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火命之财
作者:莫一心三用   大过最新章节     
    有一天下午,罗宇翔火急火燎的来专案组办公室找莫逸信,说“哥,有点私事要麻烦你。”
    “怎么了?自己兄弟有事只管说。”莫逸信安抚道。
    “我老婆马上赶过来,让她跟你说吧!”
    两人在办公室闲聊了二十多分钟,罗宇翔接到电话,连忙下楼把他老婆冯岚接到办公室。
    冯岚风尘仆仆,脸色黑青,看来是有心事。
    罗宇翔让冯岚坐下,莫逸信起身给她倒了一杯开水,让她不要着急,慢慢讲。
    以前,莫逸信见过冯岚,不过没仔细看过她的长相,她脸上肤色偏灰黑,脸型椭圆上尖,中长发披肩,皮肤明显粗糙,有斑点,声音呼呼中空不实,身高在一米六七左右,身材略胖,大有可能是火命成格,这是莫逸信对她的初步判断。
    冯岚喝了口水,对罗宇翔说道:“你下去把小代接上来吧,他在停车。”
    罗宇翔答应一声出去了。
    冯岚扭头给莫逸信解释道:“小代是我们公司的副总,是我的助手,他跟我和宇翔都是高中同学。”
    “你这还不错,同学在一起干事业更有凝聚力。”莫逸信赞许道。
    “小代人不错,他也占公司一点股份,大小事都得出力。”冯岚说道。
    莫逸信也不着急等她慢慢讲。
    门被推开,罗宇翔领着一个矮个子男子进来,这就是他们口中的“小代”,小代偏瘦,个子又矮,带一副眼镜,头有点秃顶,手里抱着一沓资料。
    冯岚跟小代介绍,小代有礼貌的和莫逸信打招呼,莫逸信请他坐下。
    四人围坐在桌子旁,冯岚开始讲述自己公司的事情。
    他们经营的平南中勉建筑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施工,2004年以后,国内房地产行业兴起,房地产五行属土,国家出台政策利好房地产行业,计划用房地产作为资金池,吸引民众投资,增加流动性,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家年度gdp数字中房地产行业贡献比重巨大,冯岚学习的正好是土建专业,从开始小打小闹,后来就做成了有规模的建筑公司,但距离购买地块、储备地块做资本运作还差一大步。
    2012初,冯岚最初跟着起步的那个老总叫于根成,在平南省西部的卢水县中标了一个大工程,转包给冯岚做,冯岚也没多想就埋头苦干,到2013年的七八月份就基本施工完成,到了工程验收阶段却出了问题,约定的按照工程进度付款一拖再拖,转包方和甲方也不进行工程验收,合同约定的施工完成时间马上到期,可急坏了冯岚,找老师于根成商量,于根成避不见面,冯岚也搞不清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
    这个工程是泸水县蘑菇种植基地项目,是农业扶持项目,甲方是泸水县成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成海公司”),冯岚的故人于根成就是成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我跟于根成约了多次,刚开始他要么是答应的很好,到约定时间爽约,要么就是推辞说有事,要么就是不接电话,到他办公室也找不到他。”冯岚说。
    “因为这个工程是泸水县农业扶持重点工程,直接责任单位是农业发展局,被逼的没办法,我就去农业发展局找一把手翟局长沟通情况,翟局长很热情的接待,但每次都是一样的回复,找于根成协商解决问题。我又找了负责督导推进项目的王副县长,王副校长回复的更直接,说自己只是挂个名,实际关注的是一把手县委夏书记。我又去县委找夏书记,根本见不着。”
    “你找这些关联部门不容易了解到问题的关键,合同约定的有工程付款条款,你应该去找付款的单位,是哪个单位负责付款?”莫逸信问。
    “就是农业发展局主管,这个局是发包方,于根成的成海公司是承包方,我们中勉公司是第三方承建商,”冯岚回答。
    “当时的合同是怎样签订的?”莫逸信问。
