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徐然要倾力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远远超出了步兵行军速度的极限。”
    “当年我爹爹的狼骑兵, 一日最多也就能奔袭四百里而已。”
    吕玲绮小声嘟囔。
    不知为何,自从进了徐府后,面对徐然的时候,她总感觉有些底气不足。
    徐然笑了笑,没有说话。
    营帐中,孟旭亲自送来了做好的饭食。
    吕玲绮跟着他出了大帐,急声问道:
    “孟将军,我的营帐呢?”
    孟旭一愣,摸了摸后头。
    “夫人,不跟司空住一个营帐?”
    吕玲绮想要解释,但又不知该怎么解释。
    见她不说话,孟旭抱拳道:
    “夫人,卑职告退。”
    下邳城,府衙。
    刘备正与众人商议撤军之事。
    对于去往哪里,众人发生了分歧。
    刘备的第一选择是去荆州,投靠刘表。
    刘备乃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一笔写不出来两个刘字,如今刘备也算是认祖归宗 了。
    陈宫反对,认为下邳城距离荆州太远,若是半路遭遇曹军,可就危险了。
    他提议去投靠袁绍。
    如今官渡大战正在进行,袁绍正是用人之际。
    凭关张赵三将的骁勇,必能得到袁绍的重用。
    而且,如今天下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袁绍。
    孙乾则提议跨江入东吴,寻求庇护。
    最终,刘备还是采纳了陈宫的建议:后日一早,率军前往官渡,投靠袁绍。
    正午时分,刘备正与众将士一同吃饭。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与将士们打成一片。
    “主公,不好了!”
    “曹军、曹军杀过来了!”
    一名斥候仓皇来报。
    刘备大惊。
    “徐子玉昨日才从许都发兵,怎会到的如此之快?”
    张飞瞪眼问道:“你看清楚了?”
    那人苦着脸道:“看清楚了,是徐字大旗,错不了!”
    刘备看了陈宫一眼,深吸一口气,下令道:“传令三军,准备迎敌!”
    陈宫嘴角微微抖动。
    曹军至少三日,才能抵达下邳城。
    这是他昨日作出的判断。
    所以,刘备才并没有着急撤离下邳。
    下邳城前,曹军一字裂开。
    刘备抬眼望去,对方至少有两万人马。
    虽然下邳也有两万兵马,但却多是些乌合之众,根本无法与曹军的精锐相提并论,
    下邳城根本无险可守。
    最多三个时辰,城门必破。
    双方实力悬殊,这是一场必输的仗。
    “刘皇孙,别来无恙?”
    典韦手持铁皮喇叭,大声喊话。
    刘备沉默以对,他知道就算喊话,对方也听不清。
    只听典韦又喊道:
    “司空有言,打刘备就像打孩子,想什么时候收拾,就什么时候收拾。”
    三军将士,哄堂大笑。
    这一次,刘备的眼皮终于跳了跳。
    欺人太甚!
    “公台,可有对敌之策?”
    刘备扭头,看向陈宫。
    昨日你可是极力赞成要与曹军掰掰手腕的。
    现在人家来了,你说吧,怎么办?
    陈宫心中汗颜。
    城下曹军,阵型严明,人如龙马如虎,士气如虹。
    最重要的是,人家的兵力还比他们多!
    这与他之前估计的:徐子玉无暇东顾,分不出兵,截然相反!
    人数比不过、士卒战力比不过、盔甲武器等等,通通比不过。
    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略一思索后,陈宫建议道:
    “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城,主公马上率主力部队,从后城门撤离。”
    说完,他忙又补充道:“若是晚了,就谁也走不掉了!”
    刘备深以为然。
    事实上,这是唯一的法子,他刚才也已想到。
    但是留谁阻击防守?
    留下之人,必然九死一生。
    这个话,刘备不能说,他要借陈宫的口说出。
    张飞闻言,就要自告奋勇,却被关羽拉住了。
    “主公,末将愿留下守城,阻击曹军。”
    说话的是赵云。
    刘备不得志,赵云也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所以他在刘备阵营中的存在感很低。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刘备最信任的,还是关羽和张飞。
    私下里,赵云隐隐有些后悔。
    跟着刘备,完全就是在虚度光阴,蹉跎年华。
    但他是个忠义之人,始终不曾弃刘备而去。
    “子龙只需阻挡曹军三个时辰,然后便可自行突围离去!”
    刘备拍了拍赵云的肩膀,殷殷叮嘱。
    赵云微笑点头。
    主公这是要他死守三个时辰啊仰。
    就算关羽、张飞都在,都不一定能坚守三个时辰。
    “主公,保重!”
    “司空,下邳城有些不对劲。”
    “指挥守城的,似乎不是刘备。”
    “也不见关羽、张飞二将,刘备肯定是又跑了!”
