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什么是好诗
作者:淘泥客   湖心有个小岛最新章节     
    方楚楚没有想到李二狗的第一首现代诗也写的这样好。
    她看着李二狗,觉得这个帅气的大男孩身上总有发现不完的秘密。他到底是如何成长的?他没上过学,没过拜师,没练过武,怎么就懂得那么多?医术那么厉害,打架那么厉害!赚钱那么厉害!关键是写诗也那么厉害!
    他的眼神总是那么自信,目光总是那么清澈,遇事总是那么沉着。靠近他就会被一种正气感染,让人如沐春风。他阳刚帅气,聪慧谦和。就连毛传富那样难缠的人,他竟然也能降伏。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
    他不贪财,医术那么好,给人治病却分文不收。
    他不好名,出风头的事他都推了。结石消除机,他把名让给了姜春水;甘硒泉,他把名让给了高建。搞个物流公司,都是毫无声息地做。
    他只做一个静静的读书人。
    他读了那么多书,却不求功名、不求富贵,他求的是什么?读书似乎只是他的一种生活需要。他完全有文学创作的能力,却从不创作。也不试图去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创作似乎只是为了检验一下自己学习的成果,或者说,只是他的精神需求。
    他如此年少,如何能有这样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心?
    她一时间对李二狗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她怔怔地看了李二狗好长时间,李二狗让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咳嗽一声。
    方楚楚回过神来,对自己的失态有点不好意思,脸颊泛起了一丝红润。
    她赶紧打开话题,又回到对诗歌的讨论上来。
    “这首诗写得真好。写出了秋叶独有的一种感怀,豁达、乐观、洒脱,全无怨艾,满满的都是爱。结构层层递进,逐步升华,最后向根问候。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代代奉献、传承、积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递进的轮回。这种向根的回归并不是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最后,给人以希望和期待,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春的消息。赞!我挑不出什么毛病。”
    “过奖了吧!”
    “真没有。反正我写不出来。”方楚楚顿了一下,又道:“你认为,什么样的诗才能算是一首好诗呢?”
    “这个问题我还从来没有想过。可能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吧。”
    “那你心中的好诗是什么样的呢?”
    李二狗沉思了一会答道:“我心中的好诗的标准应该是:能触动人心灵的诗才是好诗。”
    “就这?”
    “主要就是这。其他的当然也有,不过都是其次的。诗是诗人的心声,一定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东西,它和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一样,都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灵魂的交流,都是修心的功夫。热爱土地的农民是大地的诗人,天文学家是夜空的诗人,军人是战场上的诗人,工程师建筑的诗人。我们如果理解了他们,他们都是诗人。因此,不同的诗要有不同的读者,好诗是诗人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好诗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其实,好诗一旦有了狭隘的所谓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对诗歌美的破坏,有人就会利用这个标准写出不好的诗来。因此,如果硬要给好诗定一个标准,我认为这就是唯一的标准。”
    “那其次呢?”
    “我觉得诗要有意境的美。一首诗高在立意,它决定了一首诗的高度。诗的意境绝不仅仅是文字表面的东西。我觉得文字以外的东西可能更为重要。诗不是说明文,诗要含蓄,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的地方更见功夫。这些留下的空白,就给了读者二次创作的空间。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感觉是不同的。如果作者把所有的东西都写尽了,留给读者的空间就少了。”
    “能举个例子吗?”
    “比如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前两句一上来就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大的长河落日的画卷,镜头从天上到地上,由日、山、河、海,角度不断由西向东转换,高度不断降低,从远到近又到远。短短十个字,画面感十足。但是这画面中真的只有这四样东西吗?读者可以脑补,那落日的余辉、天边的晚霞、天空的归鸟、奔腾的河水等等,这就是一种意境的美。这样的宏大的画卷,让人不仅想要看得更远,更广阔。这就为后面两句作好了铺垫。而后两句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不仅仅是登高而望远那么简单,它的意味早已超出了登鹳雀楼的范围。类似的名句还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
    “那再次呢?”
