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捷之外的消息
作者:不动的貘   不着调的天下第一和他的徒弟们最新章节     
    姬世恢说过:李炜是皇宫内部少数绝对值得信任的人之一。
    毕竟,这个平时看着慈眉善目的老宦官,对姬世恢来说像是奶爸一样的人,真正的身份是天武卫的大统领。
    纪允炆和麒麟党成功搭上线的事情,他已经和姬世恢说过了,因此若非有紧急情况,姬世恢应该是不会大晚上把李炜这样的心腹派过来见他的。
    考虑到事情可能十万火急,纪允炆也顾不得和解颖秋打闹,果断打开了房门。
    “公子。”
    门开的瞬间,袁理理就闻到了纪允炆身上那属于解颖秋的香味,眼角的余光也不经意瞟到了正坐在床上、衣衫和头发都有些凌乱的解颖秋。
    自己是不是来得不太是时候?
    虽然今日自己回府后,解颖秋突然说要让自己帮忙梳妆打扮时她就有所预料,但没想到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
    罢了罢了,正事要紧,别的自己什么也没看到。
    “李炜公公来访,我已经将他请到了您的书房等候。”
    袁理理是个聪明人,知道李炜这个时间找上门来必定是不能光明正大谈论的事情,因此先斩后奏将后者引去了纪允炆的书房之中。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袁理理的处理让纪允炆很满意,“辛苦你了。”
    “理理先行告退。”考虑到纪允炆和解颖秋两人可能会想着去见李炜之前速战速决什么的,袁理理决定还是先离开的好。
    袁理理走后,纪允炆关上房门,转过身刚想和解颖秋说明状况,就发现后者已经从床上下来,披上了来时的那件披风。
    只不过,她的神色看着有些不太对劲。
    “颖秋?”从未见过解颖秋露出这种表情的纪允炆联想到方才她的表现,不免有些担心。
    “师父,正事要紧,我明白的。”解颖秋露出一个一点也不像她的微笑,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说道:“我先回屋了,这个手镯,我会努力参悟的。”
    说罢,她老老实实地行了礼,就打算离开。
    看解颖秋这副完全不同以往的懂事模样,纪允炆莫名的有些于心不忍,甚至有些感到自我厌恶。
    解颖秋平日虽说在世人眼中也是不遵礼法放浪形骸的那一类,但纪允炆明白她其实也是一个心思细腻感情敏感的女孩子,今日这般做,想来也是鼓足了勇气的。
    可是自己只是和平日一样故意打哑谜敷衍。
    这样真的好吗?
    “颖秋。”
    解颖秋出门前的那一刻,纪允炆终于还是开口叫住了她。
    解颖秋刚转过身,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突然被纪允炆给抱住了。
    “师,师父?”巨大的震惊夹杂着惊喜一瞬间涌上心头,解颖秋的手颤巍巍地举起,带着不可思议回抱住了纪允炆。
    “说起来,自你出师之后,为师很久没抱过你了。”纪允炆小心翼翼,像是抱着一件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事实上,解颖秋也确实是有这么珍贵。
    “是为师偏心了,对不起。”
    师徒几人重聚以来,阮莺报了仇、继承了晋国的千年传承,文裳卿得到了真龙遗骨,更是收获了比那更宝贵的自身成长。
    偏偏解颖秋,虽说也得到了纪允炆的指点变强了不少,但和两位师妹比起来终究是欠缺了;而她平日那些胡闹般的行径,纪允炆也知道是真的在向他表明心意,只是他一直在有意地回避。
    现在想来,纪允炆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亏欠了自己这个大弟子不少。
    可惜,他自己在这件事上却远没有自己的徒弟那么勇敢,至少现在,他并不觉得自己准备好承担解颖秋向他袒露的感情了。
    因此,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再次敷衍。
    解颖秋似乎也明白纪允炆在想些什么,她的身体放松了很多,心满意足地在纪允炆怀中感受着这份温暖。
    随后,她破天荒地主动脱离了纪允炆的怀抱,神采奕奕地看着纪允炆地双眼。
    她决定了——要把自己早已在两名师妹和姬旼面前表露过的目标,当着师父的面,堂堂正正地说清楚!
    “师父。”解颖秋昂首挺胸,志气满满地宣布道:“我不想一直做您的弟子。”
    “早晚有一天,我会让您接受我的爱意,并且真正的爱上我!”
    “我解颖秋,绝对要成为剑尊纪允炆的妻子!”
    解颖秋散发出的自信光芒,甚至有些让纪允炆不太敢正视。
    这孩子啊......
    “好,为师等你。”
    这也是勇气的一种吧?
