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文若,你情绪不高啊
作者:正道逍遥   朕有曹操,何惧天下最新章节     
    至于家人的安危,曹操虽然心里或多或少也会挂念,但他并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太重。
    再说,正如郭嘉所说,曹操相信,皇帝不会轻易的对付他的家人,除非曹操公然造反。
    如果换了吕布,家人落到别人的手里,或许早就慌了。
    曹操在官渡整军练兵,摆出一副随时要再次进攻河北的架势,具体的真相,只有核心高层寥寥几个人才知道。
    很快,曹操就见到了刘协派来的信使,曹操并没有做出答复,他在等车胄等人的行动。
    信使只是履行自己的使命,临走之前,又从怀里拿出了几瓶五石散,交给了郭嘉。
    信使道:“出征多日,陛下担心郭祭酒身边断了此物,特意叮嘱小的,务必把这些交给您,这都是陛下亲手调配的。”
    郭嘉笑着接了过来,对信使拱手道:“替我回复陛下,臣多谢陛下赐药。”
    信使不再停留,答应着回去复命去了。
    荀攸走了过来,指了指郭嘉手里的那几瓶药,表情甚是警惕,“奉孝,当心点,现在这种时候,陛下心机莫测,不可不防啊。”
    曹操一向多疑,盯着郭嘉手里的药瓶,眼珠子也咕噜噜的转了几下,“奉孝,公达说的有理,要不这些日子,你就先把那东西停了吧。”
    郭嘉却笑了,“这种时候,陛下还没有忘记给我送来五石散,这恰恰说明,陛下还是很有诚意的。”
    郭嘉说完,打开了一瓶,当着两人的面,吞下一口,很快就眯起眼睛,露出了一副腾云驾雾般的自嗨表情。
    曹操和荀攸两人一直盯着他,一开始,两人都很紧张,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刘协会在这里面下了毒。
    但过了好久,郭嘉除了飘飘欲仙的享受表情,并没有任何异常,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在人工湖,刘协和陈宫这些人聊了很久,他还帮人工湖起了一个名字,叫君臣湖。
    沮授大为称赞,“君臣湖,寓意君臣和睦,一派祥和,君离不开臣,臣也离不开君。”
    陈宫补充道:“日后,不管谁来到这里,都会受到内心的洗涤,要时刻谨记,君臣有别,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任何时候,臣子都要恪守本分,不能乱了规矩。”
    接触了这么多天,陈宫的性情,刘协已经非常了解了。
    他既像一团火,又像一块冰,性情耿直刚硬,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分的很清楚。
    陈宫的言行举止,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处事不够柔和,不够圆滑,
    但刘协身边,恰恰很需要这样的职场钢刀。
    陈宫眼里不容沙子,三观很正。
    至于沮授,到目前为止,更让刘协惊喜的是,他的大局观和自己非常合拍。
    他遇事考虑问题比较全面。
    沮授也喜欢直言进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行动力很强,想到什么,不喜欢藏在心里。
    这两个人都是适合干事儿的人。
    但他们绝不是最让领导满意的那种类型。
    但刘协偏偏就喜欢这样耿直能干的人。
    回到宫里,夜已经深了,走在路上,刘协明显能够发现有些太监和宫女的表情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变的有些慌乱,离着很远便抢着问安,甚至能注意到有些人身体明显在颤抖。
    许都发生了兵变,虽然没有人刻意的去宣传,但这么多宫女太监,免不了有聪明机灵的捕捉到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里边,有一半都是曹操安插进来的,许都换了主人,最感到害怕的就是这些人。
    连董昭华歆那些大臣,在朝堂上都惶恐不安,直冒冷汗,更何况这些没有背景没有地位的太监宫女了。
    刘协一路走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他并没有刻意去针对这些人。
    刘协先去见了伏寿,没想到,吕玲绮和董贵人两人也在。
    他们就像商量好的似的,猜到自己会先来这边。
    吕玲绮和董贵人急忙见礼,伏寿刚要弯腰,刘协紧走两步,把她扶住了,“你有孕在身,就免了。”
    伏寿的小腹已经微微隆起,她的眼中多了将为人母才有的柔情。
    刘协伸手温柔地在她肚子上摸了一下,感受着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
    伏寿脸暇羞赧,顿时爬满了红晕,想要躲闪,一想到皇帝离开已经将近三个月了,又不忍心。
    吕玲绮嘻嘻的笑着,董贵人眨着眼睛,则是一脸的羡慕。
    跟他们聊了一会,询问了一下近来宫里的情况,最后,刘协问道:“怎么少了一位啊?曹贵人呢?”
