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刺杀徐然的行动,全面失败!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刚才郎中给张飞卸下盔甲,那贴身的衣衫,已被血液浸透,干涸之后粘在了皮肤 上。
    背后有一个可怖的伤口,血肉外翻,分外可怖。
    因未及时处理,伤口已开始化脓,散发着阵阵恶臭。
    赵云那一枪,几乎将张飞的肩头洞穿。
    “我三弟的伤怎么样了?”
    刘备拉过主治郎中,眼中泛着泪花。
    老郎中微微叹息道:
    “三将军体魄强健,异于常人,这要换成一般人,早就挺不住了。”
    “只是三将军性命虽保住了,但受伤颇重,怕要最少要休养半年。”
    刘备闻言,心中稍安。
    关羽面如寒霜,丹凤眼微眯,杀气毕现。
    “是谁干的?”
    “可是典韦那莽夫?”
    他语气虽轻,但任谁都听得出已是包含怒意。
    和张飞一同回来的士卒,小声道:“禀二将军,是赵云。”
    “是……赵子龙?!”关羽惊怒交加。
    惊讶的是,赵云真的投靠了徐然。
    愤怒的是,赵云的武艺竟然在张飞之上!
    当时,赵云在刘备处时,关羽也曾与赵云比试过武艺。
    比试的结果是关羽略胜。
    但关羽隐约觉得,赵云似有留手。
    他想,赵云毕竟是外人,因有所忌惮,故而有所保留,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关羽自忖,就算赵云使出全力,也胜不过自己!
    可今日张飞严重的伤势,让关羽明白,他低估了赵云!
    张飞的武艺,关羽是极为清楚的。
    与自己几乎在伯仲之间。
    要重创张飞,关羽自忖做不到。
    除非拼得玉石俱焚。
    “赵云伤势如何?”
    关羽冷着脸问道。
    那士卒欲言又止,似乎不敢开口。
    “讲!”关羽怒斥。
    士卒慌忙答道:“赵云……未曾受伤。”
    嘶!
    就连刘备也倒吸一口凉气,只觉胸口似乎被什么堵住了。
    关羽的嘴角抽了抽,沉默半响之后,方才沉声问道:“你没看错?”
    士卒忙道:“大家都看得清楚了,不会有错。”
    关羽不死心,又问道:“张将军和赵云,斗了几个回合?”
    士卒皱眉想了一会,才道:“小人没细数,但应该在三五十个回合。”
    关羽冷冷道:“没有一百回合?”
    士卒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信誓旦旦道:“绝对没有一百回合!”
    关羽默然不语。
    屋内一片死寂看,鸦雀无声。
    诸葛亮站在一旁,脸色略显尴尬。
    方才他拽过一名士卒,询问得知,随张飞回来的士卒,只有寥寥五人而已!
    张飞重伤,阵亡士卒近千人!
    这次刺杀徐然的行动,全面失败!
    就算诸葛亮巧舌如簧,此时也不知该说是什么了。
    这是他出山以来,亲手策划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没想到竟会是这个结果。
    关羽侧头看向诸葛亮,冷声道:“诸葛军师,这就是你说的万无一失?”
    表面看来,是因为有赵云在,使得诸葛亮的算计落空。
    但桃园兄弟与徐然博弈多次,无不以失败告终。
    每次失败,自然都是有原因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不智!
    诸葛亮脸色微红, 自责道:“此次三将军受伤,都是亮谋划不周所致,请主公责 罚!”
    说完连声叹息,以示惭愧。
    关羽冷哼一声,欲要发难,却被刘备以眼神制止了。
    明日入荆州城吊唁,协助刘琦继刺史之位,还需依靠诸葛亮谋划,此时不宜多做责 备。
    相处日久,刘备一个眼神,关羽就明白了,虽不忿但也只好将心中怒火,暂时压 下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军师不必自责。”
    “我也没想到赵云竟全然不顾往日手足之情,竟将翼德重伤至此!”
    “截杀徐子玉,是我下的令,与孔明无关。”
    刘备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也不全然是为诸葛亮开脱。
    赵云为何会改投曹营?
    别人不知,刘备自己却心知肚明。
    赵云重伤张飞,未尝没有当日凌辱之因。
    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犹险些被赵云取了性命。
    想不到赵云竟勇猛至此!
    而如此猛将,竟被生生逼去了曹营……
    刘备心中愤懑至极,偏又无法对旁人说。
    痛失赵云,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诸葛亮并不知这些内情,闻言更加惭愧了。
    之前牛皮吹得有多响,现在脸上就有多挂不住。
    “军师、二弟,咱们先出去吧,让三弟好好休息。”
    说着,刘备率先走出房间,明日还有更紧要的事需要谋划。
    “大哥,我有一事不明。”
    关羽拽住刘备,表情凝重。
    “云长但说无妨。”
    关羽道:
    “下邳一战,咱们兄弟失散,赵云负责留守阻击曹军。”
    “以我对赵云的了解,按说他不会投曹。”
    “大哥可知,当日是怎么回事?”
