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还望太傅谨记今日之诺
作者:偏要点灯   朕可不能死!朕还没一统天下呢!最新章节     
    容岑懵懵然,这个发展走向,属实是过于偏离今日谈话主题了。
    知道这人没心没肺,满脑子只有家国大义一统天下,江允不指望她记得多少。
    陆祎重明算计的嘴脸甚是丑恶,让他忆起南浔宫廷的阴暗,拐弯抹角听着就烦。
    这会看到曾经与容岑一起救过的小孩,毕竟汤圆有一半是他的,也算是他乡遇故人了。
    难得来了一丝兴趣,问:“你怎么……”
    话出口,江允却发现不太礼貌。
    她既是陆府死士,家中老弱病残幼五人只剩她自己,另外四人无非死的死,散的散。
    “平民命贱,天灾之下安有活路?祖母年迈,娘亲病重,爹爹腿残,弟弟年幼。若非贵人施恩,那日便无命可活了。”
    “五颗汤圆很甜,我们又多撑了几日。然诸亲还是没抗过饥荒,陆续去了。我虽体弱却勉强苟活于世,只好卖了自己,让他们入土为安。”
    “是主子将我买下,厚葬一家四口,又请人为我授学,教我习武,栽培两年,今日终于能派上用场。这是我第一次做任务,却唐突了恩人……”
    江允三个字,换来近一百五十字。
    到底是十来岁的姑娘,也没那么高冷嘛。容岑想。
    她问:“你叫十一?”
    “主子取的。”
    很多组织会根据武力值或某项优势的排名来给人命名,太傅府死士那么多,小萝莉年纪又小,瞧着怎么也不像能凭实力位列十一。
    紧接着,就听当事人道出真相:“我今年十一岁。”
    哦,那没事了。
    容岑了然。
    陆祎被迫看了场“认亲”大戏,瑾瑜情况紧急,他连忙将话题拉回正轨,“皇上可为她另取新名。还望五皇子早日救出熙王。”
    江允不认:“你给的条件不合我心意。”
    “方才五皇子分明向索要十一,人我已交出,怎能言而无信!”
    “我何时答应?”
    江允坐得不端正,浑身受累,他反复换过几个姿势都不舒坦,最终倾向容岑那侧,单手胳膊肘支在案几,掌心撑着下巴。
    两人距离拉近了几分,他能清楚看到她脸上细软的绒毛,探头轻嗅,鼻尖萦绕着她独有的清香。
    以前刻意把容岑当男子,便不觉有什么,现下她知道自己女儿身暴露,江允还得装作刚发觉,对她有种认知重塑的不自然。
    才乍然恍悟,女儿香,竟比他痴迷多年的茶更为迷人。
    他定是头昏了!
    容岑没注意他的举止念动,一心扑在正事上。
    救人时机很重要,辰时下朝,路上花费一个时辰,陈年旧事恩人相认等乱七八糟的又浪费一个时辰,现下日头高挂,已然午时。
    未时闻人栩就到了,她得去城门亲迎三军将士。
    思及此,容岑伸手点了点江允,示意他速战速决。却他被抓住,紧握掌心。
    容岑受惊,下意识挣扎,挣了几次都没挣开,也就随他去了。
    反正这关系一直不清不楚的,设定强大,原书剧情她总归是逃不过。
    红漆案几上,明黄与绛红布料交杂,似要相融。而衣袖下无人可见处,两人指节勾攀,纠缠难分。
    因常年握笔批阅奏折,她手上有老茧,薄薄的一层,不硬,但有存在感。
    江允好像格外在意,又或许是他不为人知的癖好,大手捏着她的五指,细细摩挲,反复揉捻那几处。
    容岑不像他那般一心二用,私下暗自玩她手指,明面上还能与陆祎讨价还价提要求。
    她被来回捻得头脑发麻,几番精彩对阵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直到两人交锋结束,江允松了手,她才听清最后几句话。
    “容祝我会救,太傅静候佳音便是。三千死士即刻就可易主送入宫中,千万莫忘了告诫他们新主子是谁。”
    “还望太傅谨记今日之诺,永远站在陛下身后,无条件给予全力支持,助她一统天下,创建繁华盛世!”
    “这场声势浩大的挟持,就当是陛下为迎接功臣良将归京,提前清理逆贼整顿秩序。未时将至,就此别过。太傅留步,不必相送。”
    江允郑重其事,眼神比老狐狸还锐利。
    说完起身,看向容岑时,扎人的尖刺尽数褪去,周身柔和,语气温润:“陛下,收好信物,我们该回宫用膳了。”
    他真的为她争取了优厚条件。搞定陆祎,无异于直接把熙王党都拉拢过来了。
    这样朝堂局势会很好,无内斗,不用防着自己人,腹背受敌。但各方势力依旧互相看不顺眼,会攀比内卷,形成良性竞争。
    容岑回头一瞥,只见陆祎面色凝重,目光沉沉,不情不愿取下扳指。
    纯金打造,颇有分量,通身是他特意设计的家族图纹,正面纂刻了一个大大的陆,内部遍布小字,依稀可以辨认出,应是他亲自拟定的陆氏家训,密密麻麻百余字。
    她倏然笑了,“太傅保重哦。”
    大气伤身,陆祎在江允身上吃了瘪,现在可是她的人了,可不得好好保重么?他得等瑾瑜平安回来,更得一心辅佐她。
    两人并肩离去,咬牙切齿的问候落在身后。
    “臣恭送……陛下!”
    -
    太傅大动干戈强掳容岑,吓得万礼和程信连禁军都惊动了,盛州卫胆小怕事,又惊动了朝中重臣。
    最后陛下却自己走回了皇城,轰动京都上下的大事,就此如戏剧般落幕。
    未时正,用过午膳的容岑登上盛州城墙遥望北方,大军就在古驿站长亭外。
    烈马驰骋,日行千里。
    再过一炷香,他们就回来了。
    城墙脚下,是左顾右盼四处张望的百姓,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气,充斥着思念。
    “来了!回来了!是闻人小将军!”
    “什么小将军?遥州一战大捷,以后该叫大将军啦!”
    “是是是!大将军!我家小儿今年刚入军营,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闻人大将军这般,骑着战马凯旋!”
    无数人欢呼雀跃,长街热闹起来。
    容岑深受氛围渲染,感动得热泪盈眶,鼻子酸涩,嗓音哽咽,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喜迎我大胤英雄儿郎归家!”
    “朕要感谢你们,亦要祝贺你们,成功收复遥州故土!”
    “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