    吕玲绮心直口快,抢着回道:“她早晨回了一趟家,回来后就闷闷不乐,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见。”
    刘协点了点头,想必她已经知道了什么。
    反正早晚都是要知道的,刘协逐一和伏皇后几人抱了一下,然后便起身往文秀宫走去。
    走在路上,刘协对张宇吩咐道:“你马上吩咐御膳房,给曹贵人做一碗莲子羹,尽快送过来。”
    张宇忙笑道:“还是陛下体贴曹贵人,奴婢马上照办。”
    来到了文秀宫,宫女主动把门打开,刘协迈步走了进去。
    曹颖正坐在床头,一见到刘协,忙扑了过来。
    刘协无奈的笑了笑,伸手把她接住。
    女人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终究还是女人。
    需要男人哄,需要男人宠着。
    “陛下,您能告诉臣妾,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昨夜许都兵变,宫里自然也听到了动静,一大清早,曹颖放心不下,就抽空想回去看一下。
    结果发现曹家外面站着好多甲士,尽管叛乱已经平定了,可曹家外面的甲士,依然没有撤去。
    刘协笑着安慰道:“什么都没发生,只是满宠作乱,朕对司空府加强了保卫,仅此而已!”
    曹颖抬起头来,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可是,满宠他怎么会突然作乱了呢?”
    刘协摇了摇头,“这朕就不知道了,这件事朕会交给曹公来处理。”
    曹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刘协说的,她也不会怀疑,但凭着女人特有的直觉,她隐隐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但作为皇帝的女人,她不会刨根问底的继续追问。
    过了一会,张宇把做好的莲子羹送来了,刘协亲自接过来,放在了曹颖的面前,劝道:“一天没吃东西了吧?快吃吧。”
    刘协一直看着,等她把粥全部吃光,这才欣慰的笑了。
    女人需要哄,久别重逢的女人更需要哄。
    夜里两人亲密了一番,等曹颖沉沉睡去后,刘协依然还在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安抚曹操呢?
    曹操肯定会有大动作,他是乱世枭雄,任何时候,刘协都不会放松对曹操的警惕。
    哪怕和他女儿睡觉的时候,也不例外!
    次日早朝,被架空了四年的朝会,文武百官,该来的,能来的,全都来了。
    刘协觉得自己起的很早,可当他来到大殿时,人早就到齐了。
    董承、孔融这些人,还在亢奋的状态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抢着奏报进言,无非就是要整理朝堂,裁撤官吏……等等,想让皇帝掌握更多的权利,把曹操的人进一步的替换掉。
    刘协耐着性子听着,心里沉思着,但他并没有马上就答应。
    过了一会,董承说道:“陛下,有人反映谯郡太守曹成,贪赃枉法,欺男霸女,行径极为恶劣,臣建议将曹成马上缉拿来许都,严查严办,另外臣举荐陆绩担任谯郡太守。”
    一石激起千层浪。
    谯郡,那可是曹操宗族的根基所在,是曹家和夏侯家的根本。
    荀马上就意识到,董承这是故意在陷害曹成,从而把谯郡太守换成皇帝自己人,把曹操的宗族掌控在手里。
    董昭也替曹操暗捏了一把冷汗。
    这次董昭其实很倒霉,他原本不应该待在许都。
    官渡开战后,曹操把董昭也带在了身边,还没有进兵邺城呢,曹操就提前任命董昭做了魏郡太守。
    曹操经常这么干,还没有打下敌人的地盘,就已经提前任命自己人做了对方领地的官吏。
    一方面表明曹操有绝对的自信,对胜利志在必得;
    另一方面,借此鼓舞士气,想给自己带来好运。
