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抄了金家
作者:登登日上   恶毒养母摆烂后,渣儿女们后悔了最新章节     
    宣旨的不是太监,而是钦差大臣,朝廷不知道什么时候任命的,专门巡查灾情,总管全局。
    这位钦差大臣姓周,名放,字叙秋,是刑部给事中,行事作风一向是冷硬不讲情面,官职不高,但是深受摄政王器重,这次破格启用,做了这个钦差大臣。
    这个钦差大臣听着权利大,但是确实得罪人的活儿,地方和京师相互相依,能把地方官坐稳的,肯定在京师有关系的。
    周大人宣读了圣旨, 大意是陈县令赈灾有功,升职为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 即日赴任。
    这是高升了呀,比起七品县令,太常寺少卿可是正四品啊,还是京官,没有一定的背景可拿不下这个职位的。
    “陈大人,恭喜了, 接旨吧。”
    “下官领旨谢恩。”
    陈县令一阵激动,他以为要在县令的位置上熬很多年呢, 没想到竟然升官儿了,皇上,不,摄政王英明啊。
    只是他放不下县里的灾情,问道:“周大人,下官赴京上任,清河县怎么办?”
    周钦差道:“你无需担心,本官会暂时担任县令的职务,等着朝廷委任新的县令过来,陈大人,好好休息吧,你操心劳累这么多天,辛苦了。”
    陈县令感动不已,周钦差对他这么好啊。
    只要师爷若有所思,这看着是升官儿了,可是太常寺是做什么的?
    那是朝廷掌管礼乐祭祀的,看着官职不低,可没什么实权,也没多少油水,真的论起自由和油水,还不如一县父母官儿呢。
    可惜,陈大人看不透啊,还以为自己高升了,终于有出头之日了呢。
    这到了京师,就是按部就班的点卯当差,做一些琐事儿,一辈子也就做个少卿了。
    运气好的能熬到上司退休,他也就做个寺卿而已,从三品,进入不了朝廷的权力中心啊。
    不过想着陈县令的能力,做这个差事还挺适合的,他做事儿认真,清廉公正,却缺乏谋略和果断,也没什么野心,适合做这种闲差的。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啊,赶紧跟夫人分享这个好消息吧。”
    “对的,赶紧去跟夫人说一声,周大人,下官略尽地主之谊,给大人接风洗尘吧。”
    “不用了, 本钦差还有要事儿要办,召集所有的差役,卫兵跟本官走。”
    陈县令大惊:“周大人要做什么?”
    “抄家,金昌盛把持粮价, 垄断粮食,大发灾难财,这样的人不值得抄家的吗?”
    此时陈县令才明白过来,钦差大人哪儿是对他好啊,是觉得他碍事儿,人家自己去抄家了。
    可事已至此,陈县令不得不配合,眼睁睁看着周大人带着一众差役和官兵去抄家了。
    师爷同情看他一眼,这样一个发财的机会他不把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吧?
    “哼,抄家灭族是有损阴德的, 本官才不稀罕那些油水呢,谁知道这个钦差是不是个干净的。”
    师爷没想到他现在还微微自己找补,想想在他手下这么多年,过的那么清苦啊,说多了都是泪。
    “东翁,你高升了, 学生也正好想回家看看,就不追随东翁了,东翁一路保重。”
    陈县令:“你什么意思?要离开本官了吗?本官可是升官儿了,去做京官儿的,未来官运亨通,你这时候走,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师爷问道:“那你打算给我涨薪水吗?”
    这个肯定不行的,陈县令摇头:“本官的薪水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怎么能承诺你这个?
    你不看本官的潜力,只看薪水,未免太市侩了吧?”
    师爷想好聚好散的,他却这么幼稚,师爷也忍不住怼他:“我是市侩?因为没钱我就得饿肚子,更别说养家糊口了。
    你看看我啊,跟着你这么些年,一身暖和的棉袍都混不上,你自己愿意吃苦,别对底下人抠门儿啊,你看看大家伙儿,谁不是过的跟灾民似的。
    你走了,不知道多少人放鞭炮庆祝呢。
    跟着你这样的主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你,你竟然这么说我?”
    “我这是跟你说实话,不然你还自欺欺人,你也是遇到贵人了,让你明升暗贬,做个清闲少卿, 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亏你还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呢,真不知道你哪儿来的自信。”
    师爷说完, 甩袖子走了,不想跟他掰扯,这人脑子有坑。
    还是陈夫人听说,送了他五十两银子的路费,也是这么多年帮助陈县令的补偿了。
    师爷感激不尽,陈夫人这么好的女子,跟了他真的是太委屈了。
    不过以后陈县令做个清闲职务,也不是一把手,上面有寺卿大人撑着,想必不会太胡来,希望陈夫人的日子能好过了。
    ……
    金家刚安顿好金老爷的棺材,官府就上门儿了, 周大人举着尚方宝剑,亲自查抄了整个金家。
    书房里的账本,还有金家几个库房的粮食都被清理一空,整个金家所有人都被押送回京审问, 最少也是个流放。
    金家完了。
    粮商们一看朝廷竟然来人了,也不敢拿乔,纷纷把粮食抛售,赔钱总比丢命好啊。
    局势发展的太快,不过一天时间,清河县大变天了。
    沈南栀坐在茶楼里,和沈怀恩看着街上兴高采烈的百姓,垂头丧气的金家人,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这就完事儿了吗?
    “想什么呢?有钦差大人处理,你不用担心,陈大人升官儿了, 陈夫人也不用过苦日子,金家也倒了,清河县将会迎来一番新天地,你有没有兴趣入手一些田产?”
    这话题转的太快,沈南栀问道:“入手田产?我有一百多亩地呢,足够了,要那么多田产做什么?”
    她空间里的产出还消耗不完呢,可没心思买那么多的土地,她的观念里种地是不赚钱的, 国家调控粮价,没有听谁说种地能发财的。
    沈怀恩道:“金家被查抄了,他名下大量的土地会被官府拍卖,你就甘心错过这块儿肥肉吗?
    我给你算了账的,你那一百亩地今年的收入可不少,若是种一千亩,一万亩地的话,你也是大地主了,那些当官儿的都得客客气气的,遇到灾年,有粮食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