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蜂巢房
作者:拿着   我在大唐搞建设最新章节     
    草木低头,柳树静默,绿叶挂着尘土在枝头打卷儿。
    今日朝毕。
    大臣们一个个跑来恭喜李靖再次立功。
    “卫国公,不愧是我大唐的镇国将军,厉害!”宇文士及凑上来,毫不吝啬地夸奖对方。
    李靖瞥了一眼对方,不语。
    宇文士及才不管对方怎么看他,又道:“近日长安城出了许多的好东西,有些能买来,有些就买不来了,稍后吾给将军送去些尝尝鲜。”
    “六味斋的一等好酒,可是难买的很呢!”
    “不必了。”李靖终于开口:“夫人已为吾准备了。”
    “哈哈哈……好东西不嫌多嘛!还有六味斋的一等茶叶和毛线,那可是难抢的很……”
    宇文士及还要唠叨,便被萧瑀给挤到了一遍。
    去去去,这边也有你小子的地儿?
    “卫国公。”萧瑀作揖,对着李靖咧嘴一笑。
    头顶太阳正毒着,萧瑀嘴里的金牙突然就反了光。
    李靖条件反射地眯眼,觉着自己好像被什么东西给攻击了一下。
    顿时大惊。
    “宋国公!”李靖大喊:“你嘴里藏了什么暗器!?”
    “……”萧瑀。
    一拍脑门,忘了,李靖出征数月,如今回来也算是个土鳖了。
    “这是李庄主给吾补的金牙!”萧瑀开口炫耀,李庄主的医术厉害得很,如今他这牙已经完全不疼了。
    而且一张嘴就是金子,叫别人看了都觉着他有范儿。
    “用金子补牙?”李靖只晓得用银膏补,用金子的还是头一次见。
    “是呢,李庄主说用包金的好,对身体无害。”
    “原来如此。”李靖想要挪开目光,却总是忍不住去看,就好像那金牙有什么魔力一样。
    众文臣寒暄过后,武将们才走来跟李靖叙旧。
    他们这些武将的关系好,没那么多文绉绉的礼节,于是每个人都捶了李靖一拳。
    “老李,这次又是你出风头了!”程咬金羡慕,他也想去打仗。
    “其实我这次没出什么力,陛下给的辎重好,战士们没受多少苦。”李靖谦虚道,虽然辎重好,但要不是有他在,想拿胜利也不容易。
    谁知程咬金一脸赞同:“的确如此,还得是圣上英明,女庄厉害,才叫你这浓眉大眼的占了便宜。”
    李靖:“……”
    知节说话还是这么欠揍。
    可他咋就不在陛下面前嘴欠呢?
    一众人走到门口,李靖以为大家还会跟之前那样,各自乘马车回去。
    可出门后,只见此处摆着一列整整齐齐的二八大杠。
    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与李靖打声招呼,然后便去骑上自己的大杠,又回到李靖身边。
    “……”李靖,感觉突然被背刺。
    那边房玄龄骑着自己的银色自行车,慢悠悠地路过他面前,然后拨了一下车铃。
    “卫国公啊,老夫去也!”
    说罢,便蹬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离开。
    “大人、大人,咱们赶紧上车吧,夫人在家等着呢!”赶马匹的小厮走到李靖面前,拉回对方的目光。
    “他们骑的那是什么东西?”
    “是自行车,这是女庄新出的一种交通工具,用起来可方便了。”
    “大人,陛下赏赐的车子一早就在府里了,夫人正在学呢。”小厮赶着马匹,又道:“府里也有几辆大杠,如今大家出去买东西,都是骑自行车。”
    “走,回去叫我也试试。”
    女庄女庄,好像城里的变化都是女庄带来的。
    还有他军中的辎重,也总是离不开女庄的影子,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庄子啊!
    ……
    大唐出版社旁边是一幢更大的建筑,叫做大唐图书馆。
    图书馆建造周期比出版社要长的多,不仅仅是因为结构复杂,更是因为在等图书的印刷。
    这幢楼体总高四层半,一二楼主要用来藏书,书架子间会穿插着桌椅,供大家阅读写字。
    三四楼全是厢房,最顶上的小阁楼是管理人员办公的地方。
    图书馆的开业异常低调。
    没有敲锣打鼓,没有舞龙舞狮,甚至地理位置都偏僻无比。
    “三喜叔,准备一块黑板放在图书馆门口,写上图书馆内的各种注意事项和规矩,比如禁止大声喧哗这些。”
    “还得印刷出一些,贴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里。最好能把静音区和活动区分开,但即使在活动区,也只是叫大家放松用的,不能大声交谈。”
    “庄主,图书馆是24小时营业的,若是有学子直接住在这边,该如何是好?”
    冯三喜想的更多。
    城中的寒门学子不少,他们的图书馆不仅看书免费,提供热水,还一直营业,难免有人会待在这里不走了。
    “图书馆后院厢房的位置留出来了吗?”
    “留出来了。”
    其实当初准备将后院厢房当做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办公地点,晚上还能休息。
    但李茵叫他们把后院的地盘留了出来,图书馆五层小阁楼给大家办公用。
    “三喜叔,有一种住宿方式,叫蜂巢。”
    李茵道:“这些学子们平常都是住在道观寺庙里,那里条件艰苦,价格也不怎么便宜,他们要读书学习,不一定有这里方便。”
    “蜂巢式住房是怎样的一种模式?”
    冯三喜第一次听这个词,不免疑惑。
    “其实与学习建造沼气池的那些学子的住宿方式相似,不过更加密集。”
    “三喜叔,学子们不可能一直坐着看书,他们累了必须要找地方躺下睡觉,但城中的住宿又无比昂贵,难不成叫他们走那么远的路去寺庙和道观里睡?”
    李茵从口袋里拿出图纸,递给冯三喜。
    “这便是蜂巢类的住宿。”李茵接着说道:“每个床位的床头都要开一个60*70厘米窗口,而且必须朝阳。”
    “我算了算,每个巢穴高一米,宽一米,长按照两米三来安排,床尾处留下30厘米的地方放鞋子。”
    “床位的对面便是房门窗户以及柜子,一个床位对应一个柜子,大家可以放行李用。”
    “这样,室内既可以通风,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隐私。”
    李茵不指望学子们能住多久,这就像个暂时的落脚点,考上的衣锦还乡,考不上的估计没几年也会离开。
    这地方空间虽然不大,但收费便宜,离图书馆近,方便得很。
    “这般也好。”冯三喜想了想。
    的确好,对于寒门学子来讲,没有比这更划算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