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神足不须眠
作者:淘泥客   湖心有个小岛最新章节     
    当工厂的生产和销售走上正轨之后,高建就轻松下来。
    水厂很快就按三班两运转来运行了,每天产水1200箱,约合瓶左右,每天的毛利润达元。产销两旺。
    甘硒泉很快就被西海市政府指定为政府采购专用品牌。而且还被要求优先保证供应。许多政府工作人员还把水拿回家给家里人喝。甚至有的官员还成箱地搬回家,做饭都用它。
    因为许多人都发现,甘硒泉有安神养胃的作用。爱喝茶的人还发现,用甘硒泉泡出的茶更加生津止渴,提神醒脑。爱喝酒的人发现,甘硒泉还有醒酒的作用。
    这么好的水风波巷当然要用上,甘硒泉自然成了饮用水标配。
    李二狗现在每天都服用一滴灵精。那是来自昆仑山灵气的凝结精华,本来他练功一天都炼化不了这么多。现在他只要一滴就能抵上一天练功的效果了。而且这能量无比精纯,无需炼化,直接转化为能量储备起来。
    当真精储存的足够多的时候,就像房子的地基已坚固,房子的框架已完成,那么装修工程自然就可以进行了。这个时候,人的真气就会多得用的完。用不完的气就会被转化为更高端的能量形式,使人的生命活动走向更高的层次。
    比炁更高端的能量形式是神,这个我们在人体三宝那一章讲过。我们常说的精神、炯炯有神,闭目养神,出神、神采奕奕、神气活现、神魂颠倒、劳心烦神这些词语中的神都是指人的神。
    正常的修炼,当筑基完成,精足之后,气就不需要再炼化为精了,多余的气就会化神。而李二狗现在的情况是直接吸收灵精,以精化气,汇入丹田,然后作为化神的原料。
    其实,李二狗在练习牛顿摆、念力飞针和咒术(画符)的时候,已经在潜意识地练习化神的能力了。
    精储能虽多,但效力并不高,在生命活动中气反而更明显。打个比方,煤燃烧的温度就没有煤气燃烧的温度高。但是从体积上看,煤更易储存。单位体积的煤储能更多。
    神则是比炁级别更高的能量。
    相人之术有三个境界:相肉、相骨、相神。
    一般看面相的人只会看表面长相。这个称为皮肉相。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状态下皮肉会有很大的改变,凭这个看相是很不准的。
    稍好一点的相师可以透过人的皮肉看骨骼,这个就要准一些。一般可以成为看相的高手。
    相术的最高境界是相神。因为一般人是看不见别人的神的。普通人只能感觉到人的气质,而不知道人的神质。我们一提起修炼之人会引用一句话叫:仙风道骨。这只是表明人对气和神有一种感觉,但并不能说清楚,更不能看清楚。能看清楚的人才能达到相神的境界。
    人在不同的时候看相,得到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因为人的气运会变的,光凭看骨也不可能十分精准。便是神相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许多意外的因素,并不是靠死记相书上内容和简单的八卦推演就能完全断准的。
    李二狗现在就是进入到炼炁化神的阶段了。精和气还只能是在三维的世界里产生功效,而神这种特殊的高级别能量,则可以使人突破三维世界的束缚,使人的生命活动进入高维的维度。什么开天目,开天耳,内视、咒术、法身、他心通、飞升之类的法术,无不是神的功能。靠再多的精和气都是无法做到的。只有神足之后,才可以窥见道的法门。在化神之前,无论你做的多么好,都只是基本功而已。
    化神和养神是修神两个方面。化神是将炁炼化为神,养神是将炼化好的神养好、养足、养壮,直到发生量变,直通三界,跳出五行,超凡入圣,位列仙班。畅游于天地之间,不受物质、空间、时间的限制,明心见性,得大解脱,所谓得见如来。
    念力的修炼是提高化神的能力,也是对神力运用的历练。提高炼炁化神的能力。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练习化神的能力,就是观想。观想一般分为观色、观音、观念等。
    如:《观无量寿经》、《白骨观》都是观色。观色可以观四大地火水风,观阿弥陀佛法相庄严,观山川大地,观极乐世界,观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其大无外,观芥子微尘其小无内。
    如:《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是观音。观世间一切音,观天籁,声闻圆觉,一根通透而六根圆满。
    如:持咒、念咒、参话头、打机锋是观念。一念通神之后,即可开悟。开悟只是见到,并不代表得到。之后还需要打坐的功夫。但有了见地,修炼就目标明确,信心坚定,容易得证道果。达摩祖师东来之后,还面壁九年。那种不想练功,只想参个话头,打个机锋就能得道的想法都是痴心妄想。即便见到,也不可能得到。即便得到,也会退转。最多就是落个口头禅而已。见修行的三步曲,最多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要想所得道果不退转,必须把神养壮。神足之后,才可得法身,进而得无量法身。然后才能得不退转地。否则,所得境界还可能要跌落的。只有不断精进,才能保持道果。
    养神养到足,是进阶的第一步。其表现就是:神足不须眠。人再也不需要睡觉了。而且在静坐内照时,一片光明。再不是静定之后,一片漆黑。
    李二狗离不思眠的境界还有些距离,但光明似乎已经有了,就像昆仑镜里穹顶的那片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