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传统技能,意外收获
作者:齐东野老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最新章节     
    姜哲在宾馆大厅走了一圈,看过所有展示的作品后,就来到庭院中散步。
    他走至僻静处,悄悄打开系统页面。
    随机任务的荣誉进度条上,游标已经超过15刻度,还在缓慢移动。
    荣誉增加的速度,比昨天略差。
    姜哲估计,可能是今天自己的作品,并没有如昨天那样引起注意。
    散步结束,他打算回房间整理今天的收获。没走几步,就听到尹老师远远的招呼自己。
    姜哲看到尹老师似乎有事,就迎过去询问:“尹老师,有什么事?”
    尹老师说:“能不能帮忙抬个人?”
    姜哲以为又有人喝醉了,当即答应。
    尹老师带着姜哲往餐厅去,边走边给解释。
    事情和姜哲的猜测不同。
    有位五十几岁的老人犯了痛风,已经疼的无法走路。
    姜哲二人来到餐厅,看到有几个人正围着一个穿着白色汗衫、短裤的秃顶老人。
    老人斜靠在椅子上,疼的满头是汗。
    周围人劝他别在这里坚持,赶紧回去医院。
    姜哲从周围人的议论中得知。
    这位老人的痛风是老毛病,又管不住喝酒的毛病。昨晚和今天中午喝了两次白酒,傍晚,已经疼的不敢走路。
    一位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回到大厅:“我们已经安排车辆,把老谢送回去。”
    “老谢,你给家里打个电话。”……
    众人七嘴八舌的提建议。
    不久,车辆到了宾馆门前。
    姜哲和几个身强体壮的人,把老人抬上车。
    这老人一个劲的对几人抱歉。
    车辆离开,小插曲刚过去,有一批新来的会员赶到宾馆。餐厅里再次热闹起来。
    姜哲回自己的房间,完善作品。
    今天,有大量的时间被用来作画,所以,今天的学习积累就超过往日的平均数。
    采风活动的第二天。
    尹老师几人因为爬山太累,腰酸腿疼,走不了远路,决定就在村子附近写生。
    姜哲因为不熟悉道路,也去村里找合适的素材。
    上午,完成三幅描绘民居村落的水彩。
    下午,他选择描绘村里的碾子和几棵古树。
    姜哲画这几幅作品的时候,选用写实的技法,突出光影变化。
    他画完一张,正在休息的时候,远处一个院落的大门打开,一位老妇人提着篮子走出门,慢慢走向几位正在写生的画家。
    姜哲看到老妇人向几位老师推销什么东西,并没有在意。
    他拆下已经完成的作品,换上新纸的时候,听到老妇人走到近处,向一位画家推销。“老师,我家老伴自己做的毛笔,您看看,需不需要?”
    那位画家的年龄也不小了。他向老妇人的篮子里看了一眼,说道:“大姐,谢谢您,我平时不怎么用毛笔。您问问其他人能不能用?”
    姜哲听到老人推销毛笔,就多看了一眼。
    老人穿着灰色的老式衣裤,头发花白,在脑后梳成一个髻。
    她提着篮子,向附近的画家们挨个推销,但是都不成功,最后,走向姜哲。
    姜哲看到老人过来,提前站起来等着。
    老人走到姜哲近前:“老师,你需不需要毛笔,我这些都是好毛笔。”
    姜哲明白老妇人的称呼只是客气,但被人称为老师,还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大娘,我不是老师,我是学生。你先坐下,让我看看。”
    老妇人露出笑容,把手里的篮子放在姜哲近前。
    篮子很旧,里面铺着一块灰布。灰布上有三捆毛笔,每一捆毛笔大约有十几支。
    姜哲从老人的打扮,判断其的生活窘迫。
    他已经想好,只要毛笔的质量不太差,就买几支,当做是帮老人一次。
    老人给姜哲介绍。
    “一共三种毛笔,小狼毫,大白云,大羊毫。这些毛笔都是我老伴自己做的。他原本在我们镇上的毛笔厂工作,后来毛笔厂没了,他就打零工,现在回家养老,闲着没什么事儿就做几只毛笔,都是好用的。”
    姜哲拿起一只小号的狼毫笔。
    笔杆是通体烤红竹杆,笔头大约5、6毫米的口径,出锋两厘米左右。
    白云笔略大,羊毫笔最大,出峰三厘米左右。
    三种笔的型号都偏小。
    姜哲边挑边问:“大娘,您这三种毛笔什么价?”
    老妇人说道:“狼毫笔39元一支。白云笔35元一支,羊毫笔26元一支。”
    姜哲动作一顿。这个价格可不低。
    在2001年,市面上已经有掺杂尼龙毛的毛笔出现,价格在几十元以上的小号毛笔,那都是高档笔。
    他明白,老妇人的毛笔为什么推销困难。
    姜哲犹豫片刻,问道:“大娘,我能用清水试一试吗?”
