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统一度量衡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     
    [首先咱们来说一个成语:半斤八两。
    小时候总疑惑为什么半斤八两,半斤应该是五两才对,后来才知道原来古代一斤是十六两。
    这还只是古今差异,战国时候秦国一斤的东西到楚国可能只有八两,到了魏国又成一斤半了。
    更不要说距离的误差,秦国一亩土地用楚国算法可能只有三分,到魏国又快成两亩了。
    由此秦国收税可太复杂了,你要收秦一石的粮食,楚地人给你八斗,魏地人给你一石半。
    当然你会问统一货币会不会比度量衡更重要?
    回答,重要,但没有度量衡那么重要。
    齐国用刀币,楚国用蚁鼻钱,各国在还灭亡时候,虽然说货币不同,可好歹国家主体还在,别国勉强也能接受互相用对方货币结算。
    可现在六国都灭了,货币发放机关都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都知道货币一定是要有锚定物。
    可以是金银,可以是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物资,甚至可以是国家信用。
    可六国都被灭了,哪来的国家信用可以作为担保?
    金银可都在贵族富户里面,人家也不傻,你凭啥就用刀币换人家黄金?
    没办法,最原始的方式,以物易物或者直接用家家都有的粮食来进行直接交易。
    而这时秦半两的出世就很符合广大百姓的需求,你别管六国遗民骂秦国骂的再狠,恨不得秦国马上灭亡。
    可秦国是不是现在华夏大地上唯一的统治机构,秦朝发行官方货币是符合百姓和贵族的需求,毕竟小额交易还能勉强用用粮食,大额交易你需要用多少粮食?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太大了一些。
    贵族也是同样道理,你金银再多,你难道买一罐食盐拿金子给别人?别人也找不开呀,别人找你刀币蚁鼻钱,贵族也不乐意呀。
    而货币一直要到赵宋时候迎来一次大改变,你别管人家赵宋弱不弱,在经济上人家可是到达了华夏顶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此诞生了我国史上第一次纸质货币——交子。
    而在此之前货币发行不是铜就是铁,本质上是不存在超发的,你哪怕往铜里面掺锡,那也得有铜吧?
    铜铁是可以看见的,必须要有那么多,你才能够发行。
    而纸质货币的诞生就不需要了,毕竟你只要有足够的纸张就可以发行足够的钞票。
    宋朝那群人对经济的研究绝对领先于各个朝代,纸币本质上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宋朝玩的还行,元朝玩的稀巴烂。
    而大明……呵呵。]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满带怒气说道:“妹子,这后人是不是嘲笑咱?怎么到咱大明就呵呵了?咱还不如那赵宋蒙元?”
    “重八,能不能等这后人说完再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初中政治大家都学过:货币超发会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则会导致物价飞涨。
    而长期以往下去的结果就是国家信用破财。
    朱元璋玩的那叫一个六呀,钱不够就给我印,发工资时候用大明宝钞,收税时候反而不收大明宝钞,要么用粮食布匹,要么就用金银铜铁。
    对贵族富豪百姓一视同仁,咱就是要刮你们一成皮,咋的?不服那就造反吧!
    经济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伤别人,比如最早经济战鼻祖的管仲,再到诸葛武侯。
    很多人说诸葛武侯是在剥削季汉民众,其实你去认真看看,直百钱是以奢侈品蜀锦为锚定物的,主要是对外的。
    给大家说一个不太冷的知识,蜀锦在东吴和曹魏那是供不应求。
    你两国要买蜀锦?那没问题,先把你们的粮食食盐换成咱们直百钱,然后用直百钱买蜀锦。
    看到没?人家是在收割魏吴两国,季汉需要蜀锦吗?季汉需要的是粮食,蜀锦这些奢侈品拿来能吃吗?能穿出去打仗吗?]
    东汉 茅庐
    张飞下意识捏了捏衣服襟领,打心眼里觉得这军师硬是要得,站起来行礼说道:“军师,刚才俺无礼了,今后军师让俺往东,俺决不往西。”
    刘备也是恭贺道:“军师能被后人念念不忘名流千古,备贺军师!”
    诸葛亮也是赶快扶起张飞,向着刘备行礼说道:“亮此生不索千秋名,惟愿炎汉再兴。”
    大明 应天府
    朱元璋朝着户部尚书问道:“思义,这后人说的那什么货币超发真会有如此严重后果?”
    杨思义那是满头大汗,却也只得回道:“回陛下,确实如此!”
    “那你们当初怎么不劝劝咱?啊?你们是想咱大明步前元后尘亡国吗?”
    杨思义:陛下,您讲不讲道理?当初我们劝过呀,你不听我们有什么办法?
    满堂朝臣齐刷刷的跪下来:“陛下,臣等有罪。”
    “哼,知道有罪就好,给咱拟个折子上来,看看怎么改。”
    大明 北京
    朱高煦那是拍案而起吼道:“对呀,老大,钱不够就印,军费这不就够了?先把瓦剌打了再说。”
    朱高炽还没来得及反驳,朱棣已经一脚踢到身上,大骂道:“汉王爷,你是想瓦剌没灭掉,国内就先叛乱四起?你好趁机匡扶天下?”
