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三韩使者
作者:淡月昏黄   开局平定白莲教,皇上要我当驸马最新章节     
    “外族使者?”刘珩疑惑道。
    女真人没被歼灭的,也已经都被赶出渝关了,怎么突然又冒出来个外族。
    “是,那人说他是辽东都护府南边,三韩部落的使者。”传令兵行礼道。
    刘珩恍然大悟,原来是棒子。
    三韩部落就在辽东都护府的南边,与大汉一直都有交流。
    严格来说,三韩部落属于辽东都护府的附庸,每年都需要给辽东都护府奉上贡品。
    这也意味着,三韩往往不会直接和大汉朝廷接触。
    “三韩的使者好端端的怎么会来求见孤?”刘珩不解道。
    侯风也是没有头绪,对于三韩部落,侯风的了解并不多。
    “让他进来吧。”刘珩想了想,决定先见见再说。
    “是,殿下。”传令兵领命而去。
    很快,传令兵便领着那使者走了进来。
    三韩部落的百姓虽然过的苦哈哈的,但是三韩的贵族其实深受汉家文化以及北边游牧民族的影响。
    这使者穿着很像汉朝的服饰,但是头上却戴了幞头。
    幞头是三韩受到鲜卑族影响的产物。
    昭武末年,天下大乱时,鲜卑族曾显赫一时,占领了辽东一地,对三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韩使者崔忠献,拜见大汉晋王殿下!”使者面向刘珩,行礼道。
    “免礼。”刘珩抬手示意。
    “节下求见殿下,所为何事?”侯风问道。
    崔忠献深深鞠躬:“晋王殿下,辽东都督突然派大军进攻三韩,三韩危在旦夕!”
    “三韩素为辽东都护府的附庸,年年进贡,辽东都督没事攻打三韩做什么?”刘珩不解道。
    “殿下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原先的辽东都督公孙间父子遇刺身亡。”崔忠献解释道,“随后,公孙家一名叫公孙仪的人继任辽东都督。”
    “公孙仪?”侯风惊讶道。
    刘珩眼中也闪过一丝异色,难道是同名同姓之人?
    “不错,这位新任辽东都督对我三韩似乎满怀敌意,一上任便命手下大将公孙信带兵讨伐我三韩。”崔忠献颔首道。
    刘珩与侯风对视一眼,都反应过来。
    原来公孙信与公孙仪是跑到辽东去了。
    只是不知道其间发生了什么,公孙仪竟然成了新任辽东都督。
    刘珩陷入沉思,崔忠献说到这儿,刘珩已经猜到崔忠献此次来的目的了。
    崔忠献定然是来求援的。
    果然,只听崔忠献继续说道:“殿下,辽东大军入境,眼看就要兵临目支,我三韩实难抵挡。辰王只得派在下冒险渡海,来请大汉皇帝陛下做主。”
    刘珩愣了一下,难怪这崔忠献到的这么快,原来是从海上冒死飘过来的。
    想来这三韩部落的首领辰王定是同时派了很多人出来求援,只不过除了崔忠献,还有多少人能幸运的活下来就不得而知了。
    “在下到了大汉才知道,如今大汉北方以晋王殿下最为尊贵。还请晋王殿下出面协调此事。”崔忠献跪下向着刘珩叩首道。
    刘珩沉默不语。
    侯风心领神会道:“情况晋王殿下已经了解了,节下可暂且先在营中休息,待殿下有了决断后,自会通知于你。”
    崔忠献哭诉道:“还请殿下速速定夺,三韩危在旦夕啊!”
    刘珩给了老胡一个眼神,老胡立马带着几名亲卫将崔忠献领了出去。
    “子鹏,你觉得公孙信这是打的什么主意?”刘珩看向侯风问道。
    侯风想了想。
    “殿下,算算时间,公孙仪刚逃到辽东,就成了辽东都督,想来是辽东公孙氏内部各宗势力比较平衡,谁也不服谁。”
    “公孙仪在辽东没有根基,反倒更容易被各宗接受。公孙仪这个辽东都督,只怕就是个傀儡。”
    “公孙仪想要掌实权,就必须控制辽东军。辽东承平日久,辽东公孙家的人对于军中之事可能不太了解。兵一旦成了兵匪,那就如同放出笼子的鸟,再也关不住了。”
    “这攻打三韩,定然是公孙信父子提议的。目的就是将辽东军的兵养出匪气,这辽东军一旦有了匪气,哪里还愿意继续过清贫的日子?”
    “辽东公孙家近年来都不喜动武,这辽东军恐怕会慢慢的倒向公孙信父子了。”
    刘珩颔首道:“子鹏所想与孤不谋而合。公孙信父子若是掌权,这渝关怕是要永无宁日了。”
    “殿下,此事不能不管。”侯风劝道。
    刘珩苦笑道:“鞭长莫及,如何去管?再者三韩毕竟是外族,孤不愿与外族一起对付汉家儿郎。”
    刘珩所言非虚,这辽东半岛从昭武帝刘备封给辽东王公孙度起,从来就没有被朝廷直接统治过。
    元武朝设立辽东都护府,也不过是换了个名头,辽东都督依旧是世袭罔替,宛如一个单独的王国。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就是因为中原王朝想要攻打辽东实在不容易。
    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古代运粮,最好是有大河可以船运,若是完全靠陆运,粮食的损耗就会非常恐怖。
    从汉地到辽东,恰恰缺这样一条河。
    刘珩的粮草本就不宽裕,明年还要和张绪决战,哪里有余力再去辽东支援三韩?
    刘珩前世的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举全国之力讨伐高句丽,结果对民力损耗太大,弄的叛乱四起。
    另一方面,刘珩自己私心上也不太想支援三韩。
    刘珩前一世为什么最后韩人能够窃居半岛?
    正是因为高句丽势大,唐朝为了消灭高句丽,扶持三韩,夹击高句丽。
    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占了东北,三韩则占了半岛。
    如今大汉强势一千多年,半岛没有落于扶余人之手,而是依旧在汉人手中,经过千年繁衍,人口殷实。
    刘珩和公孙信再怎么斗,肉也是烂在汉人的锅里。
    若是刘珩扶持三韩,导致半岛最终落入韩人手中,那岂不是成了民族罪人?
    “三韩的死活,虽说无关痛痒。”侯风劝道,“但若是有人能在南边牵制一下公孙信,对我军也是好的。”
    “子鹏,你不懂。”刘珩摇摇头,“若是扶持三韩,让其势大,恐有一日,宇宙都是他们的。”
    “啊?”侯风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