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此乃以退为进之计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董卓继续补刀:仗着四世三公的名气,成天算计别人, 一把年纪了还出来害人!
    袁隗被气到吐血。
    据说,袁隗死前曾大呼:袁绍逆子、不孝子!
    这则消息,在盟军中迅速传播。
    这让袁绍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不管怎么说,袁隗之死,与袁绍起兵有脱不开的关系。
    十八路诸侯军气势如虹,兵锋直指490洛阳城。
    董卓焦躁不安,脾气越来越差,动辄肆意凌辱打骂大臣和部下。
    而皇宫中的嫔妃、宫女,更是被祸害地不行。
    甚至还有几个寡居多年的先帝嫔妃,居然有了身孕!
    此乃皇家奇耻大辱!
    有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斥责董卓银乱后宫。
    董卓大怒,当即砍了这个大臣的头。
    而且还将这个大臣的血混在酒中,逼着一众大臣喝下。
    王允、杨彪都老臣,均是敢怒不敢言。
    李儒苦劝多次无果。
    李儒看出,董卓已无往日雄心,再这样沉沦下去,必被盟军所败。
    是时候考虑退路了。
    但投降认怂,绝不是李儒的风格。
    即便不能取胜,也不能以败局收场。
    他要的是和局。
    “岳父,若我们转攻为收,儒有一计,可以和局收场。”
    “届时,十八路诸侯联盟,不攻自破!”
    董卓闻言大喜,但旋即又摇了摇头。
    盟军一路势如破竹,猛不可挡,怎么可能会同意罢手言和?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嘛!
    “文优莫不是在说笑?”
    我欲调西凉兵马来洛阳,与袁绍曹操一决胜负!”
    “哼,他们不让咱家好过,咱家也不让他们如愿!”
    李儒苦笑摇头。
    “岳父,西凉乃是我们的大本营,不容有失。”
    “何况西凉兵马还须防范北方匈奴,不可轻易入关!”
    李儒虽狠毒,但民族大义的底线还是清楚的。
    倘若扯掉西凉兵力,北方匈奴趁虚而入……
    那么,董卓将成为大汉罪人!
    而他李儒,也将背负千古骂名!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儒自忖有能力促成和局。
    还用不到西凉驻扎的兵马。
    董卓不耐烦道:“你且说,如何让袁绍曹操小儿退兵!”
    如今董卓的脾气越来越差,对于李儒总是卖关子的说话方式,也越来越不喜欢了。
    李儒悠悠道:“放弃洛阳,迁都长安。”
    董卓一愣。
    “迁都?”
    李儒点头道:
    “不错,迁都。”
    “此乃以退为进之计!”
    “岳父不会真的以为十八路诸侯会盟,就是为了讨伐你吧?”
    “亦或是为了匡扶汉室?”
    “呵呵,都不是!”
    “袁绍、曹操等人会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争夺地盘!”
    “说白了,讨贼扶汉都只是幌子,真是目的还是为了争权夺利!”
    董卓面露不忿之色,大声道:
    “咱家就说,他袁绍、曹操小儿,岂会如此忠心?”
    “尤其是那曹操,咱家待他不薄,他竟如此地恩将仇报!”
    李儒没有说话。
    当初可是你罢免了曹操的兵权,对他明升暗降,这也是不薄?
    “文优,你继续说!”
    董卓愤愤不平,显然已经忘记了这一点。
    李儒继续道:
    “十八路诸侯会盟,有一个统一目标,那就是岳父您!”
    “岳父迁都,会让他们失去统一目标。”
    “如果,再抛出一枚诱饵。”
    “那么诸侯联军,必起内讧,土崩瓦解!”
    董卓大喜,忙问道:“什么诱饵?”
    李儒笑道:“洛阳城。”
    董卓又问:“如果咱家迁都长安,十八路诸侯还要继续追击,那又该怎么办?”
    李儒笑道:“阻止盟军追击很简单, 一个“利”字即可!”
    董卓听他又开始卖关子,有些不耐道:“此事就交予你全权负责!”
    “办成此事,空出的太傅位子,就是你的!”
    李儒大喜,忙躬身拜倒:“微臣谢过相国!”
    望着挂在墙上的大汉十三州地图, 一条条毒计,已在李儒脑中成形。
    这次,他要施展连环计,阳谋与阴谋并用,让诸侯联军付出沉重代价。
    第一计:放弃洛阳。
    迁都长安,退出京师洛阳。
    十八路诸侯军进入洛阳城,势必会争抢地盘。
    分赃不均是必然之事,狗咬狗两败俱伤。
    第二计:毒杀陈留王刘辩。
    这是为了防止他落入盟军手中。
    若是袁绍等人扶持被废的少帝登基,那董卓的长安朝廷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计:绝户洛阳。
    李儒在退出洛阳前,会将洛阳的人、财、物席卷一空!
