来的。”
    “据说是白手起家,第一桶金是从香江股市赚来的。”
    “这么赚钱的吗?香江都这么发达了,那外国岂不是更加富裕。”
    “............”
    莫哲轩自然不想被当成猴子,成为众人围观议论的对象。
    三下五除二就吃饱放下了碗筷,最后等到李婉华吃完后,就快速的结了账。
    总共消费一百二十元,不得不说这个价格真便宜。
    跟后世半只烤鸭就需要大几百块钱的消费相比是天壤之别。
    下午几人经过商议,决定去最近的颐和园看一看。
    明天在一起爬万里长城,征服这几千年的历史古迹。
    .............
    正当莫哲轩在京城内忙于参观名胜古迹之时。
    京城内一处宽敞的会议室中却已是闹得不可开交。
    这场纷乱的源头,正是对外贸易部吴扩斌从莫哲轩那里带回的天然气合作项目计划书。
    计划书内容详实,具体如下:
    中华煤气公司将出资一亿米金,正式加入华夏海油与米国阿科石油公司在海省崖城共同发现的大型气油田项目。
    此外,各方还将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旨在确保香江地区获得稳定而充足的天然气供应
    “我先说说我的看法,”,王艺霖作为华夏海油的一把手,此刻面色凝重,压力巨大。
    公司去年刚刚成立,既缺乏资金,又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如今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块大气田,他自然不想让这个机会告吹。
    “目前我们华夏海油已经快要和米国阿科石油公司签署协议了。
    按照协议,对方将提供技术和一亿米金的资金,占据崖城大气田49%的股份,而我们占据51%。
    但如果让中华煤气公司加入的话,一旦米国阿科石油公司撤资。
    我们将面临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的困境,那开发如何进行下去?”
    王艺霖的话音刚落,吴扩斌便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支持立场:
    “莫哲轩先生毕竟是我们自己人,我们的祖先都是一样的。
    我赞同让他加入进来。
    特别是这份计划书里提到的关于修建海底管道到香江的计划,这非常有前瞻性。
    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一个关乎民族情感和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
    “我不是说拒绝他加入,现在的情况是米国阿科石油公司态度非常强硬,一旦我们引入第三方,他们就可能取消合作。
    那么,大气田的开发计划还能否继续实施,这才是问题的本质。”,王艺霖紧锁眉头,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王董事长,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外国人。
    历史上,我们没有猫头鹰和北极熊的帮助,也照样开发出了原子弹。
    合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必须警惕可能受到的制约。”,另一位与会者坚定地说道。
    会议桌最中间的那位老人,目光深邃,他环顾一周,缓缓开口:
    “合作确实是相互的,但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必须确保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如果米国人突然撤资,我们必须有备选方案,不能让大气田的开发计划因此搁浅。
    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多方面进行沟通和了解。”
    他顿了一顿,继续道:
    “当然,我们也必须服从于大局。
    改革开放想要取得的成功,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尤其是米国的支持。
    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
    关键是要掌握好中间的度,既要保障我们的利益,又要维护良好的国际关系。”
    会议室内陷入了沉思,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如何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推动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这个关于天然气合作项目的讨论,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外交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