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强悍的加藤重炮旅团
作者:美酒与咖啡   抗日之烽火特战组最新章节     
    在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本庄大将的催促下。
    牛岛师团,桥本师团,加藤重炮旅团,加快了行军速度。
    终于在晚7:00左右赶到了东阳县城之外。
    根据加藤旅团长和桥本,牛岛两位师团长在路上研究商定。
    将战役打击力量加藤重炮旅团优先部署。
    部署在地势平坦,地面相对坚实的东阳县城东门外区域。
    在东阳县城东门外18公里位置,先用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对东阳县城进行试探性轰击。
    然后推进到距离东阳县城15公里处。
    用89式150毫米重型加农炮。
    92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
    96式240毫米超重型榴弹炮,正式展开对东阳县城的毁灭打击。
    当加藤重炮旅团展开对东阳县城的毁灭打击后。
    牛岛,桥本师团的炮兵联队,向前推进至10公里处。
    从西,南两面同时展开对东阳县城的炮击。
    在此之前。
    牛岛师团屯兵于东阳县城西门外15公里处。
    桥本师团在东阳县城南门15公里处驻扎。
    在东阳县城外,除北门外,另外三面到处是卡车轰鸣声和车灯闪烁。
    小鬼子大军云集东阳城外。
    两大师团和重炮旅团吸取了上川师团的教训,不敢有任何懈怠。
    更不敢在摧毁东阳县城之前,全军休整。
    现在小鬼子忍住一切疲惫,加强警戒,拼死也要摧毁东阳县城。
    牛岛师团和桥本师团按照先前的计划,分别移动到东阳县城西门和南门指定区域后。
    两大师团的的炮兵联队火速设置炮兵阵地,立刻展开火炮。
    并且动用一个步兵联队来保护火炮阵地,这是史无前例的。
    两大师团所属的步兵联队,工兵联队,骑兵联队,辎重联队,也分别进入预定阵地。
    全军处于最高警戒状态。
    这是被第八特勤组和飞虎旅偷袭怕了。
    鬼子终于明白,小心驶的万年船。
    真是这样吗?
    牛岛和桥本的师团指挥部,向全军下达重要命令。
    命令全军不准休息,保持最高戒备。
    直到将东阳县城彻底摧毁为止。
    在一辆辆重型卡车引擎的咆哮嘶吼声中。
    声势极其浩大的加藤重炮旅团,来到了东阳县城东门外18公里处。
    60门重炮,大量的牵引车辆,弹药运输车,辎重车,运兵车云集于此。
    加藤重炮旅团足足动用了200多辆重型卡车。
    8000人的加藤重炮旅团,实力强劲,含金量极高。
    这是小日本倾全国之力打造的重炮旅团之一。
    大量卡车有序停放,60门重炮被摆在了正面。
    每门重炮上面都有炮衣覆盖,重炮被保护的相当完好。
    当炮衣被扯下,一门门重炮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夜空。
    这气势确实不同凡响。
    怪不得是战役级打击力量。
    帐篷快速搭起。
    加藤重炮旅团指挥部立马投入紧张的运转之中。
    在宽大的指挥部帐篷里,至少有6台军用电台在独立运作。
    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来电报。
    火线授予加藤旅团长中将军衔。
    原先的加藤少将,现在变成了加藤中将。
    以鼓励他能够将这一仗打好。
    在加城重炮旅团指挥部里,此时加藤旅团长,站在一个简易沙盘模型前。
    周围站着参谋,联队长及副官。
    此时的加藤旅团长目光锐利,神情冷峻。
    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布一条条命令。
    “立刻出动10个观测小组,连夜观测目标,取得精准数据!”
