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风口浪尖
作者:随波筑浪   重生79年从破案开始最新章节     
    侯母的去世激起千层浪,整个社会舆论指向了华清大学生刘一鸣,迫于压力,华清大学让刘一鸣暂时停课,公安不得不把他带回去。甚至李琴都在怀疑事情是不是狄光华听了刘一鸣的话后做的。刘建军和王玉晴不得不选择带着赵林森再次坐上火车去了蓉城。
    “说说你和侯明贵的故事。”刑大办公室里,刘一鸣接过黄原递给他的烟,苦笑,没想到昨天一直没说话的侯母这么刚烈,同时也非常同情侯家,两天时间没了两个人。
    “我和侯明贵认识是 79 年 8 月,因为出版发行高考复习资料结识。”刘一鸣叹了口气,“当时他帮了我很大一个忙,于是我让他的两个舅子到博世公司工作。”
    “他俩工作了半年时间吧,觉得学会了出版发行,所以决定单干。”刘一鸣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
    “决定单干?当时和你闹矛盾没?”
    “侯明贵找的我,跟我明说的,顾虑到我们两家的关系,我只是提出了一条,做事的时候顾忌一下博世公司就行,其他的我没意见。”刘一鸣的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地敲着。
    “为什么要顾忌博世公司呢?”他反问道。
    “因为他们去做盗版,侯明贵也清楚,我只是跟他们表达,你们做你们的,别盗我的版就行。”
    黄原点点头,帮刘一鸣续上水,“我想你们之间后来还是产生了矛盾。”
    “是的,后来他们不仅盗博世的版,还抄袭了教育部给到博世的项目。影响相当恶劣,我去了勇强公司,结果被赶了出来,去了侯明贵家两次,都没有看见他,邱祥丽认为我的目的是断他们家财路,结果,您猜的到。”刘一鸣说着,叹了口气,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于是你把他们举报了?”黄原追问。
    “市场上不仅他们一家在抄袭,这个项目对于教育部相当重要,我肯定要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刘一鸣点了点头,放下了杯子。
    “然后他们家破产了?”黄原继续问。
    “我提前通知了他们,他们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刘一鸣的语气有些无奈。
    “嗯,所以说,应该是他们恨你,而不是你们恨他?”
    “事实如此。狄光华在罐头厂拉板车我过年的时候才知道的,侯明贵是厂长我是昨天案发后才知道。”黄原点了点头。
    “情况与我们了解的差不多,不过现在很麻烦啊,特别是老人的死。”
    刘一鸣长叹一口气,老人用死亡把他钉在了犯罪嫌疑人那里,想要彻底脱离嫌疑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把案子破了。
    “贺书记对你可是关爱有加啊,他特意让我转告你,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参与到案件的侦破中来。我了解你的情况,如果你愿意,我会感到十分欣慰。”黄原面带微笑,缓缓伸出右手,等待着刘一鸣的回应。
    刘一鸣深知,在当前的情况下,贺子清安排他配合调查是最佳选择,只有找到真凶,他才能尽快洗清冤屈。他毫不犹豫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住了黄原的手。
    “欢迎你的加入!为了方便你参与案件侦破,你需要在公安局住上十五天。希望你能在这段时间里,为案件的侦破做出重要贡献。”黄原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刘一鸣点了点头,爽快地回答道:“没问题。”不住在公安局,家里小强和大黄未必能护他周全。
    现在的刘一鸣在后海街道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经过一天调查,板车师傅王成下落不明,唯一的线索来自一个酒蒙子,据他说案发后在北郊曾经看见过一个拉着板车的人,身形描述与王成相似。现在负责王成那组刑侦人员正在北郊附近调查。
    白新疆谈及案发时为什么在罐头厂附近就开始胡说八道,但是黄原分析白新疆应该不是凶手,但是嫌疑人确实在隐瞒其他什么事情。为了不浪费警力,白新疆的调查工作推后,先收入看守所。
    吴清华有不在场证据,平时贪酒的他与几个朋友在家喝酒,释放了。
    至于狄光华是黄原最搞不明白的人,一个外地人,在罐头厂拉点儿私活,又是刘一鸣的姨父,他是最没有作案动机的人,但他偏偏就是说不清楚消失的40分钟去哪儿了。
    刘一鸣主动申请调查吴清华,在他看来,越是不起眼的人或许有最大的秘密,如果不是他,那么排除难度小,花费精力也少。
    案发第三天,黄原派金凯带着刘一鸣一同调查吴清华。
    国营罐头厂的职工们生活简单而朴素。每天穿着统一的工作服,走进宽敞的工厂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罐头厂生产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职工们需要靠人工操作完成大部分生产环节。他们站在流水线上,将水果切片、装填、封口,每一个动作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默契。
    他们大多居住在罐头厂附近的宿舍区,那里的房屋简陋但整洁。在这里工作的职工面带笑容,精神面貌非常不错,看的出来他们的幸福感很高,不仅仅是稳定的收入,更多的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满足感。
    看着忙碌的车间,刘一鸣大概推算了一下,整个罐头厂大约有四千余人,妥妥的国营大厂,侯明贵调过来任职算是高升了。
    他调过来是不是动到谁的蛋糕了?他死了谁获利呢?
    临时厂长安雨强热情接待了金凯两人,关于侯明贵自然是一番感叹,“侯厂长来罐头厂时间不长,但是敢于大刀阔斧改革,是一个好领导,好同事。”
    “安厂长,能不能介绍一下吴清华与他的矛盾。”
    安雨强没有因为被反复问话而感到丝毫不耐,反而是正襟危坐,仿佛面对组织问话,“说到底也是工作上的问题,他与侯厂长没有血海深仇。”
    吴清华与侯明贵矛盾起因是因为三车间车间主任任命问题。
    老车间主任到点退休,吴清华作为厂里技术标兵在职工中呼声很高,但是侯明贵以吴清华不适合管理岗位为由否决了,任命董荣接任车间主任。
    吴清华不服,喝了酒大闹侯明贵办公室,侯明贵不想与酒醉鬼掰扯推吴清华出门,谁知这一推让吴清华彻底放开,大打出手。
    吴清华显然不是退伍军官侯明贵的对手,一套军体拳下来,他被暴打一顿还被行政拘留了七天,回厂又被行政记大过处分,下车间当了普通工人,彻底断了未来的升迁路。
    吴清华至此经常喝的酩酊大醉,并放话一定会让侯明贵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