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诸位莫急
作者:拿着   我在大唐搞建设最新章节     
    下午的行程有了规划,大家伙不愿耽搁,迅速吃完午饭便朝着后山走去。
    女庄依山傍水,随着发展,庄上的土地越来越多,周边几个山头基本都是庄上的。
    那些核心技术厂子全部藏在山中,周围隐藏着大量官兵,很少有人能自由进出。
    “兄长,那灯泡还不够明亮,且灯光是黄色的,瞧起来叫人不大舒服。”
    现代那会儿李茵几乎没见过老式黄灯泡了,都是超亮的白炽灯。
    “比起蜡烛来,熟更亮?”
    目前宫中照明用的依旧是蜡烛,每次都要点燃好几根才得以供人读书写字。
    “自然是灯泡。”
    李茵道:“这不是一个概念。”
    说是说不明白的,灯泡跟镜子不一样,李茵说琉璃镜,李世民脑子中会有铜镜的概念。
    而顶尖的铜镜并不比琉璃镜差多少,也只是在色差上略有不足。
    但李茵说灯泡,李世民脑中出现的还是蜡烛,顶多再加一个沼气灯。
    心中藏着期待,众人走得便快,不多时便到了那群大师傅整日做工的地方。
    王大海一众日日泡在此处,都是些与王大海技术不相上下的老工匠。
    “王工,我总觉着这转化率还不够高,过于消耗煤炭了。”
    闻言,王大海蹙眉沉思。
    蒸汽机的转化效率一直都是他们头疼的事儿,但机械做功必定会有损耗,他们也只能尽力减小。
    从本质上来讲,煤炭燃烧所散发出的热能其实是抵消了做功所需要克服的摩擦阻力。
    质量相同的煤炭所含热能几乎是一样的,减少阻力必定能够延长做工时间。
    “可以用机械轮滑的原理减少力的作用,只是有些费距离。”
    李茵带着李世民等人走来,她开口向王大海等人建议。
    “庄主 ?”
    王大海瞧见李茵等人走来,又朝着李世民等一一打招呼。
    “这个我们想过,只是如今橡胶少,要做履带的话有些困难。”
    “的确。”
    李茵颔首:“那便只能从密封性入手,增大蒸汽机内的压力。”
    “可密封材料又不好找。”
    李世民等人满脸茫然地站在一旁。
    其中的许多词汇他们闻所未闻,不明觉厉。
    且这些东西解释起来太过麻烦,他们也不可能去深入学习。
    想着,李茵眼睛一亮:“王工,我们忽略了个重要的因素。”
    “为何只想着给器械升级?”
    “若是能够更加充分地使用煤炭,同样能节省不少。”
    “对啊!”王大海一拍脑袋:“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便能够充分利用热能,这不变相增加了做功工作时长吗?”
    李世民等人瞧瞧王大海等人,再瞧瞧李茵,只想举起双手大喊六六六。
    此事讨论完毕,王大海带着众人走进一间厢房。
    里面有些空荡,只有一张大桌子和几把椅子,桌子上铺满了各种机械图。
    萧瑀伸出脑袋瞧了瞧,看不懂一丁点。
    密密麻麻各种颜色的线条,连粗细都不一样,瞧得他脑仁疼。
    王大海走上前将图纸收拾好,又拿出干净的纸张铺在桌子上。
    “兄长,你瞧这边的绳子。”
    李茵指着门口处的一个大拉绳:“您用手往下轻轻拽一下。”
    李世民知晓这便是与那什么灯泡有关了,于是他轻轻地摸了一下拉绳,然后扭头灼灼地瞧着李茵。
    “……”李茵动了动嘴唇。
    “兄长,要轻轻拉一下,不能只是摸。”
    “咳。”
    李世民假咳一下,再次将用手指捏住那拉伸,然后扭头瞧着李茵。
    李茵继续道:“稍微用些力往下拉。”
    对方稍稍加了一些力气。
    “再用力。”
    李世民再拉。
    “……”李茵只得再次开口道:“再用些力气。”
    这么好几次后,只听‘咔哒’一声。
    李世民停住了下拉的手,额头开始冒出汗来。
    “对,就是现在。”
    李茵语气激动:“兄长,松开手。”
    倏然一下,原本有些昏暗的房间充满了黄色的光芒。
    “哈呀!”
    萧瑀吓了一跳,迅速收回四处乱摸的爪子。
    房玄龄等人心下骇然,开始寻找光源,最终在头顶瞧见一个拳头大小的灯泡。
    “这……!”
    “这是灯泡?”长孙无忌喊劈了嗓子。
    “瞧着不像是火。”房玄龄接话。
    “嘿呀!嘿呀……”
    好亮的光!
    众人激动不能自已,有了这什么灯泡,晚上也能瞧得清楚文字了!
    “诸位!”
    李茵豪情万千:“诸位莫急,今年一定能在各位办公的地方装上电灯泡!”
    唰地一下,几个老头子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彻底安静下来。
    “咳,李庄主。”
    魏征眼神乱瞟:“其实也不用太着急。”
    “吾听闻天上人间今岁便会开业,不如先紧着天上人间来。”
    李茵一听便知晓这是什么意思,当即表态:“哪能如此?”
    “娱乐远不及公事也。”
    说罢,她扭头对着李世民道:“当然,兄长的府邸定是要第一批装上。”
    “日后兄长挑灯夜读更方便了许多。”
    “……”
    李世民默默伸出手,拉了一下那个点灯绳,房间又倏地回到之前的昏暗状态。
    他瞧着义妹亮晶晶的双眸,有一瞬的疲惫……
    ……
    元听燃已在尚书省待了四五日,虽仍旧没什么重要活计,却也没留下任何把柄。
    有福娘子帮李庄主带话与她,告诉她尽人事,听天命,她做的已经很棒啦。
    今日她穿了一件深蓝色服饰,比之前更加肃穆一些,款式与李庄主常穿的类似。
    襦裙有披帛,袖子宽大,做工时到底是不大方便。
    走入大堂,唐俭已入座。
    今早府上吃鸡蛋汤配凉拌小菜。
    “茂约?”元氏讶异,今日这老头没去吊嗓子吗?
    “夫人!”唐俭瞧见元氏,双眼一亮,继而又皱眉瞧着她的这身打扮。
    “夫人……你这衣服,为夫好像在哪里见过。”
    元氏坐下,瞧了对方一眼:“与李庄主有些相似罢。”
    “对!”
    唐俭点头:“可这颜色太暗了,这不好看。”
    “嗯,晓得了。”元氏面不改色地夹菜喝汤:“茂约今日这身衣服挺好看。”
    “像四月份的孔雀。”
    “……”唐俭及时住了嘴。
    “夫人,近日不见你踪影,皇后殿下办的厂子那么忙吗?”
    话音刚落,元听燃用奇异的眼神瞧着唐俭。
    “阿郎,你可知我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