    “嗨”
    一名副官匆匆跑出去传达命令。
    加藤旅团的重炮根据原有地图,可以模糊射击,但那样毫无意义。
    只有精准打击,才是加藤旅团长想要的效果。
    “我们的火炮还有多久完成所有准备?”加藤旅团长看着沙盘模型在问。
    “旅团长阁下,大概还有一个小时完成所有重炮的调试和保养工作!”一名作战参谋连忙回答。
    “等不及了,等前方观测小组传回来数据,立刻用105毫米野战加农炮,对东阳县城进行试探性炮击!”
    “三岛联队长,立刻加强三岛联队对我重炮旅团的防卫。”
    “我们的对手狡猾又凶残,防止他们偷袭我重炮旅团,重中之重是防止我们的对手炸毁重炮!”
    加藤旅团长对一名一脸横肉,目露凶光的大佐发布命令。
    “嗨!加藤旅团长,对重炮旅团的防卫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我立刻去监督他们做好这项工作!”
    三岛大佐行了一个军礼,转身走出去。
    亲自监督三岛步兵联队对重炮旅团的所有防卫。
    “立刻联络牛岛和桥本师团的炮兵联队,让他们做好最高警戒,防止敌人偷袭炸毁重炮。”
    “并且让他们两个炮兵联队派出炮兵观测小组,获取精准射击数据。”加藤旅团长再次发出指令。
    “嗨”
    一名副官抄录下命令,随即递给报务员。
    “立刻发报给牛岛和桥本师团。”
    “嗨”
    “三井联队长,三菱联队长,立刻监督你们的重炮联队,做好一切战备,不得有任何松懈,更不要让我们的敌人有任何可乘之机。”
    “当观测小组的数据传回来后,你们立刻用105毫米野战加农炮轰击,对东阳县城进行第1轮试探炮击!”
    “嗨,请旅团长阁下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三井,三菱两名重炮联队长,答应一声,立刻走出旅团指挥部。
    去监督各自的重炮联队,调校测试重炮。
    为接下来的大规模炮击做准备。
    加藤重炮旅团以纪律严明,而闻名全军。
    所有鬼子都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岛联队长带着卫兵四处巡视,监督对重炮旅团的防护。
    三岛联队由于任务特殊性,配有4个步兵大队。
    每一个大队防护一个方向。
    正常一个鬼子步兵大队配8~12挺92重机枪。
    而三岛联队的步兵大队则配18挺92重机枪。
    100挺歪把子轻机枪,这火力强度令人发指。
    同时每个大队还标配12门97式90毫米迫击炮。
    每个大队配了4门厄利孔20毫米,60发弹鼓机关炮。
    标配穿甲高爆弹。
    由于保护的是重炮旅团。
    三岛联队并没有配九二步兵炮。
    但三岛联队的火力依旧相当凶猛。
    尤其是16门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
    平射打击敌方的装甲目标和有生力量。
    同时也可以对空防御,编织一道密集的防空火力网。
    加藤独立重炮旅团两个重炮联队很专业,早将60门重炮展开。
    首当其冲,他要用射程够远的两种火炮对东阳县城发起攻击。
    这第一种火炮就是12门89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
    这玩意可真够重的,有10吨重。
    105毫米92式野战加农炮24门,这玩意有三吨多重。
    这两种重炮,射程在18公里左右。
    在这个距离打到东阳县城东门,毫无问题。
    12门96式240毫米重型榴弹炮,这玩意带防护盾有37吨重。
    单发炮弹185公斤重,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毫无压力。
    加藤重炮旅团之所以选择东面,除了东面地势平坦,土质坚硬。
    更因为东城门是四大城门之首。
    东阳东城门城墙是最坚固高大的。
    摧毁东门城墙才能展示加藤重炮旅团的强大威力。
    加藤旅团长认为今夜重炮旅团摧毁整个东阳县城,毫无悬念。
    这是白送加藤重炮旅团一个军功机会。
    我们镜头一转。
    把镜头转向东阳县城飞虎旅。
    加藤重炮旅团来到东阳县城东门外的消息,已经得到了证实。
    早有侦察兵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了给萧琳和郑明。
    此时萧琳和郑明正站在城头,举着望远镜,看着东城外。
    黑夜中的远方,大量汽车车灯灯光闪烁。
    秦月来到了萧琳的身前,“萧组长,这是叶老大的密电!”