    “于根成的成海公司和我们中勉公司签订的是转包承建合同,中勉公司又和农业发展局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的付款条款的很详细。”冯岚解释道。
    “那你去找农业发展局是对路的,为什么这农业发展局的翟局长非让你们去找于根成?”莫逸信问。
    “我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冯岚一头雾水。
    “于根成的成海公司跟你们签完合同,移交工程时,清算清楚没有?”莫逸信问。
    “这个蘑菇种植基地有三块工程,移交时,工程基本没有动工,成海公司也没有多少投入,当时清算清楚了。”冯岚回答。
    “你把成海公司和中勉公司签订的合同拿给我看看。”莫逸信说。
    冯岚从小代面前拿过材料,翻出一份合同递给莫逸信。
    这份材料有十多页,内容很详细,莫逸信看了近半小时才看完。
    成海公司本身是蘑菇种植项目公司,于根成是公司董事长、法人及实际控制人,于根成其实就是这个项目的实控人,签订合同委托给中勉公司承建,建设完成后还要交给于根成。但中勉公司又和农业发展局下面的农兴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农兴产业基金”)签订了工程款支付合同。
    莫逸信又让冯岚把中勉公司与农兴产业基金签订的合同拿过来仔细看了一遍,总算是理出了头绪。
    “这事情还挺复杂,中勉公司的施工工程验收由成海公司说了算,付款却是农业发展局的农兴产业基金说了算,这农业农村局又把事情推给于根成,最后还是于根成说了算。”莫逸信说。
    “看来你和于根成的关系理不清这个事情就解决不了,是不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冯岚无奈的说。
    “你和于根成是老相识,也算得上你事业上的领路人,他又让你承建自己的项目,你们有什么矛盾不可调和的?”莫逸信问。
    冯岚说:“也没什么矛盾啊,我进场后,还垫资了四五百万元,后来他们不付款,我也没有停工,还是很信任他的,没想到最后他会给我来这一出。”
    莫逸信沉思片刻,说道:“农业发展局,也就是农兴产业基金的付款账户上有没有钱可以支付?”
    冯岚说:“我查过,账上有两千多万元,足够支付尾款。”
    莫逸信说:“于根成不想跟你见面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你得到这部分款项。如果不想让你得到,肯定是想自己占有,不过这笔款现在留在农兴产业基金的账户上,虽然是在一个公司账户上,但这个公司却是农业发展局这个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全部控制,按照合同约定的合法渠道这笔钱必须支付到施工单位就是中勉公司的账户上,否则就可能涉嫌违法。”
    他停顿一下,本不想问下一个问题,但又一想,不问就不能解决问题,随即问道:“于根成是不是跟你提过,要分享这笔款,你却不同意?”
    冯岚一听就是一怔,眼睛砸吧砸吧说道:“我想想!”
    过了一会,她说:“好像提过,我记不太清楚了。”
    莫逸信笑了笑说:“他肯定跟你提过,你也听明白了,但是你不愿意跟他分享,否则他不会避而不见,根本不跟你谈,而是卡住农业发展局的关口,不让给你付款,让你回心转意,他也许和县里的决策人物关系密切,能够完全控制住付款环节,所以他有信心能控制全局。”
    冯岚听完这话,呢喃道:“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这可怎么办!”
    莫逸信扭头看看罗宇翔,他眉头紧锁,一脸凝重,两手放在桌子上,指头不停的搓着纸片,好像在思索什么。
    这冯岚跟于根成这么多年,也算学习也算合作,肯定有不可公开的秘密,蜜月期肯定是合作愉快,敌对期肯定殊死博弈,最终肯定不会撕破脸,这也是于根成心中的安全线。
    想到这里,莫逸信心中有了盘算。
    “我们先想一想坏的打算,走司法途径,以合同违约起诉付款方怎么样?”
    冯岚一听,扭头看向她的同学小代,说道:“我和小代也考虑这个途径了,小代有律师证书,精通法律,兼任公司的法务,让他说说吧!”
