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盖房发钱
作者:周氏族叔   大秦寒门小书生最新章节     
    这一天风和日丽,又是晴朗的一天,工地上的人们早已忙的热火朝天。
    周不凡早早的便带着牛哥二人进了城,今天进城主要是想去钱庄兑换一些铜钱,近来收购野菜石炭可是花光了家中铜板,何况最近还得给族人们发工钱。
    别看一两银子不重只要那么一丁点,可是换成铜板分量可是着实不轻,带着二人也好有个帮手,至于打鱼的事情,他早在昨天就帮着二人打了不少大鱼,并对送鱼的人言明:今天无鱼!
    三人进城随便在路边买了点吃食,然后直奔城中钱庄所在。
    周不凡掏出一定二十两的银子,直接兑换了满满两大箩筐铜板,钱庄帮着给装了车,随后仨人驾车离开。
    周不凡故意指挥赶车的二狗沿着街道四处溜达,一路上走走停停,周不凡采买了不少东西,米粮猪肉大骨坛坛罐罐一应俱全,尤其是买了不少的猪肉,足足有半头猪。
    牛狗二人也没多想,只是单纯的以为周不凡是要买东西,毕竟现在家里那么多张嘴跟着你饭呢,不多买肯定不够。
    其实不然,周不凡另有打算,方才钱庄兑换铜板可是废了不少时间,装车的时候那么大的两个箩筐想不引起他人注意都难。
    这不是,就这么一溜达,终于被他发现了尾巴,两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跟了一路,周不凡估计远不止这俩人,城门口怕是早有人在等着了吧。
    绕来绕去终于甩掉了两个尾巴,毕竟两条腿没有四条腿跑的快,牛狗二人后知后觉也明白了其中关键。
    ‘骨碌碌,嗷嗷’
    伴随着车轮声驴叫声,三人停在了王记铁匠铺子门前,一阵阵敲击声不断传来,在这炎热的晌午显得格外刺耳。
    铺子里
    王小丫摇着扇子,打着哈气,无精打采的擦着桌椅,今天一个客人没来,她实在是闷的很。
    猛然听到窗外的驴叫声,不由自主便想到是表哥,因为表哥总是驾着驴车过来。
    扭头望去,王小丫丢掉抹布,满脸欢喜迎了出去。
    “表哥!”
    “嗨,表妹。”周不凡笑意满满的挥挥手。
    将驴车上捎来的几筐石炭抬进院子,牛狗二人便在外守着驴车不肯离开半步,即便大舅喊他俩进屋喝口水,二人也是轮着进去喝的。
    对此,周不凡也没说什么,毕竟那两大箩筐的铜板还是蛮有视觉冲击的,哥俩怕是被人给偷了去啊。
    周不凡道明来意之后,王一刀一听外甥居然被人盯了梢,当即大怒,马上叫徒弟回去喊人。
    大舅则是研究起了周不凡拿来的图纸,并询问了一番,两舅舅虽然知道这是一种箭矢,但却从未见过,大舅表示尽快给打造一批出来。
    待镖局众镖师前来,护送周不凡三人出了城。
    果不其然,周不凡在城门口见到了其中一个盯梢之人。
    那伙贼人见有镖局护送也就打消了半路打劫的想法,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山匪,而是这周边的村民,平日拦路也就仗着人多势众罢了。
    铜板虽多,但也不能丢了性命不是吗?何况现在不是什么灾年,没必要非得硬刚。
    一路无话,十分顺利到了周家村村口,一众镖师打道回府,三人驾车进村。
    一路上不少人跟三人打着招呼,几个熊孩子跟在后面叽叽喳喳。
    回至家中已是黄昏,工地上的人们还在忙碌着,有的人家早已冒起炊烟。
    将买来的吃食交给媳妇儿保管,周不凡拿出两个猪蹄叫媳妇去先炖上,因为这东西火小了炖不烂乎,自然也就不好吃,还对媳妇说这东西养颜美容,叫二人待会儿多吃点云云,惹得二女直翻白眼。
    随后给牛狗二人发了工钱,又各给拿了一条肉几根大骨,叫二人拿回去给家人补补身子。
    这时候的大骨可是真的大骨,卖肉的刮的那叫一个干净,周不凡不由赞叹真是良心卖家啊,绝不弄虚作假,实在,真实在,不像现在超市肉摊上卖的那般:上面连皮带肉,买回家还得自己剔肉,要不然煮出来全是肉,根本没有骨头味儿。
    二人将铜钱揣进怀中,人群中一阵搜索,招手唤来自家娘子,将肉和大骨交给自家媳妇儿,叫她们先行回去做饭,两家媳妇儿一看这又是肉又是骨头,满脸忍不住的欢喜,高高兴兴领着孩子回家去了。
    周不凡来至工地冲着人们挥挥手,扯着嗓子大喊:“乡亲们呐!”
