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项目危机
作者:顽主宋某   重生:从小科员直达巅峰最新章节     
    在这一系列的项目里,张政禹最关注的就是隆都市乘龙小镇景区项目。
    这个项目号称是隆都市招商引资标志性成果,将投资60亿元新建一处仿古小镇,未来将作为影视基地使用。
    就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项目,竟然建在了泄洪区里。
    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在张政禹的关注下,市纪委很快约谈了隆都市副市长石宝华。
    之前市纪委主观上几乎已经认定,这是一起违规建设,但是和石宝华谈完之后,发现问题远远更加复杂。
    石宝华来的时候带了两个工作人员,抱了整整六箱资料送进了纪委。并且大倒苦水。
    “既然组织要调查,我把所有资料都带来了,我觉得应该查清楚。这个项目我们也是受害方。当时建设之前,我们的规划、用地全部都是合法的,招拍挂程序一个不少,按规定挂网招标走的程序。”
    “但是建到一半,省水利厅说上游在搞水利工程,将来这一块河滩地全部在泄洪区红线内,让我们必须依法拆除。我们找市水利局,市里说这是省里的红线,他们没有协调权限。我们找省里,省里说反正红线已经划了,不按照规定来,未来如果泄洪,造成一切损失让我们自己承担。”
    “现在搞得我们市政府一身骚,企业也说了,政府招商把他招来的,他拆了也无所谓,但是投资的两个多亿他要政府予以赔付,不然就打官司。我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项目也同样匪夷所思。
    由于在建设好之后,其中3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符合消防标准,而建设供应商早已经通过验收,撤出施工现场了,最终导致3处养老服务中心全部闲置。
    其他的部分项目查证情况也大差不差,经过纪委核实,除了少数项目存在腐败问题之外,大多数项目都是属于大干快上,盲目引进、盲目立项、举债动工的项目。
    而对于化解债务这方面,各地领导干部根本没放在心上。
    从长远来看,货币的通货膨胀一定是定局。90年代万元户可以说富甲一方,而12年,别说万元户了,就是百万元户也就是勉强够到三线城市中产的门槛。
    各地一贯保持着这个思维,我借债10个亿,十年以后加上利息,还的债购买力也最多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因为钱毛了。
    如果国家经济不出现任何发展趋势变化的话,这个思路可以说是没有问题。但是干部们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就是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永远不变,一旦有一天通胀停止,这些欠款立马就能把他们逼到绝境。
    还有些干部觉得,十年二十年之后,自己肯定不在这里工作了。自己一没贪污,二没受贿,最多就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难道还能追究自己的责任?
    于是这种前人寅吃卯粮,后人无处乘凉的思想观念大行其道。
    但是如此行事,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拖欠中小企业的账款,很多市场主体就是这样被硬生生拖垮的。
    张政禹当即要求,必须把化解烂尾项目和政府债务工作提上日程。
    市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烂尾项目化解问题。
    张政禹要求,要一项一策,有序化解项目烂尾问题,针对现有的项目问题,各地要上报项目实施路径,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因盲目推进项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针对乘龙小镇项目问题,张政禹一锤定音,绝对不能再扩大建设,隆都市政府要立刻组织拆迁,由市政府出面,与企业做好协商工作,尽量减轻各方损失。
    乘龙小镇案例被市政府作为典型案例通报到各县市区,要求各县市区再次抓好自查,再有这样盲目上马的项目,首先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张政禹也指出,当前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摒弃唯项目论、唯gdp论的错误思想,只有建成的项目才能称为项目。项目建设要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债务率绝不允许超过85%,这是一条红线,任何人都不得逾越。
    针对拖欠企业账款的情况,市纪委将进行督办,只要收到企业关于被拖欠账款的信访投诉,责任单位24小时内没有与企业沟通还款或签订分期还款协议的,市纪委调查组直接进驻责任单位查摆原因,直到责任单位和企业达成一致意见为止。
    调查结果送到马忠德那里时,马忠德长舒了一口气。
    幸好这两年作风建设抓的严,这些项目里虽然存在利益输送,但是还好在可控范围之内,处理相关涉事责任人也说得过去,要是真出现了大规模工程腐败,恐怕自己都不好收场。
    为了深刻举一反三,马忠德决定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各市直单位、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参会,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二是要对先行的考核办法进行改革。
    先行的考核标准还是“唯指标论”,小到上了几篇新闻稿件,大到引进项目多少亿元,不管能不能量化的,全部统统量化。
    这当然是不科学的。
    但是对于组织部门来说,这也是无奈之举,不量化,怎么知道哪些单位成绩出的好,哪些单位成绩不好?
    尽管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样的考核导向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为了把指标搞上去,干部们都染上了好大喜功的毛病,数据一定要漂亮,项目一定要打,哪怕举债甚至造假也在所不惜,最终留下的一地鸡毛。
    一定程度上说,就是现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导向不够科学,导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基层干部往往累的团团转,但是最终工作效果并不好,烂尾项目反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