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人间悟道
作者:大唐风骨   习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斩姜子牙最新章节     
    御书房中。
    帝辛品尝了一番胡雷的厨艺。
    他不得不承认,仅仅是厨艺本身而言,胡雷已经算得上是大商第一。
    但若想以此在灶火大道上证得圆满,那就还差得太远。
    他淡淡看向胡雷,道:“何为食之五味?”
    胡雷连忙回答道:“食之五味,即辛、酸、甘、苦、咸。”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载:人有五味,因而天下有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五谷者:稻甘、稷酸、菽咸、麦苦、黍辛。”
    “五果者: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者: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者: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臣得太子殿下教导,知五味;得洪殿下教导,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
    “深研五年,感悟大道,方能展现五味之美一二。”
    说到这里,他有些羞愧地低下头,道:
    “可惜,臣愚钝,无法立道,这五行五味,是散而不聚,空有其味,并无其形。”
    他觉得自己辜负了大王的信任,辜负了大王亲笔所写的勉励之语。
    帝辛淡淡地看了胡雷一眼。
    他对于烟火大道,也并不完全了解。
    毕竟大道三千,只是虚数。
    哪怕是圣人也不可能对所有大道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对于灶火大道,他也只能从穿越者的记忆里,寻找一些线索。
    此时,他略一沉吟,道:
    “灶火大道,乃是人间之道,是天下百姓的生活之道。”
    “你若想悟道,孤送你一句话。”
    胡雷连忙躬身聆听道:“请大王示下。”
    帝辛从穿越者记忆里梳理一番后,淡淡道:
    “走千家,过万户。以方寸灶台见人生百态,借色香味形窥人情世故。”
    “你在人间寻五味之使,以五行五味修五气朝元,方能参悟烟火大道。”
    他静静看着胡雷,道:
    “你的道,起于方寸灶台,但需行走千家万户,见过人间烟火,方能得道。”
    胡雷全身一震。
    自从他参悟到一缕烟火大道之后,一直就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困扰。
    然而他用尽一切办法,也无法得知,这个困扰到底是什么。
    但在这一刻,在大王的点化之下,他终于醒悟了。
    他参悟的是烟火大道,他当初一头扎入庖厨之地,也是为了让大商百姓吃到洪殿下提起过的那些美食。
    他喃喃自语道:
    “是啊,我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吃尽天下美食。”
    “民以食为先,食以民为前,若不为天下百姓,我又何须什么烟火大道?”
    “若不走入千家万户,我又如何参悟烟火大道。”
    这一刻,他终于豁然开朗。
    他身为截教弟子,自然清楚,在大王的点化下,他才是真正地找到烟火大道的真谛。
    他激动地向帝辛拜下,道:
    “臣万谢大王点化,并向大王和洪殿下请辞。”
    “臣今日起,就行走于帝畿各地,经千家,过万户,以参悟烟火大道。”
    帝辛点点头,微笑道:“孤允了。”
    灶王神可是人间一个相当重要的神位,若是胡雷能参悟烟火大道。
    于国于民,于芸芸众生,都是大利。
    他对于这样的事,当然会全力支持。
    “孤允你行走帝畿各地,入千家万户,以参悟大道,王旨即刻下达。”
    胡雷再一次磕头拜谢,这才起身退出御书房。
    另一边。
    殷洪却是愣愣地站在原地。
    刚才帝辛点醒胡雷的话,对他也有巨大的冲击。
    农道一事,与烟火大道息息相关,很多至理也是互通。
    若无农,何来人间烟火。
    而无人间烟火,诸般农事,又如何为人族所用?
    只靠茹毛饮血,人族不可能无法摆脱蒙昧。
    只有烟火,没有农兴,那也是难为无米之炊。
    良久之后,殷洪也双眼一亮,抚掌大乐,道:
    “父王,我也悟了。”
    “农道一事,又岂是五谷即可满足?儿臣本想当我大商谷神。”
    “但仅仅谷神,不足为父王解忧,不足为大商百姓造福。”
    “儿臣要当,就当那农神。”
    “父王曾告诉儿臣,农当有四道:渔、林、牧、农。”
    “人当有五事:吃、穿、用、住、行。”
    “儿臣若只满足于农谷一事,何以成道?当是以四道合四象,以五事应五行,方可成大道。”
    殷洪双眼放光,手舞足蹈,扭头就跑,只丢下一句。
    “父王,儿臣也要行走于帝畿各地,参悟 四道五行,最终证得农之大道。”
    “父王,殿试儿臣就不参加了。”
    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跑没影了。
    帝辛:……
    “郊儿已经证道,不用再参加科考。”
    “雷震子在南境指挥南人起义军,以实战为考,也不会回来。”
    “现在洪儿也跑了,四大才子,这下就只剩下黄天化了。”
    他之前就知道。
    因为科举第一场的乡试时,殷郊,殷洪,黄天化,雷震子分别得到本科解元。
    再加上个个身份尊贵,因此四人有了“天下四大才子”之称。
    可谓是万众瞩目的学子榜样。
    结果现在四人里面,三人弃考。
    等到这消息传出去后。
    知道实情者,自然不以为然。
    心性坚毅者,也不受影响。
    就怕那些还懵懂的学子,因此放弃踏实的学业,转而直接去盲目追寻大道。
    追寻大道没有错,但若放弃基础,盲目 追寻那就是空中楼阁了。
    “还好,还有一个黄天化。”
    他刚想到这里。
    身边的万里传神镜中,就浮现出武成王黄飞虎的身影。
    堂堂大商武成王,天字号大军统帅,此刻却是满脸羞愧地道:
    “大王,臣有罪,没能看好天化,让那逆子逃了。”
    “天化说当年与哪吒的三年之期已到,要前去岐山与哪吒相会,一起到西境打天下。”
    “所以不参与一日后的殿试了。”
    他也知道,他长子黄天化和太子,洪殿下,雷震子被并称为天下四大才子。
    知道四人受到天下所有学子的瞩目。
    这一次科举,又是人族第一次科考,无比重要。
    太子殿下已经立道弃考,自是不提。
    太师义子雷震子所修军事一科,也是重实战,在南境不回来也是自然。
    四人之中,就只剩下农科的洪殿下,和他长子天化的武道。
    大王力推全国百姓文武双全,武道一科自然是重中之重。
    现在武道一科,乡试解元,会试会元的黄天化,竟然弃考,这会引起多大的问题。
    黄飞虎自然心知肚明。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来向帝辛请罪,道:
    “大王放心,臣这就亲自去把那逆子抓回来。”
    帝辛:???
    呵呵,现在四大才子,全都弃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