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项羽设宴寻盟友,沛公无畏赴大宴
作者:一袭轻衣   帝:山河少年行最新章节     
    项羽率领着部队浩浩荡荡地抵达鸿门,迎面碰上了一脸狼狈、灰头土脸的英布,心中不禁诧异万分,连忙上前询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英布满脸羞惭与愤恨交织,低头如实答道:“实在惭愧,末将太过轻敌,小瞧了天下英雄好汉。没料到沛公军中区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前军司马,竟然能让本将军遭受如此重创!”
    一旁的龙且见状,怒不可遏,按捺不住性子,当下便要挥师西进,强行攻打灞桥,但却被范增及时拦下劝阻住了。
    项羽深知此时不宜轻举妄动,以免白白损耗兵力,于是果断决定就在鸿门驻扎军队,同时命令后续赶来的各部人马自行寻觅合适之地安营扎寨。
    待到项羽的主帅营帐搭建完毕后,他立刻召见范增共商对敌良策。
    范增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上将军啊,依老夫所见,此番前来参与会盟的各方群雄多为贪生怕死、目光短浅之徒,唯有沛公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人物。我们不妨设计将其引诱过来杀掉,以绝后患。”
    项羽听后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亚父啊,沛公手下确实有不少能人志士,像张良和那个叫秦子玉的都可以算作豪杰之士。即使我们已经做好万全准备,想要一次性解决掉他们三个人也是难如登天呐。”
    紧接着,项羽详细地阐述了为何不能设计谋害沛公的三个关键原因:
    其一,沛公作为首先破关而入、进驻关中之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灭亡秦朝首功之臣;其二,尽管楚军目前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但仅凭一己之力想要单独抗衡整个天下仍显吃力;其三,如果和沛公率领的军队拼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则全新秩序的确立将会变得遥遥无期。
    范增见状,赶忙出言提醒道:“上将军啊,请您务必牢记一点,将来极有可能会与您争夺天下霸权的对手,恐怕唯有沛公一人而已!倒不如趁现在这个绝佳时机将他彻底铲除于萌芽状态。”
    然而项羽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并再一次坚决地回绝了范增的这一提议。
    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率众起事以来,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迅速传遍四海之内,成为普天之下众人所坚信不疑的至理名言。
    一时间,各地的英雄好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他们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肆意扩张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旧有的社会秩序早已分崩离析、荡然无存。
    而今秦国已被消灭殆尽,也该到了重新恢复社会秩序的时候了。
    项羽心里很清楚,仅靠自己这一方的力量,想要掌控并主导新秩序的构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经过长时间对众人的观察和考量后,他意识到唯有沛公有着强烈的意愿去推动新秩序的确立。
    这时,范增突然发问:“难道说沛公军队中的前军司马秦子玉成功阻拦英布将军一事,就这么轻易地一笔勾销了吗?”
    项羽陷入沉思,良久之后方才开口回答道:“不妨尝试邀请沛公前来鸿门参加宴席。倘若他居心叵测,必然不会贸然送上门来;但若他愿意主动赴约,则能表明其目前尚未存有背叛之心。”
    范增听后微微一笑,表示赞同:“那我们完全可以在宴会之上安排项庄表演剑术助兴。如果沛公被吓得惊慌失措,也算让我们稍稍出了口气。”
    项羽紧接着补充道:“同时再安排项伯一同上场比试剑法,以防万一出现局势失控的状况。”
    至于为何会做出如此安排,将这项重要任务交给项伯去执行,实际上是想给整个项氏家族留条后路啊!毕竟世事难料,如果未来发生什么变故,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二人终于达成共识,并决定在鸿门摆设宴席,盛情款待沛公、张良以及秦子玉等人。为表诚意,英布被特别指派为使者,亲自前往灞上送达请帖。
    当沛公接到这份请柬时,心中不禁犯起嘀咕,一时间竟有些犹豫不决起来。他心里非常清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个道理,但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这次宴会背后所隐含的深意——似乎不去不行啊!
    见沛公忧心忡忡,一旁的张良沉思良久后开口安慰道:“沛公不必过于担忧,依我所见,项羽此番举动乃是有意与我们结盟,企图借此掌控天下局势,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然而,沛公却不以为然,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反驳道:“项羽可是出了名的小心眼儿,之前我们让英布难堪,这回恐怕得为此付出不小的代价呢!”
    萧何一脸凝重地劝告道:“沛公啊,您想想看,项羽和他率领的楚军那可是威名远扬、天下皆知啊!再看看我们沛公军这边儿,相比之下可就有点相形见绌、不尽如人意喽。倘若沛公您胆敢回绝这次宴请,那项羽岂不是正好找到借口,可以堂而皇之地跟我们翻面儿啦?依我之见呐,沛公您此番是非去不可呀!只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见识到咱沛公军真正的实力,到那时,咱沛公说话才能有分量,也才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啊!”
    张良紧接着发言,表示赞同萧何的观点,并进一步阐述道:“沛公啊,如果我们积极响应此次邀约,主动前去赴宴,便能与项羽一同引领并主导这崭新秩序的确立;但要是我们选择回避不去,恐怕就要沦为众矢之的,遭到世人的口诛笔伐咯!”
    沛公注意到一旁的秦子玉一直保持着沉默,便开口询问他的看法:“子玉啊,对于此事,不知你有何见解呢?”
    秦子玉沉思片刻后回应道:“沛公,依属下愚见,目前的形势着实相当微妙复杂,实在不宜轻易与项羽彻底决裂撕开脸面啊。”
    沛公听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既是如此,那么不妨着手拟定一份赴宴的详细计划吧!”
    张良接受任务后,决定私下会见秦子玉。两人见面时,张良神情严肃地向秦子玉发问:“子玉啊,以你的坐骑小丑的实力,他们是否能够抵挡住项羽那出神入化的神箭技艺呢?”
    秦子玉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并解释说项羽所使用的长弓威力极其强大,若要强行对抗恐怕十分困难。
    面对这种情况,张良不禁叹息一声说道:“如此一来,我们似乎也唯有另寻他法来阻止项羽出手了。只要他不张弓射箭,安全撤离就一定会成功。”
    然而这时秦子玉却微微一笑安慰道:“大司马无需过度忧虑,现今这天下刚刚平定下来,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确立全新的社会秩序。只要我们能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规则框架,便可对大多数人形成有效的约束。”
    张良点了点头,开始布置撤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