    “如果再其次,我认为,诗要有韵律的美。这也是诗歌和其它文学体裁在形式上的区别。写得好的散文也有一种诗一样美的意境,但散文诗一般只有意境上的美,韵律上的美还远远达不到诗的要求。
    “一首好诗,一般都有好的韵律。我是说一般,并不绝对。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可以说没有任何韵律。但它无疑是从作者心灵流淌出来的东西,一样可以冲击人的灵魂。千百年来,感染着无数人。类似的还有曹操的《观沧海》等,都是不押韵的千古名作。就像音乐中的《十面埋伏》、《野蜂飞舞》、《忐忑》等,有许多地方很乱,但这却是真实的情景再现,这时候,乱也是一种美。
    “不过,绝大多数的诗还是有韵律的。一首好的诗就像是一首流淌的音乐。所以诗一般要押韵的。不押韵的诗很少。我们不能因为有的好诗不押韵,就可以认为自己不需要去管韵律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失了韵律的诗是不美的。韵是句尾的韵音要一致,当然,长诗是可以换韵的。
    “律,则是要求诗歌要像音乐一样的抑扬顿挫、起伏变化。比如:律诗中忌讳出现三平尾。因为古人总结出来,三个平声出现在句尾的时候,韵律上没了变化,让人觉得不舒服。尤其在五律中更为明显。因此视为大忌,就是这个道理。关于律,在绝句、律诗和词中要求最为严格。在古体和现代诗歌中则不作要求。但是,不作要求,不等于说我们就完全不考虑了。
    “我们说一首诗朗朗上口,文笔流畅,那么这首诗一定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韵律的规律的。就像刘邦的《大风歌》,那样粗犷豪放的诗歌都有很强的韵律。有人认为只有绝句和律诗才需要考虑韵律,有时候写不成律就标个古风了事,这是对诗歌的错误认识。
    “还以《登鹳雀楼》为例。此绝首句仄起仄收,二、四两句押平水韵十一尤平声韵。平仄规整,对仗工稳。采用的是五绝的正格。”
    “你为什么老是拿《登鹳雀楼》为例?”
    “因为它几乎融合了格律诗的所有特点,在我所读过的所有五绝中,我认为此诗排第二,没有诗可排第一。
    “比如我以另外一首唐杜甫的七绝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七绝,可以说韵律和对仗都很好,也被传诵为经典。但是,它的意境是远远不及《登鹳雀楼》的。它留给读者的余味不多,更像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诗歌讲究起承转合。杜甫的这首诗在写景上虽然镜头角度都有转换,但毕竟显得缺少转和合。这是过分追求对仗工整,平仄严格,却忽视了起承转合的变化。读者只能当作欣赏一幅美丽的画,情感和心灵上的触动却较弱。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诗的意境要排在格律的前面的原因。”
    “按照这样的要求,我没有一首诗可以算得上是好诗了。”
    “写一首好诗是很难的,尤其是命题诗、和诗则更难。”
    “那再次呢?”
    “再次,我认为,文字要流畅易懂。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诗歌的要求太多,感觉信达雅要同时满足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诗歌创作的难点。那感觉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当我们需要准确表达我们的意思的时候,往往找不到符合条件的词,不是出律,就是不押韵。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诗人贾岛那个‘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纠结,就是诗人对‘信’字的极致追求。
    “有的人写诗往往用一些非常冷门的字词或典故,追求让别人看不懂,好像这样就显得自己水平高。其实不然,那种拗口和晦涩难懂的诗是缺少美的。在这一点上,我推崇白居易。一首好诗,最好是能让绝大多数的人都能懂。有人认为《诗经》里有许多生僻字,非常难懂。其实在古代,那些字可能都是常用字。就像今天我们不同的地方都有地方的生僻字一样,但对于当地人,那些字都是日常用字。当时的劳动人民,成天都用那些字交流的。我们现代人识字的数量可能比古人少得多。
    “诗的文字美,并不是堆砌好词好语。这和将所有的色彩都堆在画布上仍然不是一幅好画,是一样的道理。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里,用词都非常朴素,一个高大上的词都没有。尤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简直就是美的对立面。但是,这样的白描,给我们带来了另外一种意境、一种美。一个生僻字也没有,很好懂。
    “在必要的时候,屎啊,屁啊,这些字,虽然并不是绝对不能入诗,但是,用这些字的时候要慎重,用不好就会破坏诗的文字的美感。那种为了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的,更不足取。以一首号称现代诗人的某大学教授的诗为例:
    晴晴喊
    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
    等我们跑去
    郎朗已经镇定自若地
    手捏一块屎
    从床上下来了
    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者
    这你妈也叫诗吗?读这样的东西,我的隔夜饭都要吐了。”
    方楚楚惊道:“还有人写这样的诗?这简直是对诗歌的侮辱啊!”
    “不谈了,再谈这些,会影响我们的晚餐。”李二狗道。
    两人正聊的投入,外面传来了周氏的声音:“二狗,开饭了。和方姑娘一起来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