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王绾做贼心虚
作者: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英烈祠能够让生者的情感有一个寄托的地方。
    各郡建立学堂, 则是为了以后统一六国做打算。
    虽说,秦国识字率不算低,可是能做官的不多。
    将来统一六国,秦国现有的官员储备绝对是不够用的,到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任用那些六国旧人。
    对于六国的稳定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大,且短暂。
    王兄在世,他们心存畏惧,会和秦朝中枢维持表面的君臣关系,可一旦有所变故,这些人都会成为秦国的隐患。
    本就是六国旧人,与秦国不一条心。
    提前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到时候每设立一个新的郡地,便安排官员接手当地吏治。
    若是担心与当地风俗相悖,也可以找几个还算听话的六国旧人,共同治理,三五年后,秦国官员熟悉事务后,便全权接管,让六国旧人一边凉快去。
    “李斯做了廷尉,冯去疾便升为御史大夫吧,这件事我会和王兄去信征得同意。”
    成蟜说是来找二人商量,实际上只是通知二人,所有事宜他已经想清楚了。
    他看着诧异不解的两人,为他们解释道:“修建英烈祠是在咸阳,动用款项以及监造官员出问题的概率较小,而各郡建造学堂,则一定会出现利欲熏心的官员,将朝廷的款项挪作他用,或者是装进自己的口袋。”
    “若真是如此,便违背了今日所议之事的初衷,让冯去疾做好监管督察百官的职责,莫要让国库的财帛浪费,也别让那些蠹虫咬坏了大秦的根基。”
    王绾安静听着成蟜把话说完,在心中默默估算完毕,说道:“修郑国渠,建驰道,还有大军开销,国库负担沉重,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完成公子所说的这些事情。”
    王绾的意思也很简单明了,他不认可英烈祠和学堂的重要性,上述三件事在他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国库的财帛理应用在上面。
    至于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等同于直接说国库的钱一分不动,这些事也一点做不了。
    “我会吩咐下去,让知笙楼、连胜坊、羽升阁,留下必要的经营资金,其他的全部送入国库,用来修建英烈祠和学堂,三年之内完成即可,我不催你,但若是到时候完成不了,丞相大人就要为家里人想想退路了。”
    成蟜明目张胆地威胁起来。
    他不会因为王绾年纪大了,还是丞相,就对他区别对待。
    而且,成蟜所说也不是威胁,他是真的会这么做。
    你说没钱,那就给,说短时间不行,那就放宽。
    这要是还完成不了,成蟜就要斟酌一下,该怎么向王兄说明,他选的这个丞相,其实是个酒囊饭袋。
    缭就坐在旁边,安安静静的,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想法。
    当所有事情都落在丞相头上的时候,他乐得看见。
    前线的战事,他会结合最新的情报,和秦军各部的位置,做出一份新的预测,送到秦王身上。
    “英烈祠划归国尉府,负责管理的吏员,由国尉府从伤退将士中挑选。”
    还好还好,这件事不难做。
    缭轻轻地舒了口气,应下成蟜的吩咐。
    “现在,就请你们把今日所议之事,形成为文牍,回头送到王兄那里,另外劝说王兄战事见好就收,王齕之处,来日方长,待到来年再报。”
    王绾和缭面色痛苦的看向成蟜,倒不是他们写不了,也不是说大王不听劝。
    只是,相比较之下,成蟜的身份更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二人不得不怀疑,成蟜这是在对他们表达不满,刻意刁难他们,以惩罚方才的不积极。
    成蟜饶有兴致地看着两人充满趣味的表情,随手摸到一份国尉府的公文,道:“不着急,本公子在这里陪着你们。”
    “来人,准备笔墨纸砚。”
    这里是国尉府,缭才是东道主,而今被成蟜抢占,也只能乖乖认命。
    不多时,便有吏员送来笔墨纸砚,放在王绾面前。
    缭懒洋洋地往后躺去,胳膊肘弯曲撑着身子,道:“缭是个粗人,没读过什么书,这些事情还是需要丞相来写,且要稍加润色一番。”
    王绾一张老脸瞬间垮了下来,成蟜针对他是因为方才没有积极回应配合,现在就连缭也明目张胆地报复起自己来了。
    这让他有些怀疑,缭这家伙,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成蟜之前也是去过丞相府的,并不是直接来的国尉府。
    只是,王绾太会演戏,只要成蟜到了,他就拿出一份加班工作的样子。
    成蟜远远看见王绾如此认真用心,就会考虑到秦国大业,而不忍打扰。
    正因如此,成蟜才转道国尉府,天天和缭待在一起。
    实际上,成蟜不在的时候,王绾不是躺在床上, 就是在后院带孙子,他每天处理的事情,还不如看上去十分清闲的缭多。
    好不容易,等来大王不问政事的日子,成蟜又心不在焉,王绾也就想着摆烂几天。
    不然,等到大王回来,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他有些心虚地低下头,像是被大人发现小秘密的孩童,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着面前的纸张构思起来。
    王绾的心思无人知晓。
    缭换了姿势,侧躺在地上,看着眉头紧蹙的王绾,有种悠闲自得,默默吐槽起来。
    老小子,你也有今天!
    看了一会儿焦头烂额的王绾,缭把目光投向成蟜,后者正在奋笔疾书,不知道在写些什么。
    缭动了一下,想要上前去看,莫名的心跳加速,全身发烫,紧张到四肢僵硬。
    倒不是和王绾那样做贼心虚。
    他是担心害怕,成蟜要是在国尉府的文牍上面做了批示,缭不敢想象那种离了大谱的事情,他这个国尉该怎么去做。
    终于,缭还是动了,为了自己,为了整个国尉府上下,他缓步走到成蟜身边。
    缭伸出脖子,瞄了一眼,什么都没有看到,小心探问着:“公子,是在写什么?臣当下无事,可以代劳。”
    “那你来。”
    成蟜直接起身,把笔递到缭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