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收割水稻(上)
作者:银科   超级农业巨头最新章节     
    闻言。
    本来正在看电视的李母转头疑惑道:
    “王青不是刚给华腾农业,注资了9个亿吗?
    公司怎么又没钱了?”
    本来富源集团之前持股15%的,谁能想到王青突然注资9个亿资金,直接让他们的股份稀释到10.5%。
    现在倒好,又要引进新的股东,也不知道他们富源集团股份会被稀释到多少?
    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应该不入股了。
    当然了,这些只是她的想法。
    现在家里公司她基本上不管了,随两父子怎么折腾,但是整天玩着,她真的闲不住了。
    昨天跟刘英微信聊天,她说种植的紫晶米,马上就要可以收割了。
    她实在无聊的话。
    可以去她家干点农活,活动筋骨。
    刚才她跟丈夫说了。
    李斌也劝她去王青家玩几天,还说那里怎么怎么好,这让她更加期待了。
    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她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妈,你是不了解农业,前期投资是很大的,养10万头猪,没有四五资金是搞不定的,青哥他们引进梅花鹿价格也很贵。
    加上和其他村子合作也要花不少钱。
    9亿资金就没有多少了。”李富苦笑道。
    其实他也很郁闷,他开家新的酒店也没有花多少钱。
    王青倒好,直接几亿资金几亿资金的往下砸。
    “随他怎么折腾吧,虽然我们股份会被稀释,但是也更值钱了不是吗?”李斌笑道。
    “估值是值钱了,但是那都太虚了,之前我们可是真金白银投资的。”
    李母一脸苦涩,她感觉自家公司和希望集团,都被王青这家伙给坑了。
    当时他画的大饼太诱人了,结果现在钱没有赚到多少,还要一直往华腾农业砸钱。
    “明天公司没什么事,我和你妈去王青家玩,你去不去?”李斌看向一旁的儿子。
    “你们去吧,酒店事太多了我走不开。”李富摇了摇头。
    ……
    第二天早上。
    王青一家人刚吃过早餐,就有一辆货车停在了二叔家门口。
    “王青,车里拉的是烘干机和碾米机还有大米的包装袋。”这时王东从货车上下来说道。
    “东哥,你昨晚不是和我一起回村里了嘛……”王青奇怪道。
    “嗯,晚上有约又去市里了?”
    “有情况?”王青笑着问。
    “嗯,朋友介绍道,她是个小学老师,离过婚有个两岁的女儿,不过性格很好,昨晚她身体不舒服,孩子又病了打电话给我,我就赶回市里了。
    这还多亏了老弟你,要不是给我的药酒,我的头发也不会长出来。
    最近一段时间在市里,我都住她那里。”王东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嘿嘿笑道。
    他一个大老爷们,从来没有带过孩子。
    昨天他对象身体不舒服,让他带孩子,搞得他手忙脚乱的。
    在对象面前出了不少洋相。
    听到他的话,王青当时就震惊了:“发展这么快?这才多少时间啊!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看来人都是会改变的,他还担心王东找不到对象呢。
    没有想到,他这么快就脱单了,不过想想他觉得很正常。
    这狗逼长得本来就不差,人高马大的,之前变秃了影响了他的颜值。
    现在长了头发,又变成了一个精神小伙。
    而且他现在的社会地位也不差,两家公司的总裁,其中一家公司估值百亿。
    得到女人的青睐很正常。
    给他的药酒,除了能让他的头发重新生长,酒里还有壮阳的药材。
    以他的口才,短时间拿下女人不是什么问题。
    “谈了三个多月了,同居有半个月了。
    我今年34岁,她28岁。
    相处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在一起了,你以为像年轻人那样慢慢发展啊,我喜欢快刀扎乱麻。”王东没好气道。
    要不是他下手快,对象可能就被别人拐跑了。
    她对象家里看她一个人带着孩子,想给她介绍对象呢。
    对象带他回家的那天,刚好碰到了相亲对象。
    当时来相亲的那男的脸都绿了。
    “嫂子哪里人?”王青问道。
    “市里的,不过家里在市郊区,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要不要让她辞掉工作,当个全职太太。
    要不然我整天带着女儿去公司,员工看我的眼神怪怪的。”王东纠结道。
    现在他的工资养家没有问题,华腾农业每个月月薪两万块钱,王氏控股虽然只有一万块钱,但是他没有怨言。
    毕竟他也是老板,王青也只拿了两万块钱。
    而且前两天去各个村子视察工作,王青还说过给他加工资的事,毕竟几个村干部月薪都有2万。
    他和王青的薪水也该加了。
    “怕什么,公司不要那么严肃,工作做好就行了。”想了想王青说:
    “这只是你的想法,我觉得你要跟嫂子商量商量,不能搞大男子主义,否则时间长了,你们之间会出现问题。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现在有什么事,我都跟杨敏商量着来,为的就是照顾她的感受。”
    “行。”王东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村民们带着镰刀来了。
    有二十多个人,王青给几个男的发了烟后,道:
    “各位叔叔,麻烦大家帮忙把车上的机器,卸了再去割水稻。”
    几人点了点头,这时司机也把车厢门打开。
    见到几架机器,王青看向王东:
    “这些机器都是进口的?”
