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盐碱地
作者:一身旧雪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最新章节     
    赚钱的事儿,谁不愿意呢。
    只是现在李家坡面临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那就是李家坡的地太少了。
    之前他们盘算过,包括中草药种植基地,虾塘鱼塘在内,李家坡大队不过就是一千四百多亩地。
    后边还要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增加鱼塘虾塘,建中草药烘干厂、酒厂、酱菜厂,这可都需要实打实的占地!
    还有一个,现在大队是需要给社员们批宅基地的。
    眼看着一帮大小伙子就要结婚成家,现在李家坡人又有钱,都需要新的宅基地盖房子。
    可是这些占地了,种粮食的地就少了!
    李晋和一众大队班子成员愁的啊,简直要一把一把的掉头发。
    现在阳春三月,不到麦收时节,天气暖和,人又不忙。
    和许多人家一样的想法,李向东是打算现在起房子的。
    他虽然还不到十八岁,但以他在李家坡的威望和地位,没有人会拿他的年龄说事儿。
    李晋听儿子一说这话,愁的直挠头。
    这可是自己亲儿子,而且给李家坡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薄待了谁也不能薄待他啊!
    “你看上哪块地了呢?”
    李晋还是先要问一下李向东的意见。
    李向东自然知道他爹在愁什么,这事儿,他早就想到了。
    “咱村在西北边不是有一片盐碱地吗?在那儿给我划一块儿就行。”
    李晋大惊失色,“那咋成?盐碱地上盖房,房子可不延年!”
    老百姓盖房子,那是冲着一辈子去的。
    盐碱地会腐蚀红砖,木料,用不了多久,这些材料就都腐烂了,就是农民常说的“翻碱”。
    另外,李家坡的盐碱地常年一片白花花的,种不了任何粮食蔬菜。
    连可以抗盐碱的高粱种上去都活不了,只是长着许多碱蓬草,等干枯了被社员们拉回家当柴火烧。
    李向东这几月没事儿就去盐碱地上晃悠,还采了点刚冒出头的碱蓬菜嫩芽,回来包饺子吃。
    “爹,咱村这片盐碱地可不少吧,我估摸着怎么也得有两百多亩!”
    两百多亩地有多大呢?
    李向东测量过,这片盐碱地是块规整的长方形,宽100米,长1400多米!
    李晋心里有本账,很确切的说出盐碱地的亩数,“这片盐碱地一共是四百三十亩,有两百三十亩是咱们村的,剩下的二百亩是观鱼台大队的!”
    说起来,这也是笔烂账,这片地在几十年前本来是良田。
    后来有人用本来就略带盐份的白洋河里的水浇地。
    只灌不排的浇法,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也随着上升,水分蒸发,盐分残留在地面,形成了盐碱地。
    公社和县里也知道这片地不长粮食作物的,所以是按正常耕地四分之一的标准交公粮。
    可是,就算交四分之一,那也是不少粮食啊,况且这片盐碱地好几百亩!
    观鱼台大队和李家坡大队都不想要这片地,折腾了无数次。
    直到李晋来当大队书记,才算是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李家坡和观鱼台一家一半!
    李向东倒是不知道这个内情,听李晋说完,他立刻兴奋起来!
    “既然观鱼台不乐意要,那咱们就把这四百多亩盐碱地都要了呗!”
    李晋抽口烟,以他们现在的经济情况,多交两百亩的公粮不成问题。
    只是这盐碱地怎么用呢?
    既然儿子这么想要,想必他肯定是有了利用盐碱地的办法。
    “都要了之后怎么打算的,说说看!”
    “盐碱地么,要是想种地,那就大水漫灌一次,再用点牛粪干草灰中和一下盐碱,治理个几年,肯定能种粮食!”
    “要是想盖房子呢,那就用混凝土打地基,保证不翻碱!”
    “另外,盐碱地可以养海鲜呐!咱们这地儿虽说挨着海,可又没有自己的海滩,只能搞淡水养殖。”
    “有了这片盐碱地就不一样了,改造一下,照样能养出海鲜来!”
    “现在关键是,咱们要先把盐碱地的所有权拿过来,落在纸面上!”
    李向东侃侃而谈,李晋也坐不住了,急忙跑到大队部开会商量这事儿。
    要说李家坡,现在各项事业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他们已经发现了潜在的困境,那就是土地面积直接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听李晋这么一说,大家立马拍板赞成,“不管种不种,先把盐碱地落在咱们大队的账面上是对的!”
    王振波甚至举一反三,“县砖窑厂占的也是咱们村的地,虽说当时给了钱,可并不多。我是这么想的,砖窑厂挖出的两个大坑,咱们能不能要回来呢?哪怕再给砖窑厂点钱也行!”
    大坑在以前是没用的,可现在,养鱼养虾,少了坑塘可不行!
    制定好方针政策,接下来就是执行了。
    要办成这事儿,上面要同意,下面也要没意见才行。
    所以,他们双管齐下。
    李晋带人去和观鱼台大队协商,李向东去走刘东来路线。
    不过两个对砖窑厂没用的大坑,有刘东来的面子在,况且还能收入几百块钱,县砖窑厂肯快就点头了。
    至于盐碱地,公社和县里更是没意见,只要你们能按时按点,保质保量的交上公粮就行!
    李晋没想到问题出在了观鱼台大队上。
    他本来以为的是,两个大队打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把这几百亩需要交公粮的烫手山芋甩出去吗?
    他现在主动说要把盐碱地要过来,观鱼台大队得乐呵呵,敲锣打鼓的把地送给他!
    谁知道,他过去把想法一说,观鱼台大队马大队长一脸高深莫测。
    “老弟,这盐碱地虽说不长东西,可它毕竟是地啊!咱老百姓有句老话是咋说的?”
    “肥薄是地,好赖是儿啊!”
    “咱老农民靠啥呢,不就是靠土里刨食讨生活嘛!”
    李晋本来兴冲冲的,结果兜头被马金福浇了一盆凉水。
    他冷静下来,细一咂摸马金福话里的意思就笑了,他不是不想把盐碱地脱手,他只是想要点好处罢了。
    “金福大哥,咱们哥俩儿处了这么多年,我是拿你当亲哥哥待的。咱们不用绕着弯子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