    说完秦月递上一份电文。
    萧琳接过电文,扫了一眼,黛眉微蹙!
    【立刻派马猴,荆无恨,关慧去歼灭东西南三门的敌人火炮观测组,东门由荆无恨去负责】
    【一切按原计划行动】
    “马猴,关慧,荆无恨你们各带一组暗卫,坐上汽车立刻到西门,南门,东门外去搜索鬼子炮兵观测小组,把他们全部斩杀。”
    “东门搜索鬼子炮兵观测小组的任务,交给荆无恨!”
    “萧组长,保证完成任务!”
    随即三人匆匆而走,立刻率领三组百人暗卫出城,执行歼灭敌人火炮观测组的任务。
    黑夜里。
    加藤重炮旅团想要对东阳县城进行精确打击,必须要借助观测小组传回精确数据。
    并反馈打击效果,以供进一步调整炮击精度。
    关于这一步,叶飞虎已经算到了。
    将敌人的观测小组歼灭,敌人对战场的感知力就大为下降。
    他们即便开炮,炮弹准头也不够。
    从而避免己方遭受重大损失,为后续发动反击赢得宝贵时间。
    萧琳看向郑明。
    “郑旅长,小鬼子今天要和我们决一死战,要将东阳县城毁灭,我现在立刻去执行下一步作战计划,将要和叶旅长扭转乾坤!”
    “祝萧参谋马到成功!”
    副旅长郑明忍不住向萧琳敬了一个军礼。
    这是发自内心对这些年轻女战兵的敬佩。
    当飞虎旅,小鬼子两大师团,一个重炮旅团都在积极备战之时。
    叶飞虎率领7000精锐,早已先期抵达东门外围。
    具体来讲隐藏在东门外21公里处。
    因为那里有大片树林可以藏兵。
    在黑夜中可以遮蔽人的视线。
    加藤重炮旅团庞大的车队气势汹汹的行进而来。
    巨大的汽车引擎轰鸣声响彻在东门18公里大片区域。
    叶飞虎已经带着众人埋伏在附近。
    在仔细观察这大名鼎鼎的加藤重炮旅团。
    看着加藤重炮旅团,那200多辆制式重型军用卡车,叶飞虎也感到极其震撼。
    这些重型卡车价值不菲,配给一个重炮旅团,这要花多少钱?
    看着军用重型卡车后牵引的60门重炮,叶飞虎再次感到震撼。
    89式150毫米重型加农炮,那6米长的炮管让人望而生畏。
    而96式240毫米超重型榴弹炮5米8长炮管,带护盾近37吨的体重。
    更让人觉得窒息。
    这种240毫米超重型榴弹炮,带给人的死亡感觉如此强烈。
    同时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太强了。
    12门96式240毫米超重型榴弹炮,堪称破城神器。
    一旦先发制人,进入16公里有效射程范围,抵近东阳县城射击。
    那么整个东阳县城将会被夷为平地。
    前提是只要口径240毫米,185公斤重的炮弹管够。
    叶飞虎心想,必须抢在96式240毫米超重型榴弹炮开炮前,将加藤重炮旅团彻底摧毁。
    现在趁敌人刚来到这里,立足未稳,也许是攻击的最好时刻。
    现在叶飞虎他们一众高层,距小鬼子只有2千米。
    而此次携带的重武器在3千米处。
    叶飞虎马上就准备下达命令,让人将重武器全部调过来。
    准备立刻对加藤重炮旅团进行打击。
    否则等他们展开火炮,做好一切开炮准备。
    就是人家打击己方了。
    就在这时,正面有22辆军用卡车车头接车尾,横向停放。
    有18辆卡车一面车厢挡板打开,正好朝向东面叶飞虎他们隐藏的方向。
    18挺92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露了出来。
    每一挺重机枪旁边配两挺歪把子轻机枪。
    当车厢挡板打开10秒钟之后。
    “突突突突突……”
    18挺重机枪突然开火。
    喷出火舌,咆哮嘶吼着,密集的弹雨向叶飞虎他们躲藏的这一方倾泻。
    这92重机枪的有效射程大概在1千米左右。
    但是它的表尺射程在2700米。
    最大射程4500米。
    因此叶飞虎他们躲藏在2千米之外。
    虽然不处于有效射程之内,但是子弹不断的打在他们身边的树枝草叶上,噗噗作响。
    “叶旅长,难道小鬼子发现我们了?”秦团长有些紧张。
    “秦团长,不用担心,我估计小鬼子并没有发现我们,他们只是在做警戒性射击!”