    听着手下的奏报,徐然抬头想下邳城楼方向眺望。。
    一名白袍小将手持银枪,指挥若定,打退了曹军的数波攻击。
    “留下赵云送死?”
    “呵呵,刘备啊刘备,子龙可比你那两个结义兄弟,靠谱多了。”
    历史上,赵云有常胜将军的美誉, 一生未曾犯错。
    反观关羽丢过荆州,张飞丢过徐州。
    至于大哥刘备,最坑。
    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
    诸葛亮鞠躬尽瘁积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差点让刘备一把给梭哈了。
    “我在此攻打下邳。”
    “贾诩带兵去追击刘备,能杀则杀!”
    “你想办法将关羽引到山上,待我前去劝降。”
    “孟德在官渡与袁绍大战,最缺良将。”
    “赵云和关羽,皆是当世猛将。”
    “我要向刘备借此二人一用。”
    徐然很快下了将领。
    贾诩领命离开,心中却有些困惑。
    要他将关羽从刘备身边引开,这并不难。
    但徐然居然想要劝降关羽?
    这可就有些难度了。
    刘备三兄弟感情深厚,世人皆知。
    刘备与曹操又是死对头,想要劝降关羽?
    事实上,徐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按照徐然的计划,官渡大战能推迟则推迟。
    要等到曹操兵力足够强大了,再与袁绍决战。
    但袁绍已在冀州起兵,若不加理睬,袁军将直扑许都而来。
    曹操率军在官渡阻击,也是没有办法。
    而历史上,官渡之战的上半场,袁绍占尽优势。
    对曹操而言,则是凶险至极。
    甚至数次在生死边缘徘徊!
    莫看荀彧、郭嘉等人都给曹操打气,扬言此战必胜。
    但其实,众人心中都没底。
    什么袁绍外宽内嫉,好谋无断;
    什么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都是扯淡。
    就连陈寿都认为:
    若不是官渡之战后期,许攸反水,引曹兵火烧乌巢,最后败的肯定是曹操。
    因为自己的穿越,就连官渡之战都提前爆发了。
    徐然实在不敢确定,袁绍还会不会在乌巢囤粮,会不会派淳于琼看管,许攸又会不 会反水……
    这其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徐然可不敢赌。
    蔡琰和吕玲绮还没迎娶过门,他可不想貂蝉等人变成未亡人。
    所以,徐然要倾力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
    官渡战场。
    曹操巡视营地返回营帐,脸色有些难看。
    曹军和袁军打了月余,双方的兵力损失,都在五千人左右。
    看似双方战损都差不多,但曹操的形势却要危急得多。
    首先,袁军本就人多,打消耗,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曹操;
    其次,官渡之战若曹操消耗太大,则兖州危矣!
    “子玉那边,可又消息?”
    曹操揉着眉心问道。
    郭嘉道:
    “文若传来消息,本月前,司空亲率两万大军,去打下邳了。”
    曹操疑惑道:“子玉在这个时候去打下邳?”
    郭嘉解释道:“司空发兵前曾言,要向刘备接两员大将,供主公官渡大战调遣。”
    “借大将?”
    “问刘备借人?”
    曹操闪过满脑门问号。
    他现在的确缺少统兵良将。
    此次出征,除典韦、曹洪等少数几人留守外,曹操将能带的将领几乎都带来了。
    夏侯惇、曹仁、许褚、于禁、李典、臧霸都在这里。
    但袁绍的统兵之将更多!
    最出名的,当属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邰,高览。
    这四人,不仅个人武力值极高,而且统兵能力极强。
    反观曹营诸将,要么武力突出,统兵不足,要么则反之。
    双全的,也就只有夏侯惇和于禁而已。
    为此,曹操必须得用两名将领,才能对方袁绍一名大将。
    而袁绍,除了河北四庭柱外,还有鞠义、淳于琼、朱灵等一众二流武将。
    论武将数量,袁绍具有绝对优势。
    再说谋士。
    袁营对外宣称,有八大谋士,分别是:
    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评。
    曹操带来官渡的谋士,能与沮授、许攸较量的,只有郭嘉。
    郭嘉苦笑道:
    “司空用兵,天马行空,嘉也未参透其深意。”
    正说着,许褚大步走来,躬身道:。
    “主公,司空的援军到了。”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皆是大喜。
    “奉孝,咱们一同前去看看!”
    看到援军后的第一眼,曹操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统兵的将领一身标志性的绿袍,胡子比头发还长。
    “关羽?”
    曹操愕然。
    郭嘉等人也是满腹疑问。
    关羽青龙偃月刀倒插在地上, 一手持刀, 一手捋须。
    他只是朝曹操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曹操的目光,落在关羽身侧的典韦和曹洪身上。
    徐然居然把典韦和曹洪都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