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热闹,素描头像
作者:齐东野老   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最新章节     
    考生们排着队,依次进入考点校门。
    校门口有人负责检查证件。
    考生们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在考试楼前广场集合。
    有一位老师站在台阶上,举着喇叭,指挥考生们按照指示牌排队。
    一队工作人员站成一排,每人手中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第几考场,考生们按照考号,找自己的考场。每个考场的人,排成一队。
    姜哲和陈嫣在第二考场。
    每个考场有30人,总共六个考场,参加考试的人数,不到一百八十人。
    姜哲预估,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考生中,有一半人能拿到合格证。
    因为考生带的东西很多,每个考场的队伍排的很疏松,很长。
    进入考场之前,每個考场的监考老师,会拿着一摞报名表,核对每个考生的身份。
    姜哲所在考场检查的很快。他收起身份证,就发现旁边一个考场的监考老师,检查的非常仔细。
    这位男老师检查完一位考生的资料,不经意的转身,喊出一个名字。
    “尉犁!”
    无人应答。
    片刻之后,距离老师几步之外,一留着中分头,穿着棕色皮夹克的男生,突然反应过来,回头应答。“哦,到。”
    监考老师慢悠悠的走回去,表情严肃:“你把头发撩起来。”他拿着手里的报名表,准备找出更多破绽。
    男生突然拔足狂奔,冲出队伍,奔向校门口。
    男老师没想到这考生居然敢跑。愣了一下,对着校门口方向大吼:“拦住他。”
    有巡考人员反应过来,立刻去追。
    逃跑的人拎着东西,依旧跑的飞快,距离到校门口大约有几十米的距离。
    嗡~众多考生哗然。
    “大家安静。”主考官拿着喇叭维持秩序。
    考生们兴奋的声音逐渐降低。
    很多人还是偷偷议论。
    陈嫣回头,对姜哲说道:“看见了吗,替考的。”
    姜哲点头。第一场考试,就亲眼见证这么离奇的一幕。
    陈嫣偷笑:“以前听说过有替考的,第一次见到当场被老师抓出来的。”
    不怪她笑。
    这事太凑巧。
    监考老师有经验,学生也奇葩。
    你说他心理素质好,被人一诈就绷不住了。你说他心理素质差,出事就果断逃跑,毫不犹豫。
    不久,有消息流传,替考的人居然真的逃走了。
    “请大家保持安静。如果还有替考的人,请自己离开。”经历刚才的事,主考官的语气越发严厉。“如果被我们查处,严肃查处。”
    宣讲考试要求后,监考老师带着考生们进入考场。
    30人分为了两组。考场内已经摆好画凳。
    老师按照考号,指定考生位置。
    姜哲到自己的位置,把准考证夹在画板一角,然后准备工具。
    第一场是两个半小时的素描头像,再加20分钟的人物速写。
    老师铃声响起,当即打开一个信封,给每个考生发放考题。
    考题印在一张纸条上:
    默写一张青年男子头像。
    要求:3/4侧面,短发,戴眼镜。卷面上不得出现任何与考试无关的记号。
    纸张尺寸:8开。
    时间:150分钟。
    老师发放纸张。
    纸张的右上角,印着需要填写信息的空格。
    学生填好个人信息之后,按照印好的折现,将信息栏折叠,由监考老师完成封闭。
    姜哲做准备工作时候,已经在思考。
    他对于今天的考题,已经有所准备。
    默写测试,原本是考察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和把握,但是,也有很大的漏洞。
    很多学生可能不会画素描,但能硬背几张不同年龄性别的头像范画,就可以应对这类默写的考试。
    当然,偶尔碰到那种出题比较偏的默写也会抓瞎。
    比如,这个短发和戴眼镜的要求。
    学生如果没有掌握造型能力,就不会变通。
    姜哲画素描没问题,又认真临摹过鲁本斯和尼古拉费欣的素描肖像,所以很快想好表现内容。
    尼古拉费欣的素描肖像中,有几个青年头像,略作改变就能切合要求。
    姜哲拿起一支4b铅笔,开始起稿。
    他选择的是顺光角度的头像。在起稿阶段,就着力调整头部和肩部的关系,三庭五眼的比例透视。其中的关系变化非常微妙,是头像能否生动的关键要素,有很多世界名画可以做参考。
    大多数考生作品,在起稿阶段可能看不出差距,但越深入刻画,起稿阶段的作用就越明显。等后面再发现问题,很难改动。
    考场非常安静,只能听见众多铅笔划过画纸的沙沙声。
    姜哲用一个半小时,将头像完成大半,开始调整头发的虚实,接着画出眼镜,调整镜片的质感。
    这时,画面基本完成,最后一步就是收拾画面。
    调整收拾画面,是非常考验才气的步骤,一张画总能找出还不完善的地方,什么时候停止,就需要画家的判断。
    画画的人经过长时间创作,往往会失掉部分最初的感受。这时候要迅速恢复最初的美感。
    另外,考场作画和个人创作还有不同。
    考生的作品想要脱颖而出,必须要有视觉冲击。有的地方需要减弱虚化,有的地方需要强调增加,不能一概而论。
    姜哲不能站起来走动,只好把画板尽量放远一点儿,观察,调整。反复几次之后,觉得效果不错,拿起橡皮,把画面弄脏的地方,慢慢擦干净。
    最后,向画面喷洒定画液。
    搞定。
    他看看手表,还有十五分钟,正好让定画液干燥。
    姜哲在等待的时间里,悄悄观察周围的考生,这一组15个人当中,居然有两个考生的画,高度雷同。明显是临摹的同一张范画。两人背的还特别准确。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判定,就看阅卷老师是否严格。如果不严格,也就放过去了,如果特别严格,这种雷同的画,会被第一批淘汰。
    陈嫣坐在姜哲右手边。
    以前,她觉得姜哲做设计很棒。今天第一次看到姜哲画素描,立刻被惊艳到。
    这张素描头像的造型准确生动,明暗层次丰富,铅笔有序的笔触,恰到好处的表现面部结构与光景的效果。
    她对比自己的画,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不过,再看看其他人的画,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