    董昭奉命押送那四万名降兵回了许都,结果,还没等离开,许都就发生了兵变。
    现在,董昭想走都走不掉了。
    皇帝刚刚亲政,臣僚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大家都抢着表忠心,谁也不敢偷偷的溜走。
    陆绩是庐江陆家人,他的年龄只比陆逊大了五岁,但辈分却高了一辈,是陆逊的族叔。
    刘协看了董承一眼,说道:“曹成的事情,就让荀令君派人审查吧,如果情况属实,朕自然会严肃处理,至于谯郡太守的职位等事情查明白后,再行商议。”
    董承碰了一个软钉子,他没想自己一宿没睡,想到的妙计,竟然被否决了。
    陈宫和沮授都能看的出来,皇帝不想再继续挑衅曹操了。
    曹操的神经已经很敏感了,自从乌巢刘协让曹操几乎全军覆灭,从那个时候开始,曹操就已经非常不满了。
    现在,许都又丢了控制权,家人也变成了人质,如果再把谯郡的族人给他控制起来,非得把曹操给逼急了不可。
    刘协把这件事交给荀处理,荀也松了一口气。
    他也不希望,继续把矛盾升级。
    退朝后,荀前脚刚刚走出大殿,赵云便从后面追了出来,“荀令君请留步,陛下要和你同行。”
    不一会,刘协便走了过来。
    其他臣僚无不好奇,却也不敢上前询问,只好各自怀着疑惑,悄悄的离开了。
    荀不解的问道:“陛下,莫非还有别的事情要交代老臣?”
    刘协笑了笑,“朕要去拜访一下你的从兄荀侍中还有前太尉杨公,正好你我君臣一路同行。”
    荀点了点头,荀悦年纪大了,这几日卧病在床,没有上朝,之前荀收到刘协的书信,信中就提到了荀悦。
    荀意识到皇帝要重用荀悦,他的心里,也着实替从兄感到高兴。
    但另一方面,看着皇帝不断的拉拢人才,身边人才济济,力量越来越强,荀也愈发的替曹操感到担忧。
    刘协忽然道:“文若,你似乎情绪不高啊,怎么了?有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陛下,您……”荀愣了一下。
    相识这么久,这还是荀第一次听到皇帝称呼他的表字。
    只有特别相熟,关系特别亲近的人,刘协才会称呼对方的表字。
    荀虽然比较注重君臣的礼节,但经常听到皇帝亲切的称呼别人的表字,心里多少也是有些羡慕的。
    当臣子的,有谁不盼着能和皇帝走的亲近一些呢?
    荀摇了摇头,“陛下,臣挺好的。”
    “是吗?”
    刘协迈步往前走着,笑了笑,对荀说道:“文若乃是谦谦君子,你我君臣之间,没必要遮遮掩掩。是朕的人,同样,也是曹公的人,朕现在重掌皇权,曹公定然不会太高兴,怕是,你也如此吧?”
    荀顿时停住了脚步,瞪大双眼,慌乱的看着刘协,“陛下,您何出此言?”
    刘协继续往前迈步,脚步沉稳有力,透着帝王才有的气势,“边走边聊吧,朕已经长大了,和你们相处了四年,有些事情咱们心里不都是很清楚吗?”
    荀身子一晃,踉跄着跟上,他只觉得腿上像是灌了铅一样,异常沉重,每一步迈出,都很艰难。
    刘协接着说道:“就在不久前,朕在官渡,已经和奉孝开诚布公的谈过一次了,其实,谈不谈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心知肚明,不是吗?”
    荀的心情越发沉重,这几年,曹操和皇帝明争暗斗,荀不仅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当然什么都知道了。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今天,皇帝会和他说这些。
    刘协转身看了荀一眼,很平静的说道:“朕一直以来的夙愿,就是希望我们君臣,能够永远和睦,一起匡扶天下,重扶社稷,这个愿望,朕从来都没有变过。”
    荀默然无语,但脚步没有停下,并始终和刘协保持一个身位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