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改革的真谛
作者:老八一杠   四合院我的卑劣人生最新章节     
    销售员立即带着小青年去挑选自行车。
    经过一番仔细挑选,小青年选好一辆自行车骑着就跑了。
    中年人见这小伙子这么着急买车,忍不住问道:“小同志,这自行车可是新产品,你买的就这么放心?”
    小伙子乐呵呵的说道:“老同志,新产品好啊!
    新产品不要票,等以后要票了,就不好买啦!”
    中年人听了这话立马也反应过来了,现在销售点就这些自行车鬼知道什么时候就卖完了。
    如果这批自行车卖完之后,厂家需要凭票购买了,那岂不是又要抓瞎?
    想到这里,中年人二话不说拔腿就走,急吼吼的回家取了钱,又急吼吼的回来买了辆自行车!
    直到自行车骑到自己屁股底下,中年人悬着的心才算安稳了。
    转头看看那些还在犹豫的人,中年人心中暗笑:“你们就好好看吧!等人家要票了,你们也就只能看着了。”
    虽然是天气渐冷,但是“紫凤凰”的销售却日趋火爆。
    销量从一开始的五个销售点每天总共卖出去二三百辆,很快就发展到每个销售点每天都能卖二三百辆!
    因为销售点的工作量激增,三个销售员根本应付不过来,所以江凡开始增设销售点。
    把最初的五个销售点迅速增加到了十个,同时销售点里的销售员也由三个增加到了五个。
    同时为了保证自行车供应,江凡还增加了生产线上的人数,更是通过大领导,向轧钢厂和橡胶厂订购了大量钢材和橡胶!
    另外江凡还让于海加大对废铜烂铁和废旧橡胶的收购。
    于海那边收上来的废品数量也不少,经过维修厂的分解也是一批上好的原材料。
    不过一分厂这边虽然产销红火,可还有个很严重的问题需要江凡解决。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厂里闲人太多了。
    一分厂原有职工两千七百多人,走了三百多,还剩两千三百多。
    现在自行车生产线上有将近四百人,负责销售和运输的还有三百多人。
    虽然消耗了将近八百人,可还有一千四百多人没有活儿干。
    虽然剩下的那一千四百多人江凡也照常给他们开支,可是这些人却愈发的焦躁起来。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生产线的工人还是负责销售和运输的工人,他们的工资加上奖金有的都能达到三四百块!
    看着自己拿着那仨瓜俩枣,再看看别人一个月挣好几百块钱,那些没捞着活儿干的工人心里可是又羡慕又嫉妒。
    可能有人会问,光拿钱不干活儿难道还不好吗?
    这就属于时代的鸿沟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鸣。
    后世遇到这种事估计不少人得乐死,可在七八十年代,工作、赚钱才是主旋律。
    因为那个时代的人背后没有父母做靠山,他们必须想尽办法挣更多的钱。
    后世所谓的躺平是待在家里不工作、不社交、不消费。
    那个时代的躺平是工作不积极,不努力,不上进,这就是两个时代最根本的差异。
    正是因为这种想赚更多钱的心思,一分厂剩下的那一千四百多人,已经开始有人找到了楚钢。
    可是楚钢现在虽然还是厂长,但他也只有管理权,没有决策权,对于这些人的要求,更是不敢轻易答应。
    不过楚钢还是把那些人的要求转达给了江凡,同时他也希望江凡能让更多人的人上生产线或者去做销售,这样大家都有活儿干也就没人闹了。
    不过江凡却没同意楚钢的意见,原因很简单,如果按照楚钢的建议做,那一分厂就又成了大锅饭,到时候工人的积极性下降,产量和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面对江凡的拒绝,楚钢为难的说道:“江董,现在下面的工人情绪很大,如果在这样下去我怕他们会闹起来啊!”
    江凡在轧钢厂混了十几年,当然知道楚钢所说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而且只要发生了必定会引起极坏的影响。
    因为对于江凡承包一分厂这件事不少人持反对态度,认为把公家的工厂承包给个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如果工人在这个时候闹起来,必然会给那些反对者留下攻讦大领导的话柄。
    但是为了不让工人闹起来,就盲目的增加上岗人数,让眼下的大好形势演再次变成之前吃大锅饭的状态,也是江凡不可能忍受的!
    那么这样一来,要想让更多的工人有岗位,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一分厂的生产力和生产项目。
    “老楚,你跟大伙儿说一声,厂里马上还要引进一套自行车生产线,所以你挑四百名表现好的职工,跟着现在的生产线进行培训。
    等新生产线投产之后他们就可以上岗了,但是在此之前他们的工资要维持原状。”
    楚钢点点头,但还是担忧的说道:“可是这也才解决了四百人的岗位问题,还有一千来人怎么办啊?”
    江凡想了想说道:“你再把所有的女工都挑出来,送到服装厂去学习。
    等她们学好了,我会扩大服装厂的生产,到时候她们也就有着落了。
    其他人可以去干销售或者负责运输,这样一来咱们厂的人也就消化的差不多了。”
    楚钢心里的大石头这才算落了地,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江董还是您有魄力,这要是我的话,就直接把所有人扔到生产线上吃大锅饭去了。”
    江凡笑了笑说道:“所以上面才要改革,把过去惯有的思维打破,让原本的一潭死水变成活水。
    咱们厂就是上面的试验田,干好了就是经验,干不好就是教训,这点你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楚钢刚好点儿的心情立时又沉重了,点点头说道:“多谢江董提醒,以后我一定多学习多努力。”
    随即楚钢把剩下的人召集起来开了个会。
    台上楚钢看着台下一千多人,心里也是颇有感慨。
    想想以前不管多好的职工,要是能不上班光拿钱怕是都要乐死。
    可现在这帮人为了能上岗多挣钱,竟然急的都要把他这个厂长吃了。
    直到这个时候,楚钢才感觉到所谓改革的真谛。
    改革不光是打破坛坛罐罐,而是要把所有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