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贤名
作者:冷月一江秋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最新章节     
    乐平公主忍着气问道:“因为好把控,就要把越国公这种残暴不仁,伤天害命之人庇护下来么?”
    晋王顿了一下,解释道:“当然不仅是如此,留越国公在朝堂之上,凭他的战功,他的家世,可以牵制高颎,防止他一家独大。试问除了他越国公,若换作旁人,又有谁能做到如此地步?”
    乐平公主哼了一声,晋王接着解释道:“更何况——此番一来越国公彻底于高颎决裂,进而推行科举选士,算是他以功补过吧!”
    “以功补过?”乐平公主冷冷笑了一声,道:“他补得起么?”
    晋王失笑了一下,道:“阿姊你向来不管朝廷政事,恕阿弟劝阿姊一声,就算杨素戗害百姓,阿姊也不该对此有所置喙。若是被父皇知道了……”
    乐平公主微微眯了眯眼,截断晋王的话头,沉声道:“知道了又如何?为了平衡朝局,而庇护一个奸恶之徒,赔上了母亲一生的贤名!
    以功补过?补给谁?日后史书工笔,母亲的声名怎么补?”
    晋王一怔,缓了一下,眼睛便看向了别处,良久晋王才开口道:“昨夜父皇与母亲商量,想必当中的取舍……他们已谈的清楚。阿姊与我身为人子,只管遵从便可,何必横生枝节!”
    乐平公主深深叹了一口气,道:“阿摩,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傻?”
    晋王脸色生疑,问道:“什么意思?”
    乐平公主回道:“明面上,母亲性格强势,蛮横霸道,父亲对母亲多加忍让,可实际上一直在忍让求全的——是母亲!
    母亲知道什么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她安于深宫内帷。
    即便她不喜欢太子,她不喜欢杨素,她心中也是认定高颎才是自己人,可她依旧遵从了父皇的意愿,跟着父皇的决策行事。
    只要是父皇认定的事情,母亲何时违背过?父亲不好出面做恶人,便要母亲来做!如今母亲落得一个悍妇的名声还不够,竟还要落一个贪奢之名。”
    “阿姊慎言!”晋王越听心越慌,急忙劝道,劝完还朝着四周看了一眼。
    稍稍放了一下心,晋王开口道:“阿姊心疼母亲,弟弟可以理解,但为弟希望阿姊能珍重自身。
    这些话以后最好不要再说了,若是被有心之人听了去,阿姊惹上了麻烦,最终劳心费神的还是母亲。”
    乐平公主稳稳情绪,点了点头,道:“好——”
    晋王脸色一忧,道:“近来阿姊是不是时常心绪不稳?”
    乐平公主疑问道:“你为何这般说?”
    晋王回道:“这些话若是放在过去,阿姊宁可把话烂到肚子里,也不会说出去的。”
    乐平公主心头一震,晋王说的对,适才那番话确实不太谨慎,若是以前,她也必不会这般咄咄逼人。
    乐平公主点点头,敷衍道:“确实如此,许是夜间不好睡,肝火旺盛,忍不住气了。”
    “哦!”晋王恍然大悟,接着又道:“我记得肖元元进献给母亲一大包的干菊花,当时她便说过菊花可清肝明目 ,阿姊可以试试!”
    提起肖元元,乐平公主叹了一口气,道:“我也试过了,无论是煮汤还是做点心,味道有些怪,都不甚好吃!”
    “煮汤?”晋王愣了愣,问道:“是用……开水煮么?”
    乐平公主点了点头,道:“自然是用开水煮的,辅以茶料,加糯米细粉,熬煮成汤。”
    晋王想了想,道:“我记得之前我在总管府不是这么吃的!”
    乐平公主愣了愣,看向白鹭子,问道:“肖元元有多久没有来过信了?”
    白鹭子回道:“快一个月了。”
    乐平公主皱了皱眉,白鹭子接着道:“肖元元应不知道公主到了岐州,所以即便来信也会先到公主府,再送到离宫来,总是要晚上几天的。”
    乐平公主嗯了一声,吩咐道:“派人去问问府里,若是收到了信,就快马送过来。”
    白鹭子回了一声:“是。”便不做言语了。
    晋王笑了笑,道:“无怪乎阿姊夜不成眠,原来是在等肖娘子的信呀!”
    乐平公主分辩道:“元元的信很是有的,闲来无事,当个笑话看看也是可以的。”
    晋王笑着笑着叹了一口气,道:“想想我也有好几个月不曾见她了,不知她当下过得怎么样?”
    乐平公主心下一动,看了看白鹭子,白鹭子会意,连忙道:“奴婢这就派人回去问,若有消息马上来报。”
    晋王点了点头,道:“有了消息,也跟本王说一声吧,阿环也时常想她呢!”
    而此时,三千里外的江都城内,肖元元手持着萧珏的来信,心下里阵阵生疑。
    照理来说,这个时候在京城,菊花茶就算不能大行其道,但起码也不会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吧。
    然而萧珏的信中表示,菊花茶在京中根本没有销路,宫中也没有传出菊花茶的美名来。
    难道那杨坚哄自己玩儿的,根本没有把菊花茶推广出去?
    肖元元不知道的是,尽管独孤皇后依言用菊花茶招待来客,可就像乐平公主说的那样,不是正常的泡饮,而古法煮茶,自然喝不出菊花的效用来。
    所以,即便独孤皇后确实遵守了杨坚的承诺,可因为不得其法,所以才没有把菊花茶的名声打出去。
    肖元元当下稍稍惋惜了一下,只当自己少了一个赚钱的产品,并未太过在意。
    “齐州主事来信,说已经收到江都总部分拔过去的细盐,只是尚未打开市场,销量一般。而且当地盐商有意挤压我们的盐价。”肖七娘说道。
    肖元元放下萧珏的信,无奈地回道:“齐州本就晒盐,卖得不好也要以理解,我主要是想着,从齐州进货方便些。”
    连续两个消息都不大好,好在肖七娘接下来的消息让肖元元稍稍心情好了些:“近来,有荆州的客商到江都来购买我们的茶叶,分了我们存量的半数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