    “嗯,全是岛国的机器,国产的虽然不错,但是质量不行,所以只能进口了,岛国虽然让人讨厌,但是他们的技术还是很牛逼的。
    像这台灰色的机器,是碾米机,自动化程度很高,那台是脱粒机。
    最里面的是烘干机。
    就是价格有些贵。
    全部花了80万。”王东介绍道。
    王青摆摆手:“没事,买回来我们公司可以研究一下,以后研发我们自己的农机产品。
    国内现在研究的都是大型农机产品,对我们这些地方不适合。
    我们南方想要实现机械化,只能使用微型的农机产品。
    这可是个大商机,不知道国内那些厂家怎么没有发现。”
    让他意外的是,王东还购买了微型半自动收割机。
    “这对国内厂家来说太难了,他们只会买技术,然后随便操作一下,就推出市场说是自己研发的。”
    王东摇了摇头,接着说:“当时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以后的根据地在南方,公司扩大种植规模后,要是还靠人工,成本太高了,而且效率也慢。
    旁边这台是半自动水稻收割捆扎一体机,它能割掉水稻然后把捆扎后,甩到一旁,不过这样一来,估计很多稻谷会掉到田里。
    国内现在其实也有这种微型农机,不过质量不好。”
    王青道:
    “没事,这稻谷跟稻穗黏紧得很,不用担心稻谷掉到田里。”
    之前他在空间里收割过紫晶米,费了很大劲才能脱粒完成。
    不过现在有了脱粒机,他觉得应该会容易很多。
    当时在空间他是举起稻穗拍打在地上,从而实现脱粒的。
    所以才那么费劲。
    “真的假的?还能一边割水稻一边捆扎?”
    “就是啊,如果一边割一边捆扎的话,那我们只要拿稻穗去脱离就行了。”
    “……”
    这时,一些妇女在一旁议论。
    把所有东西卸完,王东就给司机付了钱。
    而王青走上前开始摸索机器怎么操作,听说这些机器最便宜的也要几万块钱。
    村民们都不敢上手,只能他自己上了。
    摸索了一会,王青就知道怎么操作了。
    发动机器后,王青就开着机器下田。
    现在就他家门口的田里水干了可以踩。
    其他地方都还有水,没有干透。
    只见机器前端部分接触到稻穗,就开始把稻穗割断,然后直立着的稻穗,就被机器的传动带传到机器中间。
    才不到十秒钟时间,机器就向一旁抛出了一把捆扎好的稻穗。
    而没有见过世面的村民们,都张大了嘴巴。
    “这也太快了吧,阿东这机器要多少钱?”一个妇女问道。
    王东说道:“婶子,就这架机器,花了三万多块钱。”
    听到这话,村民顿时炸了:
    “这也太贵了吧,这么多钱,都能买辆小车了。”
    “嗯,差不多,他们买了辆宝骏,好像也就这么多钱。”
    “太贵了,这要种多少年田才能把买机器的钱赚回来……”
    “有钱也不买,一年也用不了几次,买辆车还能拉货呢。”
    “……”
    “这狗日的岛国,科技还真厉害,研究出这种适合我们南方地区的机器。”王云感叹道。
    “的确厉害,不服不行!
    最近这些年,好像他们岛国每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国内也就莫言和屠呦呦还有杨振宁三人。
    国内这些年看似发展不错,但是都是虚拟行业,科技能拿出手的也就几家。
    像华为研究底层架构,这不就被米国针对了。
    未来华腾农业如果进入国际市场,估计也会遇到这种情况。
    毕竟四大粮商中,有三家就是米国佬的。
    而王青也打算让华腾农业研究种子,种苗,以后大豆这些农作物也会种植。
    希望华腾农业能度过难关。”老爷子说道。
    “以后的事不好说。”王云摇了摇头。
    毕竟现在的华腾农业虽然市值百亿,但是一直很低调。
    没有做什么宣传,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兴义有这样一家牛逼的农业公司。
    只有一些同行才会知道,还有儿子的粉丝也知道。
    “李爷爷来呀。”就在这时,团团指着前面不远向他们开来的红旗车道。
    “真的耶,是李爷爷的车。”圆圆小公主拉着刘英的手道。
    “嗯,奶奶看见了。”刘英点了点头。
    不到一分钟,红旗车就停在他们面前。
    “王哥,嫂子,杨叔,杨婶。”
    “……”
    下车后李斌和罗曼跟几人打招呼。
    看了周围一会,罗曼对刘英道:“嫂子,你们这里风景不错啊!
    空气特别新鲜。”
    “嗯,是不错!你们来就来,还买什么东西,太客气了。”
    见司机打开后备箱,提出一大推东西,刘英埋怨道。
    “这有什么,”罗曼抱起圆圆小公主问:“小朋友,你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是李奶奶,我见过您呢。”圆圆甜甜笑道。
    刮了刮她的小琼鼻,罗曼笑道:“圆圆真聪明,还记得我。”
    “王哥,干嘛不买全自动的收割机,这个还要人工再次加工,太麻烦了吧。”
    看着田里收割水稻的王青,和在搬稻穗到脱粒机前进行加工的村民,抱着团团的李斌询问道。
    “王东这小子说,稻穗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拿来粉碎后可以当饲料,不能浪费了。
    全自动的粉碎稻穗后掉在田里,不好收集。”王云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