    总之,纪允炆不想给自己徒弟的决心泼冷水。
    解颖秋则是惊喜地发现:这一回,师父的笑容并不像平常那样,像是在应和一个胡闹的孩子,也没有像对待孩子那样温柔地摸摸她的头。
    自己也踏出第一步了!
    “好了,赶紧去休息吧。”见解颖秋的眼睛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纪允炆松了口气。
    “为师去和李炜公公谈些事情。”
    “嗯!”
    送走了解颖秋,纪允炆在黑夜中几个闪身就到了自己的书房。
    他就是故意要这么做,让极有可能暗中盯着燕王府的麒麟党不知道他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同时也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这个燕王和当今皇帝亲近,是扎在皇帝心窝子旁边的针。
    有我的帮助,你们的大业才能更顺利。
    纪允炆刚进屋,李炜就立刻起身向他行礼。老人家看上去风尘仆仆,显然是刚到姬世恢那复命就被派过来了。
    “殿下。”对于纪允炆的称呼,李炜也已经改口了。
    看来姬世恢似乎并没有把纪允炆就是龙帝的事情告诉李炜。
    “李公公,出什么事了让您如此着急?”纪允炆示意李炜坐下说,自己也顺势落座。
    “宋国之役大捷,目前宋国全境都已归我大炎,剩下的一些残兵败将不日也将剿除。”
    “那坏消息呢?”纪允炆问得很直接,他注意到了李炜的表情,那绝不是来和他说好消息该有的表情。
    再说了,打下宋国虽然是大喜之事,但这种事情必定是会在朝堂上说出来,还要公布出去普天同庆的,犯不着让李炜专门大半夜跑来告诉他。
    “晁统领殉国了。”
    这个消息,确实在纪允炆的预料之外。
    晁正严格来说并不算一个多么强大的武者和将领,更何况大炎陈兵边境随时都能接应,他应该不会死在区区宋国战场才对。
    “怎么死的?”
    “有被灭门的宋国权贵的家仆门客为了给自家主子报仇,在晁统领打猎时设了埋伏。”李炜讲述时的表情,很明显是并不相信这个说法。
    “当时晁统领只是中了一箭,可回营之后不过一晚就没了性命,说是箭上有奇毒,军中医官无能为力。”
    “医官人呢?”
    “自尽了,留下一封遗书,说没能救回晁统领,心中羞愧难当,愿意与晁统领同去。”
    “公公当时身在何处?”
    “攻下卞凉城后,老奴和晁统领觉得大局已定,便商量着让老奴先行回京向圣上复命。”李炜的脸上满是遗憾自责之色,显然是觉得如果自己当时也在的话,应该能保住晁正的命。
    “老奴也是到了京城见了圣上,才知道此事。”
    “那他那些兄弟呢?”
    “按理应该仍旧待在义军之中待命,但——”
    怕是也已经不在人世了。
    到这,纪允炆已经基本确定了晁正绝不是单纯的死于敌人的报复行动。
    以晁正的性格,不会在大局已定,就等着他这个“义军统领”演一场“百姓苍生愿意归顺大炎”来将宋国交给大炎的关键时刻,毫无防备地跑去打猎。
    就算去,面对区区宋国权贵豢养的门客家仆,他和他那些兄弟的本事也完全足以自保。
    李炜这个大宗师在攻伐宋国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公开露相,更没有出手过哪怕一次,宋国人不会知道有这位武道高手在义军之中。
    那么,针对晁正的报复,怎么会那么恰好地发生在李炜离开军中,回大炎复命的几乎同一时间?
    那个所谓负责救治晁正的医官,怎么会自杀得如此果断迅速,同时又有时间留下遗书?
    最重要的是——晁正一死,宋国这块地的安排就会出岔子。
    本来按照姬世恢的计划,晁正作为带头反抗宋国朝廷的义军头领,同时又是主动“率众来投”的顺民表率,在完成对宋国的占领后,姬世恢会名正言顺地将宋国,至少大半个宋国交代在这位“自己人”手中。
    晁正和他手下的兄弟们加在一块,能够确保宋国全境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这片已经肃清了所有权贵和世家门阀的土地将成为大炎新政的又一个桥头堡。
    偏偏在这个计划即将成功的最后一刻,晁正死了。
    之前扮作山贼在宋国进行了几年的“敌后作战”没事,举起义旗打下整个宋国的全程也没事,偏偏这个时候不明不白的死了?