    不给盟军留下一点物资。
    让盟军无法补给。
    这还不够。
    离开洛阳后,李儒会一把火烧了洛阳城!
    彻底斩断盟军进攻西凉的不接线。
    逼得盟军不退也得退!
    洛阳是东西交通枢纽,是进入西凉的必经之地。
    而且,迁都洛阳还有一个好处。
    长安与西凉相隔不远,遥相呼应。
    即便盟军长途奔袭,前来攻打。
    董卓也可以就近调来西凉兵马,以逸待劳。
    盟军若敢追击,必败无疑!
    其实,还有第四计,但已得到提前实施了。
    就是灭袁隗满门!
    从根上断了四世三公的声望。
    其实,这也与李儒出身寒门,痛恨世家,有很大的关系。
    三日后,西凉军裹挟着文武百官和洛阳百姓,浩浩荡荡地撤出了洛阳。
    眼看,洛阳城就要付之一炬了。
    董卓害怕担千古骂名,有些犹豫。
    “文优, 一定要这么做吗?”
    “洛阳城里,还有不少百姓呢!”
    “还有后世史书,会怎么写咱家?”
    董卓一向残暴,此时也有些忧虑。
    此举,可是比秦始皇还是暴虐!
    李儒依旧淡定,眼睛都不眨 一 下。
    “公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董卓站在战车之上,望着雄伟的洛阳城,咬牙道:“放火、焚城!” .
    盟军大帐。
    董卓从洛阳“逃跑”的消息传来,众诸侯振奋不已。
    袁绍第一时间召集众诸侯,商讨进军洛阳之事。
    众诸侯已开始暗暗盘算。
    进入洛阳后,如何掠夺财宝,如何重新划分地盘。
    徐然叹了口气,低声道:
    “轰轰烈烈的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免不了还是要以和局收场!”
    曹操不解。
    徐然分析道:
    “董卓若是死守洛阳,盟军还~有可能获胜。”
    “可若是董卓撤了,那十八路诸侯的会盟也就到此结-束了。”
    “孟德不妨想一下,十八路诸侯全都涌入洛阳城,会出现什么后果?”
    十八路诸侯进入洛阳,会大肆哄抢、掠夺。
    这个曹操自然能够想到。
    但徐然说的诸侯会盟会就此结束,他有些难以理解。
    “难倒袁绍不会乘胜追击吗?”曹操问道。
    毕竟,现在的形式,对盟军来说一片大好。
    徐然苦笑道:
    “袁绍想,他比任何人都想!”
    “但到那时,袁绍已指挥不动盟军了。”
    曹操更加疑惑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袁绍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盟军一路势如破竹,从未有人违逆盟主的命令。
    徐然解释道:
    “孟德你想,各路诸侯去追击董卓,即便打赢了,是不是最终还是要回到地方上, 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
    “即便陛下对他们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但他们肯舍弃实权,入朝为官吗?”
    曹操摇了摇头。
    这年头,手里有兵权,才是硬道理。
    徐然继续道:
    “可若是打输了呢?”
    “那可能连原来的地盘也保不住了。”
    “因为实力受损,极有可能被别的诸侯趁机吞并!”
    曹操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我们总结一下。”
    “在追击董卓这件事上。”
    “如果打赢了,那获利最大的是袁绍这位盟主。”
    “如果打输了,丢地盘的可是自己!”
    “别说是袁绍只是盟主了,他就是玉皇大帝,他也指挥不动盟军!”
    “所以说,不是袁绍不想追击董卓。”
    “也不是他指挥无能。”
    “而是董卓一撤,他已根本调不动盟军了。”
    “对其他各路诸侯来说,打不打得赢,都得回家继续当土皇帝。”
    “那还不如保存点实力,早点回去。”
    曹操愕然,半响不语。
    良久。
    曹操才感叹道:“子玉思虑之深远,天下无出其右!”
    徐然微笑摇了摇头。
    “孟德啊,这个时候,最着急的人是谁?”
    “袁绍!”
    “所以嘛,咱们的机会又来了!”
    曹操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怎么有种感觉,袁绍似乎又被算计了呢!
    哎呀,幸亏是俺老曹先一步遇到了子玉啊……
    “若是咱们这位袁盟主下令追击董卓,孟德一定要积极响应!”
    曹操表示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子玉你刚才不是还说,没人会追击董卓吗?”
    “这怎么……”
    徐然笑道:
    “别人不追,是因为他们认为追击董卓,无利可图。”
    “咱们追击董卓,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要做给天下人看,拉高孟德的声望!”
    “此次讨伐董卓,有两人获益最大。”
    “其一是袁绍,他作为盟主,必然声望日盛,日后会有众多名士相投。”
    “其二便是孟德,咱们获得了钱粮和声望,这两方面的好处。”
    “但在声望上,孟德比起二袁来,还是有所差距的。”
    “咱们要考虑拔高声望,为战后的谋划做准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