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作者手脱臼了,
作者:银科   超级农业巨头最新章节     
    坐下后王东说道:
    “现在公司不是开始做餐饮了嘛,需要很多的蔬菜,王青就想着自己种。
    他跟我说直接把菜种撒地里都会长出来,我就想到那些菜农,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蔬菜,但是质量都没有人家王青随便撒山坡上长得好。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辛辛苦苦种的,还没有人家随便搞的好。
    你说这事好不好笑?
    关键是上次的种植生菜的时候,就是直接把种子撒到山坡上的。
    然后啥也没管,成熟了直接去摘就行。”
    听到他的话,李思瑶的眉头皱了起来:
    “我看没那么简单吧,肯定他有独家秘方。
    否则别人早就发现了。
    还用这么辛辛苦苦的去做,这么多道工序吗?”
    “茜茜的妈妈说的不错。上次王青来家里,我就觉得这家伙不简单。
    他身上有股那种特别的气质。
    给人的感觉很神秘,好像和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一样。
    气质很出尘,感觉像仙人一样。”这时坐在一旁抱着茜茜的黄超香道。
    “肯定有的自己的秘密了,要是没有秘密的话,你们以为华腾农业会发展这么快?
    而且跟你们说实话吧,他以前就是个学霸。
    上学的时候,成绩特别好。
    只是他家里面后来出现变故,他出去打工而已。
    否则绝对是个文化人。”拿起碗打饭,王东笑道。
    母女俩对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一般新人搞农业。
    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
    但是她们听王东说,华腾农业除了之前,鸡粪差点让牧草死之外,其他问题都没有出现过。
    这就不合理了,一些在农业这行打拼了十多年的老玩家们,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
    但是你华腾农业作为一个萌新,一点问题都没有,这就真的一点都不合理了。
    “茜茜爸,金鹏和白虎它们是怎么去到王青身边的?
    我比较好奇这个,我感觉王青可以无障碍和它们沟通,而且它们几个小家伙还特别的聪明。”接过饭碗,李思瑶扭头问道。
    “金鹏是自己来的,白虎它们听王青说是同学送的。
    今天还出现了一头聪明的黄牛呢,是公司养殖场里养的黄牛。
    不过最近好像变异了,特别的聪明,今天已经被王青带回家里了。
    梅花鹿养殖基地也出现了两只聪明的梅花鹿,以后要是再有变异的动物的话。
    王青完全可以开一家动物园了。
    所以我才会给他起了园长这样一个外号。”夹了一颗花生丢进嘴里,边咀嚼一边回应。
    笑了笑,李思瑶转移了话题:
    “你说你们公司那些教授专家月薪5万,那你和王青两个高管,你们的年薪是多少?”
    她赚的钱都买房装修了,现在还有一些房贷呢。
    她就一个普通老师,薪水真的没有多少。
    如果王东薪水不涨的话,以后他们有了儿子的话,加上女儿大了。
    双方父母的养老钱等等问题,薪水低的话,没有办法保证生活质量。
    给她和岳母的碗里都夹了菜,王东说道:
    “我和王青的薪水真的没有多少,他跟我说过,以后王氏控股就我们两个股东。
    所以应该把精力放在发展公司上面,而不是整天想着自己的工资。
    所以我们俩的薪水并不是很高。
    每个月也就10万元的薪水,年薪100多点。
    没有办法和同行相比较。”
    听到他这话,黄超香停下夹菜的动作:
    “教授专家一个月有5万块钱,这工资也太高了吧。”
    “妈,人才是很值钱的,所以说要想快速发展,那么公司就离不开那些科学家和专家。
    而且相比起明星,技术员就没有那么容易赚钱了。
    那些娱乐明星,唱首歌接一部戏都是最低上百万。”李思瑶摇头苦笑。
    “茜茜妈说的不错,公司到了一定程度,大家竞争的就是人才和资金。
    谁家的人才比较多,资金充足的话,那么就能源源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
    目前我们华腾和那些大巨头相比。
    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很多倍。
    所以我们只能花钱多请一些专家,教授来带那些新人,让他们早日走上正轨。
    这样一来,当时可以用的人才,那就越来越多了。
    只要人才一多,公司想做什么的产品都可以。
    像王青,他的身份虽然是老板。
    但是其实他也是个真正的技术专家。”夹了一块肉给茜茜后,王东停下筷子解释。
    咀嚼着猪肉,茜茜眼睛发光,扭头看着王东:
    “爸爸,我还要肉, 这猪肉太好吃了。”
    “好的,爸爸这就给你夹。”王东拿起筷子又给她碗里夹了一块肉。
    然后对两个大人说道:
    “妈,茜茜妈,这猪肉是公司自己养的,你们快尝尝看好不好吃?”
