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帮他说话?
作者:MYTCHITOS   梦醒时分,不一样的人生最新章节     
    不但黄莺没想到今天孙彧的表现,旁边的一群女生也很意外。
    “孙彧今天是吃错药了?”
    “我觉得是。”黄莺笑吟吟的,分班引起的烦恼暂时抛到了脑后,也许就是因为不在一个班了,孙彧才会有这样的改变吧。
    “你今天怎么不帮他说话了?”
    “帮他说话?怎么可能。”
    “那你以前又怎么说的?”
    已经走近教室,黄莺继续笑着,只是不再接这个话题,虽然被揭了老底,但她现在很开心,以前与其说是帮孙彧说话找理由,不如说是在安慰自己。
    孙彧听不到女生们的叽叽喳喳,也不会没来由的打个喷嚏,他只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事情开了个头,接下来的三年高中生活,他与黄莺之间应该和梦里不一样了。
    回到家,妈妈在厨房准备午饭,孙彧从厨房门口伸脑袋往里看了一眼,和妈妈打了个招呼,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开始发呆。
    这个时候孙彧突然想起来,今天与黄莺在楼梯上相遇,他是梦到过的,不过在梦里他并没有与黄莺对视那么久,也没有和几个女生打招呼。
    只是,在楼梯上和女孩相遇的梦,他不是只做了这一个,每一个梦境里,出现的女孩不一样,楼梯不一样,最后的结局却都是一样的擦肩而过。
    孙彧不知道在梦里所见到的人和事,他还能不能都遇到,但他决心如果遇到了,一定要做和梦里不一样的选择。
    孙彧已经发现,他这持续了快两个月的梦,并不是在放连续剧,而是一件件前后并不一定相干的事情,或者说其实是个系列短剧。
    虽然梦中具体的人和事,就他现在所经历过的而言,并不尽相同,但如果从更高的视角看,大势却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孙彧继续发着呆,多少有些迷茫。
    但是,并不能指望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真正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外面传来父亲的声音:“你儿子呢?”
    “在里面,叫他出来吃饭。”
    过了一会儿,父亲的脑袋在房间门口出现:“听到没有,吃饭了。”
    “哦。”孙彧结束发呆,起身走了出去。
    清炒南瓜苗,南瓜花汆丸子,灯笼椒炒肉,以及每人一个咸鸭蛋。
    并非家里困难,而是这段时间实在没什么菜可买,主要这天气也实在令人食欲不振。
    加上孙彧之前有些挑食,很让妈妈头疼,每次吃饭,都会喋喋不休的让孙彧吃这个,或者,把那个吃完。
    久而久之,孙彧觉得很烦燥,有时候就会故意置气不吃,因此也经常会把妈妈气得想要揍他。
    不过,自从差不多两个星期前孙彧领了高中通知书回来之后,妈妈发现自己不用再唠叨了,孙彧自己就会很主动的吃饭夹菜,于是妈妈又开始怀疑自己炒的菜是不是份量不够,因为孙彧的饭量确实增加了。
    于是菜的份量越来越大,直到孙彧再次无奈的跟妈妈说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养猪长膘。
    父亲问孙彧今天报到的事情,知道孙彧进了重点班之后很是高兴,勉励孙彧好好学习,少下点围棋什么的。
    孙彧撇撇嘴,懒得理他。妈妈开始数落起父亲,孙彧上了初中以后,他的功课父亲就辅导不了了,都是孙彧自己在学,现在装什么大尾巴狼。
    孙彧虽然有时候会嫌妈妈啰嗦,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母子俩对上父亲的时候总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
    说着说着,妈妈又说到了孙嘉,年纪小,跑那么远,让她很是挂念以及担心。
    梦里孙彧没有弟弟,只有一个正常念书的妹妹,所以不清楚孙嘉将来会怎么样。
    但他觉得弟弟去八一队应该不会学坏,比去省队什么的强多了,所以也不是很担心弟弟的未来。
    只是总得安慰一下妈妈,可是该怎么说?妈妈不是不知道里面的道理,但儿行千里母担忧又有什么道理可讲?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是立足于一些假设,比如被欺负了受委屈了,自己在远方也帮不上,于是内疚起来。
    “你在这里帮他操心,你不知道他在他们那里有多开心。”
    “每天训练忙得一条狗似的,头一靠枕头就能睡着,想家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那一大帮年龄又是差不多的,平时好玩得很。
    “他们那又是部队,什么都是公费。
    “文化课要上,平常管得也严,不怕他学坏。”
    孙彧说得颠三倒四的,这些孙嘉寄回家里的信上都写了,现在孙彧再说一遍而已。
    不过妈妈本来也只是有感而发,缓一缓就好。于是大家继续吃饭,吃完饭孙彧收拾桌子洗碗。
    孙嘉除了给家里写信外,有时还会专门给孙彧另写一封。
    因为孙嘉去报到后寄回来的第一封信是写给家里的,里面诉了不少苦,引发了爸爸妈妈的一轮没有结果的争吵。
    孙彧专门给孙嘉回了信,告诉他以后给家里写信要注意点,尽量报喜不报忧,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可以专门给自己写一封。
    孙嘉对此欣然接受,不过孙嘉后来告诉孙彧,父亲也特意写了封信给他,说了和孙彧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
    孙嘉特别说明,他没有把孙彧说的告诉父亲,让孙彧也不要说,免得父亲找孙彧要信来看。
    毕竟兄弟俩之间什么话都能说,但有许多又是不好让父母知道的。
    至于孙嘉给父亲的信里写什么,孙彧也没太关心。需要他关心的事,孙嘉也会和他说,除非孙嘉自己忘了。
    对一个少年来说,想家是一种边缘触发的事件,孙嘉离家去打球也一年多了,寄回家里的信也从一开始的愁苦逐渐意气风发起来,或者,用孙彧的话来形容就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以及,不知天高地厚。
    一到假期,兄弟俩的通信就会暂时中断,因为孙嘉的信是寄到学校的,要等开学才能继续。
    所以虽然孙嘉每个月至少一封家信,但孙彧也不能确切了解孙嘉现在的情况,只不过,孙彧并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