    这是积压在关羽心中许久的疑问。
    当日三兄弟失散后重聚,关羽就曾问过此事。
    那时张飞怒不可遏,大骂赵云忘恩负义,但刘备却含糊其辞,没有多说。
    当时关羽就隐隐觉得蹊跷,但并未多说。
    刘备一愣,略一沉吟道:“此事还需等翼德醒后,问问翼德。”
    见刘备不肯正面回答,关羽心中更加起疑。
    诸葛亮是何等聪慧之人,当即便看出了刘备不愿多言,心中不禁暗忖,看来此事内 里另有隐情。
    “传令下去,明日寅时做饭,卯时出发,去荆州城吊唁!
    黎明时分,荆州城外。
    刘琦从江夏而来,刘备从新野而来,两人按约定在城外五十里处汇合。
    与城内伊籍约定好的时间是天亮时分。
    届时,伊籍会在城门处接应。
    然后二刘将趁蔡瑁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引大军入城。
    稳妥起见,先由刘琦和刘备以奔丧、吊唁名义,前去叫开城门。。
    天色将亮未亮,刘备与刘琦已到了城门外。
    刘琦披麻戴孝, 一身素缟,刘备只是简单扎了白色麻带。
    “父亲,你怎么不等孩儿回来啊!”
    按照商议好的,刘琦扑通跪倒在城门下,放声大哭。
    刘备则一脸焦急之色,朝着城楼大喊道:“刘琦公子回城奔丧,快快打开城门!”
    不远处,关羽率一众将士隐在夜色中,密切关注着城“八零七”门的动向。
    只要城门一开,便率军直入。
    诸葛亮坐在马车中,轻摇羽扇, 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车厢的门帘掀起,诸葛亮胸有成竹的望向城门。
    虽然先前谋划刺杀徐然失败,但此次若能助刘备叔侄入主荆州,足可弥补先前之 过。
    巍峨的荆州城楼之上, 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刘琦似乎并未察觉到,仍在嚎啕大哭。
    “公子。”
    “公子,先别哭了!”
    刘备压低声音提醒道。
    刘琦闻言一怔,哭声渐止。
    是啊,这嚎啕了半天,怎不见有人回应呢?
    城防军可是二十四小时轮流值守的,不可能听不见的。
    就在两人疑惑时,城上终于有人问话了。
    “城下的,可是新野郡守刘备?”
    刘备大喜,忙大声回道:
    “正是!”
    “听闻刘刺史病故,刘备前来吊唁,快快打开城门。”
    说完他又补充道:“哦,是伊籍大人通知我来的。”
    城上那人大声回道:
    “伊大人的确早有安排,刘郡守且稍候片刻!”
    城头之上传来一阵吵杂的脚步声,似有人头攒动。
    刘备闻言,心中暗喜,不动声色地朝关羽和诸葛亮比了个手势。
    “站着的那个,就是刘大耳!”
    忽听城楼之上一声大吼,就听见无数箭矢的破空声袭来。
    嗖嗖嗖!
    几支箭擦着刘备衣服而过。
    还有一支箭划伤了刘备的手背,鲜血殷殷。
    刘备被惊出一身冷汗,瞬间拔出双股剑,疯狂挥舞,快速后退。
    啊!
    刘琦一声惨叫,被一支箭射中脚背。
    “公子快撤!”
    刘备大吼, 一手拉着刘琦, 一手持剑抵挡箭矢,快速后撤。
    “大哥!”
    关羽见势不妙,已纵马冲来接应。
    “快带公子先走!”
    刘备将刘琦推向关羽,自己则翻身上了另一匹马,策马狂奔。
    关羽单手揪起刘琦,将他横放在马背上,迅速冲出箭矢的有效射程。
    刘琦痛得额头冷汗直冒,又惊又怒。
    “放肆!”
    “尔等难倒不知道我是谁吗?”
    刘琦对着城门大声质问。
    蔡瑁终于在城墙露面,皮笑肉不笑道:
    “抱歉啊大公子,末将可不想伤你,末将射的是刘备。”
    “你要怪,就怪刘备吧。”
    刘备怒道:
    “蔡瑁!”
    “景升兄病故,刘琦公子身为长子,入城奔丧,乃人之常理!”
    “你阻我等入城,枉顾人伦纲常,与禽兽何异!”
    蔡瑁悠悠道:
    “大耳贼,当我是三岁孩童吗?”
    “你若真心入城吊唁,那好,我放一吊篮下去拉你上来,只有你和刘琦公子入城, 可好?”
    刘备顿时哑然。
    见刘备不语,蔡瑁嘲讽道:
    “刘备,你不是一向自诩仁义道德吗?”
    “刘刺史提拔你为新野郡守,给了你栖身之地,怎么,老刺史病故,你连吊唁都不 来?”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你不是口口声声要来吊唁吗,现在给你机会了。
    刘备不知该如何回应,下意识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的羽扇僵住了,脸上满是愕然。
    眼前的状况,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