    “嗯。”
    “那就尝尝你们养出的猪,究竟有没有那么高。”
    母女俩点了点头,然后伸筷夹起猪肉塞嘴里。
    越咀嚼李思瑶眼睛越亮:“茜茜爸,这猪肉真好吃。”
    “……”
    .
    云上村。
    饭后王青打开手机,开始调查茶叶市场。
    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具有悠久的消费历史和广大的消费群体。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
    饮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根据国家标准《茶叶分类》(gb\/t-2014),以加工工艺、产品特性为主,结合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生产地域进行分类,茶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及再加工茶。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茶产业发展。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制定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意见。
    全面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补贴力度,建设一批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
    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全球占比维持在4成以上并持续提升,尽管我国茶叶产量领先全球,但是从茶园单产角度来看,我国茶叶供给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茶园总面积4747.69万亩,比去年增加149.82万亩,同比增长3.26%。
    其中,可采摘面积4152.18万亩,比去年增加461.41万亩,同比增长12.59。
    我国茶园面积逐渐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18个主要产茶省(区、市)茶园面积达4597.87万亩,同比增长4.6%。
    其中,可采摘面积为3690.77万亩,同比增长6.15%。可采摘面积超过300万亩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云南(604.65万亩)、贵州(470.1万亩)、四川(446.24万亩)、湖北(370万亩)和福建(309.39万
    茶叶属于天然健康的饮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茶历史。
    中国是茶叶最大的生产国,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2016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茶叶产量从2016年的231.3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97万吨,2020年较上年增加19.28万吨,同比增长6.94%。
    2020年,我国六大茶类中,绿茶、乌龙茶产量继续稳增,但总产量占比继续向下微调;红茶、白茶、黄茶产量激增,总产量占比出现攀升;黑茶略有减产,总产量中占比有所下降。具体来看:绿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量的61.70%,比增6.99万吨,增幅3.94%;红茶产量40.43万吨,占比13.54%,比增9.71万吨,增幅31.59%;黑茶产量37.33万吨,占比12.50%,比减0.48万吨,减幅1.28%;乌龙茶产量27.78万吨,占比9.30%,比增0.20万吨,增幅0.73%;白茶产量7.35万吨,占比2.46%,比增2.39万吨,增幅48.05%;黄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49%,比增0.48万吨,增幅48.78%。
    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
    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
    数据显示,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比去年增长17.61万吨,同比增长为8.69%。
    预计到后年茶叶内销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下降2.98%。
    中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同比增长5.45%。
    数据显示,中国绿茶内销额1699.20亿元,占内销总额的58.8%;红茶500.85亿元,占比17.4%;黑茶301.57亿元,占比10.4%;乌龙茶280.72亿元,占比9.7%;白茶89.53亿元,占比3.1%;黄茶16.96亿元,占比0.6%。
    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呈逐年增长趋势,中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从2016年的14.73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32.6万家,同比增长4.99%。2020年,我国新注册茶叶相关企业在业\/存续的茶企有31.36万家,比上年增加4.14万家,同比增长15.21%。
    我国是茶叶消费大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目前,我国茶叶人均消费量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部分地区仍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天然的茶叶产品的消费需求量也在逐步提高。
    因此,我国茶叶市场仍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茶企竞争趋向品牌化,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茶企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较小,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质日益重视,众多消费者已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品牌茶叶的平均消费增速领先于非品牌茶叶,品牌茶叶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头部茶企发展有利。
    目前,中国茶行业的集中度还相对较低,随着头部茶企品牌建设的不断完善,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未来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茶叶深加工制品不断涌现,消费方式多元化发展。
    人们对于茶的利用方式,多以沸水冲泡饮用为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个性化消费的增加,传统饮茶方式无法满足需要,消费者开始追求更加简便、快捷、多元化的茶叶消费方式。
    企业通过运用现代深加工技术,把茶叶加工成茶饮料,或与传统食品相结合制成茶食品,可更加充分地提取茶叶的功能性营养成分。
    在此类新消费观念的指引下,各类茶叶深加工产品不断涌现,消费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线上线下相融合,向新零售趋势发展。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茶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消费渠道,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行业销售模式,并向新零售趋势发展。
    茶企的线下布局,为其积累了品牌口碑与客户资源,有利于为其线上模式的推广进行引流。
    茶叶市场线下销售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线上销售规模亦快速增长。
    茶叶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仓储和运输系统建设加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愈发重视产品的安全与品质。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在于加工、仓储和运输环节。近年来,我国茶叶工艺逐渐成熟,仓储和运输系统的不完善将可能影响茶叶品质。
    高品质茶叶对茶色、茶香、茶味和鲜度都有要求,而温度、湿度、含氧量及阳光照射等都会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
    为满足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未来茶叶仓储和运输系统将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ps:各位读者大大,我没有电脑,用手机码字,本来晚上赶稿子的,但是下午不小心把手给搞脱臼了。
    白天上班,晚上码字真的不容易,也能水字数了。
    希望各位读者大大体谅一下,跪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