    “可以。”老妇人抽出一只笔毛散开的狼毫笔,递给姜哲。
    姜哲把毛笔吸足清水,在左手背上书写,感受笔尖的灵敏度。
    他写了几个楷书和行书字,惊讶的发现,这只小号狼毫笔异常好用。笔尖灵活,弹性自然,不散峰,提按使转的不同动作,都能够让力量顺畅的到达笔尖。
    姜哲获得书法等技能后,对毛笔的了解也随之增加。
    很多人说起狼毫,就觉得应该弹性不错,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真正的狼毫,比羊毫的弹性只是略多一点。
    那种弹性很强的狼毫,只能说明里面掺和了尼龙丝。
    姜哲问道:“大娘,狼毫笔用什么材料加健?”
    大娘说道:“我也不太懂,听我老伴儿说这里面加苘麻。
    苘麻需要梳理,特别麻烦。有苘麻的笔,吸水性好,笔锋饱满。好用。
    我老伴做毛笔不加别的材料。另外两种,也是用苘麻加健。”
    姜哲担心遇到那种情况:给试的都是好用的,你要多买,质量就参差不齐。
    老人似乎明白姜哲的疑虑。“你放心,我老伴择笔很仔细。”
    姜哲把三种毛笔都试过,发现狼毫和白云笔最好用,羊毫笔一般。
    老妇人告诉姜哲,白云笔是用羊狼毫做笔柱,外层披毛是也羊毫。
    “我老伴儿告诉我,这笔原本就叫白云,就是以前传统白云笔的做法,有的笔厂在笔柱里加紫毫。咱们这儿买不到好的紫毫,就用苘麻来加健。”
    姜哲选了五支狼毫,五支白云笔。
    老妇人笑的很开心,对姜哲说道:“毛笔都是没有刻字的。你想要刻字,我老伴能帮你免费刻字。”
    “哦,是吗?”姜哲来了兴趣。
    老妇人指了指她家:“我老伴走路不太方便。在家里做毛笔。你可以去我家里,让我老伴给毛笔刻字。”
    “好,我跟您过去。”
    ……
    姜哲跟着老妇人走进院落。
    院落不大,有两间正房,一间厢房。
    一个老人坐在老旧木桌前,用择笔刀调整笔头。
    老人听到声音,抬头看到姜哲。
    老妇人介绍了姜哲。
    老人接过姜哲选好的毛笔,问道:“你想刻什么字。”
    姜哲已经想好刻字内容。
    “狼毫笔就刻梦笔生花,下面写我的名字,我叫姜哲,就写姜哲定制。
    白云笔就刻青山白云,下面也刻姜哲订制。”
    老人弄清楚内容,让老妇人拿来专用刀具,开始刻字。
    他不写底稿,一手捏住笔杆,把毛笔一端抵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捏着刀子,开始在笔杆上滑动。
    一去一回,一个短横笔画刻好,接着再刻第二笔。
    老人刻字的笔顺和写字差不多,但偶尔有调整。有的字需要等完全刻好,才能看明白其中几个刻法的用意。
    姜哲看的有趣,越发认真的观察。
    老人的技艺精湛,很快就完成一支笔的刻字。他询问姜哲是否要在刻字里填色。
    姜哲表示不用。
    他拿起刻好字的毛笔,查看细节。
    老人的刻字很美,部分笔画和偏旁有行书的韵味。
    姜哲越看越觉得这支毛笔有独有的美感,传统的刻字与朴素的笔杆相得益彰。
    这时,系统给出提示,玩家接触传统制笔技艺,观看老艺人的刻字过程,开启欣赏传统工艺的体验。
    系统将根据玩家体验过程,发放奖励。
    姜哲看明白提示,发现老人已经快刻完了。
    体验这就结束?这可不行。
    他急中生智:“老师傅。您这里有没有别的毛笔。”
    老人说道:“有,我还做过其他型号的。”
    老妇人拿出两个大木盒。
    木盒里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十几捆毛笔。
    姜哲选出五支用苘麻加健的长锋羊毫,五支出峰三厘米的狼毫笔,还有五支狼毫小楷笔,请老人为毛笔刻字。
    老人很高兴,告诉姜哲,他选的出峰三厘米的狼毫笔,就是以前的兰竹笔,是一种高档笔。
    笔柱用黄鼠狼秋尾加石獾针毛,再加苘麻制作,外面披一层狼毫。
    姜哲欣赏老人刻字的同时,听着老人讲毛笔。
    老人说自己最擅长的是制作兼毫笔和狼毫笔,还说起当年在笔厂时的日子。
    等到老人给姜哲购买的毛笔刻完字,姜哲再次听到系统提示。
    玩家欣赏、接触优秀传统技艺,开启感知属性,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姜哲付账,与两位老人告别。他
    离开小院后,脸上露出笑容。
    这些毛笔的价格不低,但是,一次抽奖机会更难得。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