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彼其娘之
作者:毕奇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最新章节     
    第一百六十三章:彼其娘之!
    那士子说话的声音轻飘飘的,但是话中表达的含义却让人不寒而栗。
    人群中,郭翀怒目而视。
    读书人被如此侮辱,他又能怎么办?
    “郭大哥……。”小丫头拉着郭翀的手,一张脸蛋涨红的道:“这些人实在是蛮横无理!”
    那几个浙东士子正准备转身离开,突然听到那小丫头的话,顿时面露几分不悦之色。
    其中一精瘦士子转身而来,看着那八九岁的孩童道:“黄口小儿,不知所谓!你可知,我等乃是朝廷点取的举人老爷?”
    小丫头聪明伶俐,双目清明,轻咬贝齿道:“朝廷尚未放榜,何来的绝对?若是照你这般说,那岂不是成了钦点的举人?”
    这话,可乱说不得。
    周围人都觉得心跳加速。
    不断的扫视周围有没有戴官帽的。
    几个浙东士子顿时面色有些阴沉。
    “郭翀,你带来的是什么人?”士子低沉的质问道。
    郭翀一张黑脸有些阴郁,淡淡冷笑道:“似乎和杨公子没有一毛钱关系吧?”
    “没关系?这是朝廷放榜的吉日,你将这无礼的黄毛丫头带来此地,就是扫了诸位士子的兴。而且,还是个乞丐!”杨士子嘴角露出一丝讥讽。
    随即恍然大悟道:“啊,我明白了,这什么人和什么人为伍,难怪郭士子这般简朴,原来是在乞丐堆里讨生活的。”
    郭翀暴怒:“够了!”
    其余人都微微一怔。
    这郭翀发的什么疯?
    说话间,郭翀直接怒发冲冠,抄起旁边的一块青砖就砸了过去。
    顿时,几个浙东士子慌乱躲避。
    “郭翀,你放肆!”
    郭翀怒目而视:“彼其娘之!”
    “郭翀,你敢骂娘!”
    “打死他!”
    浙东士子团结,那杨姓士子一声令下,顿时旁边看戏的几个浙东士子都一起参与进来围殴郭翀。
    郭翀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几个浙东人按在地上饱以老拳。
    人群四散逃开,都不敢去招惹那些浙江士子,这些人团结,并且在京城之中关系匪浅。
    谁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另一边,吴伯宗等人也匆匆而来。
    “怎么回事?”
    吴伯宗问到一旁的士子。
    一旁的江西士子也认识吴伯宗这一行人,拱手道见礼之后叹道:“还能是啥事,杨仓那些人又在惹是生非了。”
    “这些家伙仗着是浙东人,家里是大族,这些天和人论诗作词,时常大打出手。”
    “前几日郭翀和友人贾敏出游,做了首‘题黄狗’来笑话这些浙东士子,这些人现在是怀恨在心呢。”
    吴伯宗听完,看向一旁的同学。
    其余人也纷纷露出愤然之色。
    吴伯宗咬牙道:“走,帮忙!”
    齐文大惊道:“伯宗,莫要惹事!”
    吴伯宗脱掉外袍,随手丢在地上,并且将衣袖收紧,面色阴沉道:“今科我也不指望考得上!”
    一旁有人开口讥讽道:“呵,撸胳膊挽袖子的,想打架?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吴伯宗转头怒瞪那人一眼,随后沉声道:“都是大明士子,都是汉人,如此敌视,你们是想要分个南明北明不成?”
    说完,吴伯宗捡起地上刚刚郭翀丢过来的砖头,一瘸一拐的就冲了上去。
    其余抚州人也慌了。
    那齐文快四十岁了,早就过了怒发冲冠的年纪,见吴伯宗这般果敢,一边痛哭一边道:“帮……帮谁啊……?”
    说完,齐文也喊道:“都上!不能让伯宗吃了亏!”
    而江西士子的加入,也瞬间让这本来就汆开的一锅水,彻底沸腾。
    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的矛盾,再次彻底激化。
    洪武初年,南北人打架的事情早已是见怪不怪。
    几十人斗殴,打的可谓是头破血流。
    吴伯宗表面儒雅随和,和打起来即便是瘸了腿,也是一个顶俩,一砖头砸到一个士子的胳膊上,顿时发出杀猪一般的惨叫。
    放榜的官员也到了,但看到这一幕,也是彻底吓得慌了神,赶忙让人去通知衙门。
    “去……去通知哪个衙门?”副手颤颤巍巍的问道。
    放榜的官员怒道:“这种事,还能找谁?锦衣卫啊!”
    说完,一脚将人踹了出去。
    而事实上也不需要他去通知,因为锦衣卫的眼线早就召集了人来维护治安。
    大街上,数十匹战马飞驰而出内城,一路过长安街,随后在西市拐进了午门大街。
    “砰!”
    “砰砰砰!”
    四声巨响,响彻天地。
    所以斗殴之人在极度狂怒的环境下,一下子缩了下脖子,随即全身僵硬。
    战马奔腾之声临近,锦衣卫百户身着飞鱼服,手持还冒着烟的燧发枪,怒道:“何人胆敢午门斗殴?不想活了?”
    一声怒斥,顿时让这些士子撒手,手里的砖头,短匕,毛笔,砚台一股脑的丢在了地上。
    现场,一下子沉寂了下来。
    而这时候,吴伯宗额头淌血,大喊道:“锦衣卫的,快,快救人!”
    锦衣卫百户眉头一挑,翻身下马。
    推开人堆,百户看到了倒在血泊之中的郭翀。
    而郭翀身旁,还有个正在哭泣的小丫头。
    “这是今科士子?”百户问道。
    吴伯宗点了点头。
    锦衣卫很快将人抬上了担架,一路朝着太医院而去。
    而百户也下令,任何人,在没有得到上级指示之前,不得离开。
    “将这些人,全部看押!”百户指着那些浙东士子道。
    “你们敢!”浙东士子纷纷拒绝。
    其中几个刺头站了出来,道:“区区锦衣卫,你们是什么东西?一群属狗的玩意,也敢在我等士人面前耀武扬威。”
    站在最前面的人,姓杨。
    出自浙地,其祖父杨维桢为宋濂好友,家族显赫,当地大族。
    有宋濂帮衬,杨家在当地可谓是风头无两,隐有绍兴路全堂县士人之首的气象。而此人,就是杨维桢的长子长孙。
    锦衣卫百户面色漠然,根本不曾理会。
    而十几个锦衣卫此时将这些人给看押起来。
    那杨仓不服,怒道:“你们放肆,我们乃是朝廷士子……。”
    ‘啪!’
    话音未落,一个无比响亮的巴掌就甩在了杨仓的脸上。
    锦衣卫百户收回那满是老茧的大手掌,不悦道:“叫唤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