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上梁大吉
作者:一身旧雪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最新章节     
    这堆紫檀木料没有运到李家坡,而是直接送到了泉水村三姐家。
    秦大爷的二儿子帮着把木料卸到院子里,收了钱就走了。
    李向东介绍罗永刚和白玉龙给姜老太太,洪老太太,三姐李英,三姐夫洪水认识。
    娘亲舅大,李英待罗永刚,白玉龙很热情,张罗着包饺子待客。
    罗永刚有点不好意思,来亲外甥女家了,空着两手,啥也没带,这不是给外甥女丢脸吗?
    尤其是可爱的大霞怯生生的躲在李英大腿后边叫他“舅姥爷”的时候,这种心情到达了顶峰。
    罗永刚从口袋掏出两张大团结,非得让大霞拿着当见面礼。
    洪水不让要,罗永刚沉下脸,“外甥女婿看不起我?”
    洪水连连摆手,“老舅,太多了,她一个小孩子……”
    “姐夫,别推让了。这是老舅的一片心意。”
    李向东打断洪水的话,让他们在屋里嗑瓜子说闲话。
    他自己扶着姜老太太往院子里走,“师父,您刚才看了吗?是不是小叶紫檀?我没被打眼吧!”
    姜老太太点点头,“是小叶紫檀,牛毛纹,满金星,看包浆的程度,紫光乌润,得有个几百年了。”
    “难得的好东西。”
    姜老太太补充一句。
    李向东最后一丝不确定也烟消云散了,自夸道,“嘿嘿,你徒弟我的眼力不错吧!”
    “你是狗屎运不错!”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呐!”
    师徒两个打趣几句,走到紫檀木料旁仔细查看。
    姜老太太轻轻抚摸一块长两米,宽半米的高浮雕西番莲纹的木板,“这是架子床的后背板,满雕的西番莲纹。”
    上为花鸟纹,下为西番莲纹
    木箱上雕刻的西番莲纹样
    李向东问,“会不会是民国货?”
    西番莲是从西洋传入我国的一种花卉,西番莲纹在西方纹样中地位超然,如同中国传统的牡丹纹,有富贵、华丽的寓意。
    “不是!西番莲纹从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传入我国了,清代更是盛行。西番莲纹含有连绵不断的富贵荣华的美好寓意,因此在宫廷和民间的家具中都有广泛应用。”
    李向东佩服的说道,“师父,这个世界上有您老人家不擅长的领域吗?”
    姜老太太很认真的回答道,“有啊,比如做饭,缝衣服,这些我都不擅长啊!”
    ……
    李向东换了一个话题,“师父,找到好晌了吗?再不盖房子,过年就住不进去了。”
    现在天气已经慢慢变凉了,房子盖好还得刷墙,添置家具。
    现在砖瓦已经运到,泉水村的大队长带着人也把地基清理干净了。
    姜老太太说,“九月二十二吧,你张罗着人来盖房子。只是有一样,你来给我盯着,务必看好了院子里的那口枯井,不要让人进去。”
    “哈哈哈哈哈~”
    “失心疯了?乐的跟个傻子一样!”
    李向东神神秘秘的用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师父呦,您的狡兔三窟可是漏了一窟哦!”
    姜老太太白他一眼,“笨!”
    笨啥笨!
    上辈子的黄金不就是在院子里藏着么,原来那口枯井是进去的通道啊!
    看李向东傻兮兮的笑,姜老太太也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
    九月二十二,黄道吉日。
    辰时,吉时。
    李家坡和泉水村两处宅地基同时动工。
    李昌等人在泉水村姜老太太的宅基地准备等李向东放完鞭炮就动工。
    洪水把一挂万响大地红挂在院子里的泡桐树枝上,李向东划亮火柴,点燃鞭炮。
    “噼啪~噼啪~”
    “噼啪~噼啪~”
    “噼啪~噼啪~”
    大地红的红纸外壳炸成了碎屑,溅的周围都是,噼里啪啦的响了十多分钟后,院子里充斥着硫磺味儿,笼罩着灰白色的烟雾。
    “今日大吉,开土动工——”
    李向东拉长声音喊了一声,用铁锹挖了一锹土,这就算是主家动土了,接下来就是工人们建房了。
    泉水村的大队长带着人也在帮忙。
    姜老太太是五保户,以前又对泉水村的社员们有点恩情,于情于理,这房子应该泉水村大队给重新翻盖。
    现在有李向东掏钱负责,他们也乐的不用出钱了,只是干点活儿还是需要的。
    有个四十多岁的矮瘦男人手里拿着铁锨,却不干活儿,“大队长,咱们泉水村啥时候轮到外村的小孩崽子在这儿吆五喝六的!”
    泉水村大队长姓颜,叫国辉,今年四十五,他是认识李晋的。
    李向东的事儿,他知道的比村里其他人多。
    颜国辉瞥那汉子一眼,“不让他在这儿吆五喝六,那你去?盖一栋纯砖瓦房,也就二千多块钱,要不你出?”
    那汉子多少话都被噎在喉咙里,想了想,“大队长,姜放有钱呀,人家现在在省城混的特别好。还有他姐姐,据说嫁给燕京城的一个大官了!姜放前几个月来信说,要回来给姜老太养老送终。”
    姜放,姜老太太死去的丈夫韩城的私生子。
    颜国辉虽然很头疼姜老太太的毒舌,可他同样不喜欢姜放!
    仗势欺人的狗崽子!
    小时候没少打他!
    颜国辉脸色面沉似水,“你有话就去跟姜老太太说。”
    看她不啐死你!
    那汉子脖子一缩,他可不敢去。
    上次他媳妇在姜老太面前说了姜放姐弟几句好话,被姜老太喷的三天没吃饭,气的要死!
    泉水村有姜老太太坐镇,没人敢扎刺儿,房子盖的很快,七天以后就要上梁了。
    上梁的日子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选在农历含六、九的日子,时辰的话一般在中午。
    为了凑上这个日子,就选在九月二十九这天的中午十二点上梁。
    这天的一大早,李英就带着一些邻居开始蒸三个月婴儿拳头大小的白面馒头,蒸熟之后还要用红颜色在馒头中间点上红点。
    李向东特意去供销社买了花花绿绿的水果糖,还换了一块钱的一分硬币,一共一百枚。
    李昌在房梁上郑重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着“上梁正逢黄道日”,下联写着“竖柱巧遇紫徽星”。
    这是李向东亲自在红纸上用毛笔写的。
    太阳走到中天,中午十二点。
    李昌开始念上梁的喜歌。
    “脚登云梯步步高,手攀花枝摘仙桃;
    要问徒儿哪里去,我到金梁走一遭。
    眼望高高一条龙,摇头摆尾往上行;
    行到空中定了位,单等主人来挂红。
    挂红挂在九龙头,年年五谷大丰收;
    挂红挂在九龙尾,为官爱民清如水。
    正念喜歌抬头看,来了福禄寿三仙;
    增福仙、增寿仙,还有刘海撒金钱。
    一撒金、 二撒银、三撒骡马成了群;
    金银撒在宝梁上,荣华富贵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