    “不是,爹,钱不够就印。咱大明刚开国不久,信用肯定够,你打我干啥!”
    “混蛋,你昨天拿一百宝钞能买一斤肉,今天只能买半斤,明天只能摸一下,你干吗?”
    [而相对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才是重中之重。
    粮食在日常小额交易是可以充当货币的,只有在大额交易时候才显得重要。
    而秦国以耕战为主,商人经济活动肯定有,但统一货币没有那么急切。
    但税收中的粮食对于国家那可是一刻都不能等,古代税收一直到我国彻底取消农业税为止之前的几千年封建时代,粮食可是税收中的大头。]
    各朝代皇帝那皆是疑惑的问向身旁之人:“朕没有听错吧?取消农业税?农税那可是国家支柱重中之重,取消了他们靠什么维持国家国家运作?”
    皇帝都是如此惊讶,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只有田间耕作的百姓想到:真的会有那么一天种地不需要再交税了吗?真的吗?
    [货币没统一只是麻烦一点,度量衡不统一那可能直接要了老命。
    税收可以不交钱,但粮食是肯定需要交的。
    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不仅麻烦而且还给贪官污吏盘剥老百姓提供了制度上的空子。
    官员只需要一句:你这是你们的一石,在我们那里只能算八斗,快滚回家再补两斗过来。
    历朝历代尚且有踢斛淋尖,收税收到几十年之后等各种办法盘剥百姓
    更不要说没有统一的度量衡,那可是天然的空子。
    这方面咱们的朱重八可就太了解咯,也不怪洪武大帝不仅对贪官污吏狠,对普通官员也是高压统治。
    他可太了解这群官员了,你给他点阳光,他就灿烂就敢蹬鼻子上脸。
    我要当了皇帝,你贪污受贿是吧?
    夷三族,什么?我太狠了?
    你贪的钱家人难道没有享受吗?
    欺男霸女是吧?
    给我全弄宫刑入宫当太监去。
    欺负贫苦百姓是吧?
    咱把你祖坟都你挖了!]
    大明 应天府
    “咱听说你们背后都说咱狠?咱和这后人比谁狠?要不要咱和后人学学。”
    朝臣就像按了电动小马达一样,奉天殿的地砖都要碎了,大哭着喊道:“陛下,不可呀,不可呀!”
    “哦,不可?你们又非贪官污吏怕什么?莫非各位都在中饱私囊?”
    “不是,陛下,臣等清清白白呀,只是那挖人祖坟之事真的不能做呀,陛下是天子,怎能做出如此之事?”
    “哦,原来挖人祖坟不能做呀?那夷三族还宫刑就是可以咯?标儿,等会把这两条给咱加进大明律里面去。”
    朝臣:陛下,不是呀,夷三族、宫刑也不可以呀。后辈,你********!
    大秦 咸阳
    看着嬴政正面露思索之色,那朝堂此起彼伏的都是劝谏之语。
    “陛下,我大秦自有秦法治国,不可朝令夕改。”
    “陛下,堂堂天子,不可挖人祖坟!”
    “陛下,吾大秦礼仪之邦,不可学那暴明呀!”
    嬴政:大秦礼仪之邦?不是说我大秦是虎狼之国吗? 暴明?不应该是暴秦吗?
    你们原来都怕呀!
    [而百姓在遭遇盘剥,不公平对待之后,不仅仅会对收税官员有怨气,反而会集中起来针对朝堂皇帝整个国家,而怨气达到一个极限,那可真就: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官吏的所作所为只会反噬在国家身上,你秦国可真不是东西,还是当初楚国、燕国时候好。
    楚国燕国时候真的很好吗?并不,只是对比之下显得反而有点好。
    反清复明不是因为大明真的有多好,而是大清更烂。
    当民众已经活不下去的时候,你法律再严苛也没有用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兄弟们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吃他娘,喝他娘,不当差,不纳粮,闯王来了不纳粮,大家开门迎闯王。]
    大明 崇祯年间
    崇祯看着自己满身补丁的衣服,喃喃自语道:“朕所作所为都是错的吗?”
    突然脸色一变,狠辣的说道:“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王大伴,去把锦衣卫指挥使还有禁军统领都叫来,再把朕内帑里面的金银丝绸全拿出来,朕要犒赏禁军和锦衣卫。”
    王承恩有些不解的问道:“皇爷,就靠锦衣卫和禁军也打不过闯逆呀?”