    有人想要阻止姬世恢,有人不愿意看到宋国真正成为新政的桥头堡。
    这些人是谁,不言而喻。
    本来若是没有纪允炆插手,那么宋国的大权要么落在靠着邪术返老还童的老皇帝手里,要么落在阴谋家五皇子手里。
    这两人,都跟麒麟党脱不开关系。
    “晁正死时,大炎负责接应的军队驻扎何处?”
    “距离晁统领所部不过十里。”
    “率军的将领,查过了吗?”
    “在查。”李炜如实答道,事实上在他回来之前,得到晁正死讯的姬世恢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天武卫的探子去调查那三位统帅军队接应晁正的将领。
    都是什么出身、和谁有过同乡同窗之谊、受过谁的恩惠和提拔......所有的一切,都要查清楚。
    晁正出身低微,在朝中没有靠山,如果有某个派系的高层觉得不能让这么个乡下小子像当年的岳岚一样一步登天,想要使点绊子,很可能就会出手。
    如果真的只是这样,那还算好的,姬世恢有的是办法查出来是谁授意了此事,然后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但现在,晁正之死牵扯到宋国今后的安排,牵扯到新政和皇权,也就是牵扯到了麒麟党。
    这些逆贼,已经开始如此明目张胆的谋害大炎的功臣了!
    因此姬世恢不顾接下来很可能会和麒麟党发生正面冲突,直接调遣了相当一部分的天武卫前去调查那三名将领,务必将他们的底细全都翻出来。
    麒麟党这次真的做得很不干净,留下了那么大一个破绽给姬世恢追查。
    但这样的破绽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很可能代表着麒麟党已经不像是从前那样,永远小心翼翼潜伏在水面之下,掩盖好自己的一切了。
    也许,他们也准备和姬世恢彻底摊牌,决定谁才是大炎的主人了。
    如今的姬世恢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让麒麟党对他感到畏惧,一个足以让他在大炎内部展开前所未有的大清洗的同时没有任何人敢阻拦的机会。
    而且,既然麒麟党是觉得只有自己才能确保大炎的强盛,那么姬世恢更要证明:他治下的大炎,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强国。
    这个机会,纪允炆认为就在西方。
    麒麟党的思路,是利用自己在大炎境内的树大根深,不断给姬世恢使绊子,使他事事不能如愿,用混乱来让朝野对皇帝,尤其是对皇帝的新政失去信心。
    接下来,在西域的问题上动手脚,利用西方世界的入侵来使姬世恢彻底威严扫地,同时自己再解决危机,以救世主的姿态赢得万民追随、天下归心。
    那么,破局的关键,就在于姬世恢能否解决来自西方的威胁。
    这显然极端困难,毕竟国内处处都被麒麟党掣肘不说,大炎的军事力量也遭到了严重的渗透,在这样的前提下,姬世恢也很难有力抗击来自西方的威胁。
    如今连镇西都护府都已经失陷,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晁正本可以成为姬世恢再次彻底掌控大炎军事力量,以抗衡麒麟党侵蚀的关键,可现在他也死了。
    “西域阅兵的事情,如何了?”纪允炆这段时间没怎么关心朝政,来他这里混脸熟攀关系的人也没谁会和他提朝堂上的事情。
    “朝中许多大臣反对,认为这是穷兵黩武、有违礼制的野蛮之举。”
    “呵,一群腐儒。”纪允炆冷笑一声,“陛下的意思?”
    “陛下说了:西域阅兵正是向天下彰显我大炎军威,此事必行。”李炜才刚回京,但这些事情还是能够知道的。“调兵的圣旨已经悉数发出。”
    “多少兵力?”
    “约三十万,陛下说当下情况危急,这已经是能够调动的最大数字了。”
    不少了——纪允炆没有详细了解过大炎的整体军事力量,但根据他在另一个世界学到的知识,三十万这个数字在冷兵器时代已经非常吓人了,哪怕其中包括了不能战斗的后勤辎重部队也一样。
    “约两月之后,大军就能在函山关集结完毕。”
    函山关,大炎本土和西域之间的咽喉,是目前皇权能够直接掌控的最远距离,再往西,皇室就是靠着镇西都护府管理了。
    “明白了。”纪允炆点头,“两月后的西域阅兵关乎大炎存亡,这一点陛下也明白。这段时间就请公公护卫陛下,绝不能出任何意外。”
    “殿下放心,老奴这条命在,绝对护陛下周全。”李炜起身行礼,“老奴就先告辞了。”
    “李公公慢走。”
    送别了李炜,纪允炆回到了自己的书房,虽然点着熏香,但此刻房间内洋溢的还是解颖秋身上的香味。
    两个月——纪允炆坐到床上,开始思考。
    赶往西域之前,自己有必要给麒麟党在大炎内部的布置狠狠地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