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们都能给你干
作者:周氏族叔   大秦寒门小书生最新章节     
    赵怡霖冷不丁的一问,叫周不凡无法作答,一口包子咽了一半,差点将他噎个半死。
    “咳,咳咳!”
    周不凡忙端起桌上的凉白开喝了一口,这才缓过这口气来,又活了过来。
    一旁的赵怡然虽然没说话,但那希冀的小眼神不难看出,她也在关注着这个话题。
    怎么选?选哪个?该选谁?周不凡虽没有说话,但心里却是矛盾极了。
    若是按照之前的顺序来,姐妹二人轮流就是,可是,昨晚一场大乱斗,现在又多了一个王小丫。
    虽然二人还没举行婚礼,也没有领取成亲的文书,但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从三个女人的称呼来看,彼此都已接受了对方,要不然也不会姐姐妹妹相称了。
    周不凡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能装傻充愣、顾左右而言它,一个劲儿的吃着包子,直夸几人的手艺好之类的,就是不说今晚叫哪个侍寝。
    姐妹二人见周不凡这副神态,对视一眼也不再逼问,只是低头继续啃着手里的热包子。
    “表哥,给你葱。”王小丫捡出一根最大最粗的葱递给了周不凡。
    这后院里的葱可是经过他重新栽培的,如今一排排一沟沟,长势好的很,而不再如从前那般,长的纤细不说,还很容易拔断。
    因为这里人不论种葱还是栽蒜,都不培沟,而是撒上种子浇上水,任其自然生长。
    种植不科学,作物怎能长的好呢,经过他的重新栽培,如今后园的葱已经有了大葱该有的样子。
    ‘嘎叽,嘎叽。’周不凡美滋滋的就着大葱吃包子。
    嘴上还在说,“你看,咱家这葱长的多好,在这十里八乡的不敢说是独一份,但在咱们周家村,那绝对是头一份。”
    “是啊夫君,你这法子可真管用,起初那么细小的葱,叫你这一捣鼓,竟是长的这么粗大了,不知道这法子能不能用来种别的庄稼呢。”赵怡然拿起一颗相对小些的葱说道。
    赵怡霖拿起一根大葱比划着,“夫君,若是地里的庄稼也能长的这般粗大,那该多好,想来定然能多收好些粮食的吧。”
    王小丫低头不语的吃着包子,地里的庄稼她可是一窍不通,就连地里的有些野菜也是最近才认识的。
    不过呢,听姐妹二人说啥这么粗这么大的,她心里却想到了一物。
    不由的小脸一热,不自觉瞟了一眼坐在那里低头猛啃包子的周不凡,看着那包子上留下的齿痕,她不由想起了今早胸前的那些牙印子,此时的她多么希望,表哥手里拿着的不是羊肉包子,而是她的包子。
    周不凡觉察到三人时不时瞟来的目光,不咸不淡的开口:“看我做啥?我脸上有花啊~还是能当饭吃?”
    “表哥,别动,你脸上沾了一个菜叶,我给你取下来。”王小丫伸出油乎乎的小手,帮周不凡捏掉腮帮子上的菜叶,顺便给周不凡抹了一脸油花子。
    与此同时,各家的饭桌上也都议论起来。
    虽然饭还是之前的饭,菜也是之前的菜,但今晚族人们却是吃的格外美味,不是嘴里味美,而是心里美。
    一番商量过后,各家的男人们纷纷奔向族长家,不因为别的,只是为了能争取到一个去采石场干活的名额。
    吃饱喝足,周不凡在院中溜达一圈就出了家门。
    哪知道一开门,却被一群妇人们给围在了中间。
    “小凡兄弟啊,你脑子好使,又是读书人,你给咱们也整个营生呗。”
    “是啊,凡叔,你给俺们也整个挣钱的营生吧,俺们不怕累不怕苦,俺们都能给你干。”
    “是呀,凡爷爷,俺们都能给你干,你放心就是!”
    “对对对,我们娘几个都能给你干!”
    一群女人叽叽喳喳叫嚷着,门外的动静,很快家中三女给引了出来。
    看着那些妇人们,三女竟是无言以对,其实吧,她们也想有个正经的营生来做,尤其是赵怡然姐妹二人。
    周不凡挥挥手,挤出人群,这才觉得呼吸顺畅了不少,被一群妇人叽叽喳喳围在中间的滋味实在是难受啊,心说:你们都能给我干,我干的过来吗我。
    “你们呢,也都不用着急,我这呢~确实是有个你们女人能干的营生。
    而且时间自由,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的那种,赚钱也不比男人们少!
    本想过些天再告诉你们的,既然你们都问到这了,我就不妨告诉你们大家伙吧。”周不凡站在高处喊道。
    “啥活?这么好。”
    “是啊,到底是个啥营生。”
    妇人们又开始议论起来,一个个如狼似虎的盯着高处的周不凡,貌似早已饥渴难耐。
    周不凡往下压了压手,“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我就提前告诉你们,你们可以先准备着,等过些天我就收。
    那么收啥呢,桑树皮、楮树皮、生麻、碎麻头、破布、旧衣赏,稻草麦秸,新鲜的干草,例如水塘边的芦苇那些。
    但是有一样啊!发霉长毛或是烂掉的咱不要啊!
    这些东西漫山都是,你们没事的时候可以去割,过些日子我就收。
    但是你们也得注意安全,哪能去哪不能去,心中有数才是,例如那西山,就去不得,远处的深山也去不得,万不可因为这点事,丢了性命!”
    “哎呦来凡叔,这你就放心吧,那西山如今哪个还敢去啊,本就光秃秃的不长东西。”
    “是啊,大朗可差点在那丢了性命呐!”
    “凡叔,你当真收这些东西?可莫要诓骗我们啊?”
    “哎,瞧你说的,凡叔是那样的人吗,凡叔是读书人,是男人、又是长辈,岂能诓骗咱们这些妇人呢。”
    “是啊,是啊。”
    众妇人们相互说笑着散开,却在心中默默盘算起来:哪里桑树多来着?哪片有楮树来的?
    有些心眼多的妇人,却是找了个借口离开,待到无人之处,猛的加快了脚步,朝着自家跑去。
    然后,找出镰刀、拎上柴刀,背上竹篓子,或是拿上麻绳,悄悄朝着村外而去。
    因为那些地方有桑树,有楮树,如今这东西能换钱了,她们必须得提前行动才行,要不然一旦晚了,可就被别人剥去了,那丢的可是钱粮。
    有些妇人甚至拉上了自家男人,一家老少全家出动,一个个犹如黑暗中的幽灵,行走在村外的荒郊野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