    “呵,大伴,朕不打闯逆,朝臣不是都说没钱吗?朕也学学太祖成祖抄家灭门,朕倒要看看有没有钱。
    反正大明不是亡在闯逆就是女真手里,朕已经是亡国之君了,朕走之前把这群贪官污吏都带走,也算是朕为这天下百姓最后做一件好事吧。
    去吧,朕去太庙向各位先祖请罪去。”
    [度量衡的不统一导致不管是国家还是百姓税收的成本极速升高,而一个个民众的任何一件小事汇集起来那就不是小事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就像谈恋爱一样,你为女朋友做了一百件感人的事,她不一定记得。
    但你那天要是做错了,惹她生气,她这一辈子都不会忘。
    换成国家也是同样,秦国发布一百条一千条利民的政策得到的民心。
    只需要一条害民政策,那就能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民心消耗殆尽。
    所以度量衡的不统一不仅仅是增加了秦国的税收成本,还影响着人心所向。
    如果文字是官僚制度的地基,那度量衡就是整个官僚系统的基础工具。
    统一度量衡不仅仅可以减轻税收难度,还可以量化的对各地官员进行统一的绩效考核。
    魏地官员今天收税收了一百石,楚地只收了八十石,难道魏地官员更努力?
    不,仅仅因为计算标准不一样,楚地的八十石有可能是魏地的一百石,甚至一百二十石。
    可你能说魏地偷奸耍滑吗?人家也没有呀,人家就是按照当地计量标准来的。
    而且发工资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古代官员俸禄都是以粮食为主,当然也有像我大明这种,发丝绸、胡椒等奢侈品,你们自己去卖,卖了在自己去买粮食。]
    朱元璋:你这后人不懂不要瞎说,丝绸胡椒很贵的好不好?朝臣还占朕便宜了。
    [而给刚刚统一的庞大帝国官员发放俸禄,你是按照何地标准发放?
    即便你直接发金银铜钱也要先拿粮食做一道换算。
    而整个官僚系统突出的就是一个上下有别,而过去形容官员级别尤其是喜欢汉朝历史的朋友,一定熟悉一个一千石官员和两千石官员的区别,这里的一千石和两千石就是粮食的意思。
    而统一度量衡之后,就像前文提到过的李悝变法一样,秦朝中枢可以准确的知道整个国家的家底,国家有多少人口,有多少能够用于耕种的土地,每年大概能收多少税都能够有一个直观概念。
    从此官员收税无论是燕北极寒之地还是蜀地吴越天涯海角,秦国对于支出收入都开始变得透明清晰了起来。
    按照秦法来收税,不说百分之百能够没有官员盘剥,毕竟这是何时何地都解决不了的人性问题。
    但有了统一的标准,官员的盘剥至少没有那么狠,只能偷偷搞点小动作。
    而公平性得以确立,国家收多少税是有统一规定的,全国度量衡都是统一的。
    要是发生了相邻两个县一个收税收的多,一个收的少。
    你还是会骂秦国,但是不是主要对象已经转移到官员身上了,人家皇帝可是明码标价说了收多少的,多出来的肯定是你这个官员巧立名目干的。
    由此清官和贪官两个概念也逐渐成形,不是皇帝不好,是贪官骗了皇帝,都是你们这些狗官蒙蔽了皇帝。
    在这之后要是再发生什么事惹的民怨四起,皇帝是不是可以直接把收税的官员拉出来一刀砍了以平民愤。
    借用某位up主的一句话:笔杆子为帝国指明方向,秤砣子为帝国算明斤两,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二者相辅相成为这个新生的帝国注入了动力。
    而统一的文字、车轨、度量衡,让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正式连成一个整体。
    统一的文字保证了你哪怕语言不通,你从塞北雪原到南越大海之滨,你也能够一路顺畅的通行。
    统一的车轨保证你在华夏大地何处通行都需要保持你的车轴完好就行,不需要每到一地就需要重新换车。
    统一的度量衡保证你无论在华夏大地何处种地交税还是商人行走天下,都不需要再进行原始的以物换物或者进行复杂的换算。
    至此华夏成为一个整体的地基已经被始皇嬴政打造完毕。
    凭此三点,始皇帝嬴政那是毫无疑问不可质疑的千古一帝。
    而如果始皇在完成这三点之后就龙御归天那不需要等到我们近代才能翻案,古代皇帝有一个算一个肯定要把始皇捧到天上去。
    可惜,始皇没有死,还陆续上马了许多即便是如今也让我们瞠目结舌的工程。]
    大明 奉天殿
    朱元璋有些可惜的说道:“是啊,活的太长了反而不是好事,那玄宗若是死于开元盛世堪比太宗,宋高宗若是战死于靖康之战如今怕也是万民敬仰。唉。”
    马皇后打趣道:“怎么,咱们洪武大帝准备现在自刎归天了?免得老迈昏聩落下骂名?”
    “哼,妹子,咱不是和你吹,咱就算老了也是一个圣明之君,再说了就说咱不想落得老迈昏聩也不必自刎,咱直接禅位不就行了?
    标儿啊,为了你爹将来不老迈昏聩落下骂名,要不明年岁首你就改元登基,咱也好去当太上皇,得享天伦之乐。”
    朱标无奈说道:“爹,您还年轻,咋一直念着我登基呀,再说了我当太子和皇帝有啥区别吗?”
    嬴政:那要不要朕拿太阿剑自刎?你这后辈说话太难听了。什么叫死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