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嬴政的道理
作者:爱吃飞饼的沈佩君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最新章节     
    成娇带着李信走后不久。
    昌文君熊颠,独自一人前来拜访。
    “韩老宦,你家公子呢?”熊颠双手交叉,装在袖子里,笑脸盈盈。
    阿雅找来一群木匠,在这里赶工,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成娇不在,韩老宦自然而然要担负起这监督之责。
    听到有人叫自己,他才扭过头,看向声音的方向,手里还捏着一块长方形的木牌。
    看清楚来人的模样后,韩老宦慌忙将手里的木牌放下,小碎步跑了过去:“昌文君大驾,老奴有失远迎!”
    “公子外出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昌文君若有急事,老奴这就派人去找公子回来。”
    话音刚落,韩老宦就吆喝着,叫来下人。
    “公子不在,那就算了,我也只是闲逛路过,就想着来看看公子。”昌文君拦住韩老宦,有些失落道。
    “有劳昌文君惦记,公子若是知道,心里定会十分欣喜。”韩老宦顺势摆了摆手,让还没有走到近前的下人离开。
    表面上笑吟吟地和昌文君交谈着,实际上,心中对他的提防,丝毫不少。
    实际上,两家住的不远,但昌文君除了前几日跟着太后来过一次,就根本没有单独来拜访过一次。
    今日天降稀客,韩老宦能够王宫里活大半辈子,也算是半个人精,一眼就看出来,熊颠另有目的。
    他就那么不偏不倚地站在熊颠的面前,挡在他和那些木匠中间。
    熊颠微微侧着身子,往后面看了一眼,也只是一眼,便被挪动身体的韩老宦挡住了视线。
    “昌文君公务繁忙,老奴恭送昌文君!”韩老宦朗声道。
    “老宦你太过小心了,我此来并无恶意。”
    熊颠苦笑道。
    “老奴不过个奴仆,一切都是为了公子考虑,还请昌文君大人有大量,不要放在心上。”
    看着韩老宦一步不让的样子,熊颠无奈摇摇头,说道:“罢了罢了,我这里有件东西,你好好存放,等公子回来后交给他。”
    熊颠交叉在一起的双手伸出来,手里拿着一个不大不小,四四方方的木盒。
    木盒倒是极为普通,就是寻常人家使用的那种。
    看上去不算是多好的物件,胜在一个崭新。
    应该是第一次使用。
    韩老宦弯着腰,毕恭毕敬地接过木盒,不动声色地收了起来:“昌文君但请放心,公子回来后,老奴一定亲手将此物原封不动地交到他的手中。”
    “如此最好。”
    熊颠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韩老宦,毫不犹豫地地转身出了小院。
    走在回府的路上,站在人来人往的行人当中,熊颠环顾四周,仿佛是在找什么人一样。
    来回扫视数次,目光有些黯淡,看样子是毫无收获。
    熊颠这才随着人流,钻进一条小巷子里,登上早就在那里等候的马车。
    他坐在车厢里,重重叹息道:“希望暗中没有黑冰台的人跟着。”
    黑冰台虽然神秘,但各国高层,都知道它的存在。
    这是由历代秦王亲自执掌,悬在六国高层头上的一柄利剑。
    此刻,熊颠最后悔的事,就是暗中看到了成娇暴打熊启的场面,更是在现场捡到了成娇的玉佩。
    当他察觉到王上很有可能早就知道此事,而华阳太后也不甚关心,熊颠就有种强烈的感觉,他被人盯上了。
    所以,一出王宫,便亲自将玉佩送了回来。
    虽然这么做,是在告诉成娇,他是个知情人。
    可也能够向王上传达信号,表明自己会守口如瓶,绝不外泄。
    “去最近的医馆,抓些方子回去。”熊颠坐在车上,发出沙哑的声音。
    ……
    “你是说,成娇第一次见到李斯,就让李信把他打了一顿。”
    嬴政双手按住案几的边缘,面前放着一卷完全打开的竹简,他低着头认真阅览。
    “臣问过李信,确实如此。”
    “李斯本是相邦门客,挨打之后,不仅没有恨上公子,反倒是主动找到公子,想要改换门庭。”蒙恬客观陈述着。
    他不仅没有夹带私货,甚至连心中的疑问,都没有说出来。
    “策论写的不错,一些细节的地方,还需要问过李斯,才能评定如何。。”
    嬴政自说自话,随手将李斯的那份策论卷了起来,放在了一堆竹简上面。
    而后,又从那一堆里找到一卷竹简,举在空中,朝着蒙恬晃了晃,说道:“此文名《五蠹》,寡人初读,惊为天人。”
    “寡人记得蒙毅最爱法家,常常抱着秦律,爱不释手,你把这个带回去,对他学习法家,大有裨益。”
    嬴政对蒙氏一族,多有偏爱,时不时将宫中藏书借给蒙毅阅览。
    这次,蒙恬和往常一样,以为只是一卷普通的竹简,接过来后便随手打开。
    直到他看见,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对此卷的注解。
    蒙恬才知道这份竹简的重要性,迅速把竹简卷起来,放回到嬴政面前的案几上,推脱道:“蒙毅不过是懵懂少年,配不上王上如此厚爱,请王上收回手札,臣会为其另寻《五蠹》。”
    “不过是一篇文章,与我大秦未来的栋梁相比,算不得什么!”
    “将来你与李信随军出征,为我大秦征战四方,寡人难不成要因为虎符珍贵,而深藏宫中,让你们去与六国单打独斗?”
    嬴政的道理,蒙恬听得懂。
    想让将领,为大秦征战沙场,讨伐六国,就要给他们自主的兵权,充足的兵力。
    同样的道理,王上看重蒙毅,希望把他培养成秦国栋梁,就不会吝啬一篇文章。
    尽管蒙恬在心中仍旧认为,不过是一篇文章,去别的地方找来也是一样,蒙毅不敢夺取王上的心爱之物。
    但,嬴政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蒙恬也不会不知好歹地继续推脱,他重新将竹简拿在手中。
    只是,没有初拿时的轻松与随意,蒙恬捧着似有千钧重的竹简,正色道:“臣会告知蒙毅,让他将此卷,视为珍宝。”
    “商君之后,唯有韩非,蒙毅是法家,他定会珍视。”嬴政眼中有光,十分自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