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科举对照组大伯22
作者:倪博   快穿剧情流中的打工人最新章节     
    一场盛大到足以划破整个敏县的仪式,也让林家再次花团锦簇,荣耀过后,林家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这次,林乐北做主将一些田地变成了家族的祭田,用于教习族中的子弟,也制定了族规,有赏有罚。
    因着林家这个小家族很小,以往也只有被欺负的份儿,心都很齐,享受过好处了,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事儿了。
    这天好不容易谢绝一些客人,就林家一家聚在一起,难得的平静,林父也顺势问出了林乐北对家里的安排。
    “老大,你岳丈你也去看过了,咱们林家三个孩子也都在那儿读书,你没问问他们都学的咋样?”
    林乐北认真的开口,“考较过了,这一年的时间都进步很快,书廷和旭廷约莫下半年就可以考童生了。”
    林父一听咂吧了一下嘴,“这咱们家祖宗还挺公平的,你们两兄弟家都有读书厉害的。”
    书廷这小东西比老大考童生的时间用的都短,这将来定是要考个状元才成,不像老大,只考了个第二名。
    书廷学了一年,旭廷学了三年,正廷也学了一年半了,这么看来,书廷这前程更好,也是,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你这老头子,话都不会说,那是老大媳妇娘家爹厉害!”
    说着她笑眯眯的,很是骄傲的给林乐北指着姜岁道:
    “你这媳妇也是能干的,认识那么多字,给师廷和瑞廷教的可好了,也能当个夫子。”
    林乐北还没说话,姜岁连忙摆手,“娘,我不过认几个字,可当不起夫子!”
    “娘,女人怎么能当夫子呢,您以后可别说这样的话,会惹来别人笑的。”
    林乐南连忙凑到林母耳边,小声的传授经验。
    林乐北微咳嗽了一声,岔开了话题:
    “爹,您刚刚还想要问什么?”
    “哦,按你说的,京城房贵,你想要做三年京城的官就外放。
    可我想着,世事难料,万一你之后能留在京城呢?
    你不是说你分了两个屋子么,那你就将你媳妇带上,不带媳妇怎么成。”
    林母也是连忙拍了拍身边大儿媳妇的手,看向林乐北:
    “知晓你不想让你媳妇受苦,可孩子都已经大了,到时候若是不想先带孩子,就将瑞廷送到你岳家,让他也先读着书。
    家里也缺一个打理这些孩子读书科考的人,老二,你去和老大凑什么热闹?”
    说着,林母将矛头指向了林乐南,她真心觉得,老二去那不就成了干吃饭的么,还不如留在家里。
    林乐南很是委屈,又不是他硬是要跟着去的,可看着娘的偏心,他不复刚刚的欢喜,硬邦邦的道:
    “又不是我想去,我大哥让我去的。”
    林乐北笑了笑,连忙打圆场,一派认真的模样:“娘,是我让乐南跟着去的,我确实需要他。”
    明明可以将人利用起来,为何要放着他享福,自己辛苦打工。
    再有,他这人运势极好,要是可以的话,他想要用用。
    “你们兄弟两个能一个提携一个,爹高兴,去就去吧,多一个人在那边儿,爹还放心些。”
    说着,他又扫视了周围一遭后道:
    “眼下爹还年纪不算大,你们能闯荡的就去闯荡,家里都有我呢!”
    ……
    再次启程,林乐北夫妇和林乐南夫妇都上了船,孩子是一个都没带,姜父那里,看着女婿兼学生留下的一套书中的银票摇了摇头:
    “都是一家人,就他想得多。”
    “女婿体恤你,也信任你,你还不领情?”
    “还好四个孩子都是会读书的,要不然,我这也没法交待。”
    姜父叹了口气,这林家已经起来了,下一辈还都是会读书的,眼见着盛大,可他姜家却依旧那个样子。
    知晓自家丈夫的不甘,姜母正坐着鞋呢,头也不抬的笑道:
    “儿子现在才两个儿子,反正他年轻,再多生两个,说不准就有厉害的。
    你呀,别老操心这个,可别比来比去,祖坟越发不冒烟了!”
    姜父也被逗笑了,“哎,罢了,罢了,但行前路,莫问归途,再愁有些事儿也是愁不来的,不如看开些!”
    船上,林乐南的娘子小心的将贴身的银票拿出来递给林乐南:
    “相公,这些都是我爹给的,说是不多,但是是他的一番心意。”
    林乐南一翻就震惊了,“二,二百两!”
    大哥这个七品官一年也才50两银子,这自家岳丈也不过是个管家,怎么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凑到自家娘子跟前,林乐南悄声询问:
    “这,这不会是岳丈将主人家的……”
    “相公,我爹可不是那样的人,虽说,我爹抠搜,可这么多年了,攒这些也差不多。
    反正我就一个弟弟,这辈子也就那一亩三分地了,我爹可不得押宝咱家!”
    “这,岳父压得值,压得值!”
    捧着这二百两银票,林乐南嘴角都翘起来了,有这些钱就能买一个好一点位置的临街铺子了。
    大哥要是租一套三进的大院子,一年租金也要150两,不过,那样的多是气派的官家宅邸。
    之前,那些商人供上的银钱,总共也有个一千五百两,乡试花费了一些,这次来回又能花费一些。
    再加上给家里留的,书院给的银子,怎么着也能剩余一千二百两。
    之前打听过,买一个骡子要二十四两银子,雇一个仆人,尤其是赶车的月薪也得5两……
    林乐南心中算了许多回,还是觉得钱不够用,宅子是一辈子的事儿,怎么着也要买个三进四进的,那可就需要五六千两银钱。
    倒是先可以买一个小点儿的,也有三四百两的,先将一些必须的置办起来,说不得也得几百两银子,那么多钱居然紧巴巴的。
    若是住的太远,那每天上值也是遭罪的很……
    就在林乐南七想八想的打算的时候,林乐北夫妻俩也就买房这件事儿打开了话匣子。
    “若是一直住公房,也会不方便的,人情往来也不好走。”
    林乐北听完这话后,才笑着道:“自然不会一直住公房,只是一去就买宅子,总会不好比较,咱们住些日子,细细打听了再打算。”
    说着,林乐北又开口道:“我除去年薪,还有养廉银,据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咱们攒攒,买个好一点的,不是更好吗?将来几个孩子来了,也能住下……”
    姜岁听了点点头,心里放心了些,“我还当真以为夫君要将几个孩子都放到家里,夫君心有成算就好。
    至于买宅子,倒也不用那么着急买个好的,若是外放,说不准银钱却被套进去了。”
    “小的也好,咱们过去了再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