    小代戴的眼镜,眼睛眯成一条线,看不清他的表情。
    “我们要起诉还得等一段时间,起诉的主体是中勉公司,起诉的对象是农业发展局及其下属的基金合伙企业,也可以连带起诉于根成的成海公司,但是起诉难度很大,不一定能胜诉,而且诉讼时间是漫长的,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官司。”
    冯岚接着说:“于根成跟当地的一把手关系不错,农业发展局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在泸水县法院起诉,肯定是困难重重、败多胜少。”
    莫逸信说:“中勉公司的注册地在什么地方,可以考虑在注册地起诉。”
    “中勉公司的注册地在我和宇翔的老家尉山市,要起诉也只能在那里起诉。”冯岚接口说。
    “你们在老家法院的人脉关系如何?能不能把控住公平处理?”莫逸信问道。
    “罗宇翔有个同学在尉山市人民法院做庭长,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如果真不行我可以从省里找关系。”冯岚说。
    “我还是省高法的廉政监督员。”
    莫逸信很惊奇的说:“嗯,很厉害。”
    “我有个校友,是大师兄,民主党派的省级主委,把我拉进了党派,又介绍我做了高级法院的廉政监督员,现在这社会复杂,有一层政治身份多一份保障,有安全感,再说我每年都在资助贫困学生,又不断的做慈善,积累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会好些。”冯岚有些不好意思。
    “有关系可以考虑走民事诉讼渠道。”莫逸信面露笑意。
    “估计够呛,现在这社会民告官别想赢,有理也没理,肯定会被和谐掉,我不建议民事诉讼。”小代面露难色。
    莫逸信心里很清楚,要到法院起诉,就是小代这个法务的活儿,民告官不可能赢,在这样的社会就是真理,无从反驳,到最后小代也搞不定这个事儿,他理所应当坚决反对。
    莫逸信岔开话题,对冯岚说:“看来你这老师于根成拿捏你很准,三下五除二就让你焦头烂额。”
    冯岚很无语,说道:“我刚毕业第一份工资就是他给的,他比我自己都了解我。”
    “于根成跟县政府的关系应该不是一般的好,竟然能让农业发展局的一把手听他的话,控制住资金拨付,也是很有能耐,这里边的情况,你是否深入了解过?”莫逸信问道。
    “我只听说于根成和县委一把手书记关系很铁,没亲眼见过。”冯岚说。
    “另外,工程款的拨付农业发展局的一把手说了不算,要开会研究,一般主持会议的是县里主管的副职,最后拨款的审批还要县委书记签字,其他人都没有决定权。”
    “这样于根成实际上是控制了资金的使用。现在县市财政都很紧张,这项目工程款的来源是什么?”莫逸信问道。
    “资金来源我还不了解。”冯岚丧气的回答。
    这时候罗宇翔坐不住了,脸上的肌肉象要开会,象鼻子集中,他用乞求的声音说道:“哥,我见过于根成这个人,是个老狐狸,小岚的公司刚有起色,你能不能好好研究研究这个事情,帮她们渡过难关!”
    看着他的窘样,莫逸信于心不忍,跟自己这么多年,罗宇翔实在又不失上进心,年轻有前途,在工作上给自己出了不少力,生活上也很会照顾,着实应该帮帮他。
    想到这里,莫逸信吁了口气,问冯岚:“正常进行情况下,这个项目你预计能赚多少钱?”
    冯岚低下头,嘴角略微上翘,估计是想起了钱,微微露喜出色。
    “我粗略估计了一下,能赚1200多万!”
    “利润不少,一年时间1200多万,可不少赚,怪不得于根成不让你拿走。”莫逸信也是吃了一惊。
    “你把所有材料都留下来,我仔细看一看,再找一些有用的线索,你们回去也研究研究其他方案,比如说到法院起诉,再评估一下成功率,今晚上我加个班,明天最迟下午给你回话,行不行?”
    冯岚一听这话,把目光看向罗宇翔,罗宇翔忧郁的眼神猛然一亮,说道:“咱哥肯定有办法,我们回去等信儿吧!”
    冯岚也没有其他好法子,只能如此。
    送走三人,莫逸信重新泡了一杯茶水,关上办公室门,准备安安静静的仔细研究材料。
    “点背不能怨社会”这句俗话很有道理,社会规则就是这样,凭借一人之力不可能颠覆,只有等到社会破败不堪时趁势给它致命一击,顺势而为送它上西天,要解决冯岚这个事儿,只有按照社会游戏规则去顺线索骥、找出对方的致命要害,掌握关键点,一击致命。社会下行周期所秉承的做事原则不能是“雪中送炭”,只能是“落井下石”,攻其必救而不能救,才能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