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混乱的撤退
作者:易潇遥   抗战之无敌炮兵最新章节     
    谢团长和团副两人正说着,“轰轰轰”的几声爆炸传来,墙头出现一阵猛烈的摇晃。
    “怎么回事?”
    “发生了什么?”
    谢团长两人大惊失色快速朝着外面跑去。
    “不好了,墙塌了!”
    “城墙被鬼子炮弹炸塌了!”
    “加强防御,有鬼子从缺口冲进来了。”
    谢团长两人刚出大门就看见外面一阵混乱,很多战士提着武器朝城墙的缺口跑去。
    中午前后,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中华门及其以西城垣数处倒塌,尽管守军部队拼死抵抗但一部日军还是在炮火掩护下由缺口突入城内。
    守军第88师见事不可为最后无奈开始撤走。
    卫戍司令部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撤退,于14时指示第36师负责维持城中及下关的秩序。
    但此时日军第6师团一部已突入至中华门内,第16师团及第3师团已逼近中山门及光华门,第6师团左翼旅已逼近水西门。
    守军第2军团退至乌龙山,教导总队退至紫金山,第74军派人去三汊河架设浮桥,企图渡江撤退至浦口,被第36师制止,南京守军已开始呈动摇态势。汤司令等决定改在当夜撤退。
    钟先生虽然致电汤司令,令其在不能持久时相机撤退,但总从政治方面考虑较多,希望能多守一段时间,因而在12日又以致函形式致汤司令和几个副手提出他的期望。
    12日1下午17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
    南京保卫战打到现在已经不是南京守不守得住的问题,而是如何安全的将几十万参战部队保存下来。
    战事不利,会场里面的所有人也都默不作声,会场中安静得只剩下参谋长通报战场情况的声音。
    参谋长简要地说明当前战况,说完之后便自顾自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大家全都低着头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咳咳!”沉默了片刻,汤司令故意咳嗽了两声引起大家的注意,等众人把目光全都望向他之后才缓缓的开了口。
    “诸位,汤某无能,未能带领大家守住我华国之国都。南京陷落在即,汤某万分惭愧!”
    汤司令站起身来给会场中的军官们鞠了一躬表示自己的歉意。
    “先生来电,望我们以国家利益为重,能够在南京多坚持一段时间。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南京之战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
    汤司令说完重新坐回座位上等待着在场众人的发言。
    一分钟。
    两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过去了,与会将领无一人发言。
    “哎……”汤司令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诸位对坚守南京已不抱任何幻想。”
    汤司令的目光从在场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最后站起身来拿起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文件夹。
    “命令!”
    全体将领闻令全都站起来立正站好,等待汤司令宣读命令。
    汤司令宣读了钟先生命守军相机撤退的电令。
    参谋长给在场的众将领分发了参谋处已油印好的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卫戍司令部突围计划的基本精神是大部由正面突围,一部随司令部由下关渡江。
    绥远军指挥部里,楚天铭气气得又拍桌子了。
    汤司令召开的会议并没有通知他,只是在会后向他发来了一份撤退的命令和各部突围的计划。
    楚天铭倒不是因为汤司令召开这么重要的部署会议没有通知他,而是楚天铭从这一份撤退命令和计划书里看出了巨大的隐患。
    曾经,汤司令在书面命令分发后,又下达了口头指示,规定第87师、第88师、第74军及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
    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
    果不其然,很快楚天铭接到散布在各防线附近的侦察大队报告计划中规定的由正面突围的部队,除广东部队第66军及第83军之大部按命令实施突围外,其余各军、师均未按命令执行。
    有口头指示为依据的部队,一起拥向敌人尚未到达的下关,以便迅速、安全地渡江北撤。
    许多未接到撤退命令的部队因虽接到命令而并不知道撤退计划详情的旅、团长们也都认为上级既然要军队撤退,在下关必然已准备好大量渡江工具,因而亦皆拥向下关。
    不仅如此,自行决定由下关渡江的军、师长大多未按命令规定的时间开始撤退,而是在散会后立即部署部队撤退。
    有的单位甚至在接到命令前即已撤走,如卫戍司令部第2军团负责固守乌龙山要塞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突围,应最后撤退。
    但徐源泉于12日下午即率其第41师和第48师从周家沙和黄泥荡码头乘坐其预先控制于该处的民船最早渡至江北,经安徽去江西整顿。
    乌龙山要塞部队在徐源泉部撤走后,也于当晚毁炮撤去江北。
    有的将领只向所属部队打撤退电话,或回去安排一下撤退事宜就脱离部队,先行前往下关,随同卫戍司令部及第36师乘渡船先到江北。
    “他娘的,还以为帮了他们这么多忙情况会好些,没想到历史和自己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
    楚天铭看着这一份几乎没有被执行的突围计划哭笑不得。没想到忙活了半天历史还是又回到了原点,南京防守部队的混乱撤退开始了。
    首先是大量的部队将涌入下关,失去了统一指挥和组织的队伍混乱起来那就是一场灾难。
    其次如何有序的组织部队和百姓过桥也是一个大难题,日军已经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下关地区,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
    最后九海城里那些来不及撤退的百姓和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部队又怎么办?落在残暴的日军手里就是一个惨死,想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以最小的损失把这些人尽可能的救出来。
    楚天铭脑袋一个比两个大,“娘的,你开会的时候通知一下老子会死啊!”
    楚天铭原本已经制定了一份详细的部队撤退计划表,原本他还想着有计划的让防守部队将房区内的百姓裹挟着全都带出来,现在是一番心血全都白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