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都是老狐狸
作者: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公子若是要让本将出卖赵国,投奔秦国,那就不必开口了!”
    李牧很喜欢脚下的马镫,但他还是跳下马来,婉拒道。
    有了这个东西,赵国再派新兵前往雁门,就可以快速训练成军。
    新兵不用担心上不去马,军队能够借助马镫,在匈奴来犯的时候快速上马,出城迎战。
    再也不用摆下战阵,用车兵、步兵去困住敌人,之后进行厮杀。
    完全有可能训练出来,大量的骑兵队伍,出城寻战,将战场放到匈奴部落门口,而不是被动防御。
    成蟜既然拿出了马镫,就没有打算收回来的道理。
    这东西,在想出来之前,很难很难,但是一旦出来后,见识过,就会发现很简单。
    难得是第一个发现的人,而不是这个东西的做法。
    同时,他也深知李牧是赵国忠臣,想要让对方转投秦国,就不能打直球。
    成蟜当即下马,诚意满满道:“将军热爱赵国,我是知道的,就算是我再想和将军同朝为官,也不会为难将军,让将军难做的。今日送来马镫,只是仰慕将军为了天下百姓,困守雁门多年,使得匈奴人始终不得觊觎华夏江山,至于这些马镫会不会让赵军实力大增,成为秦军的劲敌,我是不关心的;我只关心将军和匈奴的作战,只关心这天下百姓不用遭遇到匈奴的骚扰,只关心将军你为了天下百姓数十年戎马倥偬...”
    成蟜走到马车前,打开一个个箱子,展示出里面的马镫,满怀愧疚道:“时间太短来不及打造更多的马镫,这里只有一千多个,希望它们到了将军手上,能够发挥它们该有的价值,能够助将军马踏漠北,永绝匈奴之患。”
    “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呃...没事。”
    成蟜绕了一圈,回到李牧旁边,把他从愣神中拉回现实。
    “将军,在下送你这份大礼,想请你答应的事情是,击退匈奴,守好雁门,决不能让匈奴骑兵,闯入中原半步,决不能让他们杀害我们一个百姓!”
    成蟜出人意料的言论,再次震惊了李牧。
    盯着眼前的年轻人,李牧第一次觉得对方有些顺眼了。
    有种遇到了知己的感觉。
    可他不是当年的少年郎,为了热血冲动而起。
    他试探着问道:“公子,难道不担心,本将用这些马镫训练出来精锐士卒,对抗秦军?”
    成蟜眼眶湿润,上前几步,抓住李牧的双手,深情道:“将军,天下各国同根同源,大家打来打去,就是自家兄弟争家产,匈奴是外人,请将军一定一定要把他们挡在中原之外。”
    字字与问题无关,字字又在回答问题。
    李牧正听的感动,成蟜话锋一转,叹息不止。
    “可惜啊可惜,我恨呢!恨不能生在赵国,做赵王的兄弟,这样一来,就能够调集更多的资源支持将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 送给将军几个破铁环,什么作用都起不到。”
    “是啊,若公子是赵国...”
    李牧恍然回过神来,连忙中止说话,险些被成蟜带偏到沟里去,但还是因为对方的言论,流露出几分敬重,道:“李牧拜谢公子好意,定会率领麾下赵军,不负公子期待!”
    “好好好!”
    成蟜故作老成连连叫好。
    他拉着李牧的双手,昂起头,吸了一下鼻子,如释重负地呼出一口气,擦掉眼角的泪珠,难掩激动道:“有将军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如此,我也能够心安理得地答应与将军的约定,待到庞煖老将军战败归国之时,邢丘的秦军一定不会阻挡他的脚步。”
    李牧不是初生牛犊,想骗就骗,可是成蟜神情动容,只字不提两国交战之事,关心的是远在北边的匈奴外敌。
    这让他对底下人收集到的情报,产生了怀疑。
    成蟜是个有大格局的人,是个纵观天下的人。
    细想他的往事,那些他得罪过的人,惹下的祸事,似乎都有一个还算合情合理的开端。
    那些没有合理的开端,大抵是情报收集不完整。
    滤镜看人,李牧选择了相信成蟜。
    他和成蟜之间无仇无怨,对方没有必要坑骗自己。
    否则,也不会赠送马镫。
    李牧表示诚意道:“李牧相信公子的承诺,这便下令赵军后退三十里,与公子秋毫不犯!”
    成蟜止住准备离开的李牧,打着商量道:“将军且慢,请将军借来一件信物,方便我向庞煖证明与将军的约定,待人回到赵国之后,便将之归还。”
    “此事,我可以...”
    “也罢!公子如此诚意,李牧再三地提防,倒像是个小人了。”
    邢丘拦在赵军回国必经之路,但若是派人送封信的话,还是有很多小路可以过去的。
    李牧本来的打算,就是派人过河送信,交代与成蟜之间的约定。
    不过,成蟜的真诚表现,确实打动了他。
    李牧接下腰间佩剑,递给成蟜,说道:“军伍之人,身无长物,只有这一把追随多年的宝剑,请公子拿给庞老将军。”
    成蟜收下宝剑,就像是得到了玩具的大孩子,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
    还拉着冯劫,跟他分享:“看,这里有李牧的名字...”
    李牧微微摇头,更加坚信,成蟜是个有赤子之心的大格局之人。
    他招手,让等候在远处的副将赶来。
    吩咐对方,将马车套好,把马镫全部拉回营中。
    归去的途中,副将得知要后退三十里,以表诚意,严重怀疑李牧中了诈骗,提醒道:“将军,秦人狡诈,不可信!”
    “拿人手短,收下这些马镫,我便不好发兵攻打邢丘了,与其对峙,不如退去。”
    李牧露出一抹意味难明的淡笑,说道:“派人野渡过河,避开成皋一线,去通知庞老将军,若事不可为,成皋已丢,则沿河而下,我在殷地接应。”
    “殷地在邢丘以东数十里,将军真是一招妙棋,既骗过那个黄毛小儿,还为我军谋划好了撤退路线。”
    副将顺嘴丢出一串吹捧,却被李牧抬手打断:“大营后移三十里,迷惑秦军,大军绕行赶到殷地,伐木造船,三天之内必须造出三百条船,准备接应庞老将军回国。”
    “诺!”
    副将带着命令离开后,李牧微叹道:“秦国王弟在邢丘,就怕秦将不敢让其冒险,会令秦军殊死奋战,老将军退无可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