    “唉哟,我的亲娘哦,光我们这边就有18挺92重机枪做警戒性射击,这要浪费多少子弹,小鬼子真是太败家了!”
    秦团长一脸的难以置信和肉痛。
    “突突突突……”
    “突突突突……”
    “突突突突……”
    …………
    与此同时,在前后左右4个方向,同时响起了92重机枪的警戒射击声。
    看着18挺喷吐着火舌的92重机枪,叶飞虎头皮发麻。
    光一面的护卫力量,就有18挺重机枪和36挺歪把子轻机枪。
    看样子,这一面就有一个大队的小鬼子进行护卫。
    如果今天是真刀真枪的和小鬼子干,恐怕在火力上不一定干得过他们。
    这小鬼子的防御太强了。
    这是叶飞虎首次见到超强防御火力的重炮旅团。
    以前的火炮阵地一面只有一个鬼子小队保护。
    最多一个中队来守。
    “大家爬低一点,不要惊慌失措,小鬼子在漫无目的警戒射击,他们想打草惊蛇!”
    大家各自找到一处隐蔽位置。
    叶飞虎从大树之后再次探出望远镜。
    只见有另外4辆卡车,却不合时宜的探出了四门机关炮的炮口。
    叶飞虎看到这里,瞳孔骤然一缩。
    我靠,这防护力也太强了吧。
    居然有厄利孔机关炮。
    这重炮旅团的防护果然非同凡响。
    看来这偷袭并不容易。
    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鬼子发现,他们的轻重机枪和机关炮,将会是袭击者的噩梦。
    叶飞虎看向旁边的一名传令兵。
    “传我的命令,说小鬼子正在警戒射击,不要担心,等炮声响起,警戒射击完毕后,立刻把装备运上来!”
    密集的7.7毫米子弹漫无目的呼啸而来,打向任何一个地方。
    叶飞虎现在想撤回去,组织突击力量的想法又要落空。
    18挺重机枪先连射,后来改成单发射击。
    “突,突,突,突……”
    叶飞虎眉头紧皱,心说这重炮旅团,把防御做到了极致。
    光是这防护的理念和手段,就让人头皮发麻。
    一个大队配18挺重机枪和大量轻机枪,而且还有厄利孔机关炮。
    要想近距离突袭进入重炮阵地,去摧毁小鬼子的重炮太难。
    小鬼子正在保养矫正火炮,正在向加农炮旁边堆放弹药。
    一切准备完毕,就等着观测小组提供详细数据,从而做到更精准打击敌人。
    但令他们失望了,观测小组迟迟没有传回来信息。
    马猴,荆无恨,关慧三人各率一支暗卫。
    坐上卡车,沿着大路前进。
    他们要以最快速度赶到目标区,将敌人的观测小组全部歼灭。
    只是小鬼子的观察小组也坐着卡车,他们也准备抵近东阳县城进行侦测。
    甚至在八公里处,他们就关闭了车灯。
    以15人一个小组开始前行观测。
    却不知道,他们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