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儒学署全体官员来访
作者:端木赐一心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最新章节     
    阮芳将众人带到会客厅,坐定之后,便有人为他们端上茶水。
    此时正是上课时间,先生们抑扬顿挫的授课声,以及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传来。
    听着这些和谐的声音,王之博喝了一口茶,开口道:
    “阮山长,从正阳侯那里了解到,伍房书院这两年来,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目前校舍已经不够用了,不知阮山长有何打算。”
    阮芳闻言一喜,她正为此事烦恼,水仙镇成为县城,自己再想将伍房书院的规模扩大,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
    新县城已经规划好了,伍房书院再想扩建,难度变大。
    今天县令大人带着儒学署官员来此,应该是为解决此事而来。
    “确实如此,由于伍房书院名师云集,加上在近两年来乡试和会试,中榜者甚多,许多学子便慕名而来,书院已经容纳不了这么多学子。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建,或者另建书院,由于新县城内所有用地都规划好了,征地难度较大。”
    王之博点了点头,开口道:
    “这事不难解决,新县城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划拨了一些用地给县儒学署,儒学署可能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学宫和书院,来发展正阳县的教育。
    不过我们今天到访,并不是为此事而来,是为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县令大人说来听听。”阮芳开口问道。
    “这次县城搬迁,县儒学署作为重要部门,与县衙同时搬迁,根据朝廷搬迁方案,儒学署由原来的七人编制升为九人。
    这样一来,儒学署就需要增加两名官员,都是九品。”
    “这是好事呀,其他地方县儒学署人员编制都是七人,而我县儒学署编制为九人,说明朝廷对我县的教育非常重视。”
    “阮山长所言极是,近几年来,正阳县在教育方面,为大北朝作出重要贡献,这次充实我县儒学署的实力,也是希望我县在教育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朝廷要求,我县儒学署下设弘文馆,编制两人,管理官员礼仪教学。”
    阮芳知道,弘文馆是礼部的一个下属部门,负责朝廷礼仪,可一个县儒学署,怎么也要设立这样一个部门,阮芳就有点看不懂了。
    王之博笑了笑,开口道:“朝廷对我县设置弘文馆是有要求的,该部门编制的两名官员中,至少有一名是女官,担任弘文馆学士一职。
    当然了,朝廷对设置女官是有要求的,由于从事礼仪方面的事务,这名女官必须是年轻的女子,而且必须为我县的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在我们正阳县,也只有阮山长符合这个条件,担任学士一职。
    朝廷的弘文馆的学士一职,官居五品,可到了县里,这个职位便只有九品。
    我已经将阮山长的名单上报给礼部,要不了多久,礼部将安排官员下来核实此事,对阮山长进行考察。
    核实无误后,朝廷将下发任职文书,到那时阮山长将是我朝为数不多的女官之一。
    所以本官带着儒学署全体官员来此,一是祝贺阮山长,另一方面阮山长和儒学署的官员以后就是同僚,你们可以先相互认识一下。
    王之博话音刚落,儒学署的官员便向阮芳拱了拱手,开口道:
    “恭喜阮学士。”
    此时的阮芳还在呆呆的发愣,她一时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王之博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开口道:
    “阮山长不必担心,在县弘文馆,虽说担任学士一职,但事情并不多,你仍然是伍房书院的山长。”
    很快阮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简单的说,自己将在县儒学署兼职,为弘文馆学士,身居九品。
    阮家世代经商,家资颇丰,但社会地位低下,父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哥哥阮金贵能走上仕途,可哥哥就不是读书的料子,最终还是子从父业,走上经商的这条路。
    阮芳天资聪慧,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可她毕竟是女儿身,无法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身。
    可几年之后,阮芳突然有了官身,虽是九品小官,但意义非凡。
    “阮书长,当今的大北朝已今非昔比,你在水仙镇生活多年,其中的原因想必你应该清楚。
    正阳县的县城迁移到水仙镇,也许这只是开始,若干年之后,这里将是大北朝一个重要城市。
    李将军是未来的皇帝,虽然他还没有亲政,但影响力早已彰显出来,前几代君王梦寐以求的事情,被李将军轻松完成。
    北方三国,被李将军治得服服帖帖的,俯首称臣,西部和西南疆土,那些小国与大北朝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沿海地区,倭匪危害了数百年,也被李将军彻底铲除。
    这些年来,李将军推广了多种农作物,彻底消灭了大北朝的饥荒,现在老百姓都家有余粮,这种情况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下一步,朝廷对人才使用制度将进行变革,阮山长被推为弘文馆学士,可以看成是朝廷使用女官的尝试。
    以后朝廷将大量使用女官,女子可以参加考试,接受朝廷对人才的选拔。
    一旦李将军即位,会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在未来的大北朝,凡有才能的人都能得到重用,为国效力。
    阮山长在教学方面,早已先行一步,为大北朝发展教育,指明的方向,以后必担重任,前途无量。”
    王之博一番话,说得阮芳心潮澎湃,王之博非常年轻,不仅才华横溢,还有一股闯劲,他在正阳县南部区域修建的水渠,得到李广的大力支持。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个巨大的工程,在大北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从这以后,大北朝将兴起修建水渠的热潮,此举将极大的推动了农业发展。
    可以想象,以后的大北朝,粮食产量将越来越多,国家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