    众人闻声,纷纷扭头看来。
    周不凡站在高处继续对着人群高声大喊,“乡亲们近日来辛苦了,大家伙儿待会儿过来领工钱,今天给大家先发一下工钱,毕竟大家伙都不宽裕。
    另外啊,大家伙建好这边房子后,那边也盖,还有后面那,就你们取土的那,给我挖个大大的水池,我要在那边养鱼,最后再弄一个大大的院子,将这两边的房子和鱼塘都给我圈起来。
    大家伙儿放心便是,活,有的是,钱,一个铜板也不少大家伙的!希望大家伙能加把劲儿,等房子全部建好了,请老少爷们吃饭,有酒有肉!”
    虽然这些活儿大家伙也都听说了,但从周不凡口中说出来自然就不一样了,毕竟周不凡是主家,他们给主家做工自然得听主家的安排。
    这时候,牛狗二人抬着重重一箩筐铜板来至近前,箩筐落地发出沉闷的一声响。
    请族长拿来账本子,周不凡按照花名册一一开始发工钱,拿到钱的人家满脸欢喜,那些没来参与建设的人家围在人群外围看的一脸眼馋。
    周不凡指了指剩下的铜板,笑着跟大家打趣,“大家伙儿看到没,这剩下的半框铜板早晚也是你们大家的,都别偷懒啊,偷懒被赶走的话,赚不到铜板损失的可是自己哈。”
    “嘻嘻……”
    “哈哈,小凡这话说的在理。”
    就在这时,灶房那边传来了阵阵肉香,扭头一看,原是周不凡媳妇儿端来了几盆肉在那熬起了猪油。
    周不凡又对着工人挥挥手喊道:“你们先干着,等会儿的,你们各自拿碗来,等我家娘子熬完了猪油,给你们分些肉渣回去,也好给家里人解解馋哈。”
    随后对着灶房又喊,“娘子啊,听到没,过会儿凡是给咱干活的家家有份,都一样多哈。”
    “哎,奴家知道了。”赵怡然回应一声。
    几个帮厨的女人本想回家,毕竟家里还有一堆活儿,见这边又要熬猪油也不好意走了,心不甘情不愿的留下来帮忙,本想找个借口离开,却听周不凡说要给他们分肉渣,当即欢天喜地的忙活起来。
    众人满脸喜色的干着活,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劝劝自家没来的人,你看看这不仅给银子还给肉,平常吃的伙食那就更不用说了。
    结果就是,第二日清早,工地上多了许多人手,工程进展飞速,而且鱼塘那边也有人在开挖,取出来的土刚好用来平整这边土地,就连茅屋这边都有人在忙,多处施工同时进展。
    时光飞逝
    转眼间,所有房屋全部建好,就连茅厕都是男女分开的那种,前面院墙用的是石头和青砖,一圈木栅栏围住了溪流边开挖好的鱼塘。
    只是这刚建成的房屋还不能立马进去住,需要通风晾晒一段时间才行,否则很是潮湿。
    三人只能在草棚里又住了一段时间,还好近些日子以来,从没下过大雨,偶尔几次也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
    草棚虽然漏雨潮湿,但通风极好,太阳一出来就立马变得干燥起来。
    期间,周不凡进城去买了一些当下里的高端家具,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还给媳妇儿扯了一些软和好看的布料用来做内衣。
    说起这内衣内裤,两女真是欢喜的不得了,正如周不凡所言,穿上就不想脱了,穿着不仅仅舒服利索,而且看起来胸脯也比之前高挺的多。
    关键是,夫君他喜欢,每天晚上都……
    周不凡搬进了新房子,又请人将茅屋推倒,用剩下的砖石在那边建了几间瓦房。
    院子很大空地很多,周不凡三人开垦了一些出来,准备种些应季的青菜。
    当然,周不凡还去城里买了酒肉,请前来帮工和贺喜乔迁的人美美吃了一顿大餐。
    王一刀派人来拉石炭的时候,顺带送来了周不凡需要的箭矢,足足几百根之多。
    看着迅速干瘪下去的钱罐子,周不凡决定哪天要进山去碰碰运气,他总觉得远处那片群山不简单,尤其是他刚过来时的那个峡谷,那片见血封喉!
    周不凡家的青砖大瓦房建好了,门前的大片空地取代了昔日热闹的村口,成了村里大部分人茶余饭后的聚集地。
    尤其是门前的那对石狮子,成了小孩子们玩耍的对象,被摸得锃亮锃亮。
    村口老槐树下,还是那几个老人,时不时的坐在那凝视着远方,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回归。
    每每看到几人,老族长总是过去陪着说说话,然后与几人一起凝视远方。
    经过询问得知,那几个老人家唯一的儿子因为前些年交不起赋税,被官府拉去充军前往了北方前线。
    本村同去的只回来了一人,那就是铁牛的父亲,可这唯一回来的人不仅少了一条手臂还断了一条腿,因为是充军,所以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抚恤。
    虽然他们知道:等,也是白等,毫无意义,但还是希望那不可能出现的人再次归来,毕竟血浓于水,何况是自家儿郎!
    对此,周不凡也只能心中深深一叹,生在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周家村目前状态还算是好的,若是那灾荒之年,真的不敢去想,摇摇头将思绪拉回朝着自家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