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新年胜旧年
作者:小面包   穿越替嫁流放县,种田发家我最横最新章节     
    “爹、娘,洗头馆的人来叫我们了,咱们快走吧。”福珠敲响福家二老的房门。
    她昨日就到洗头馆去预约,在除夕这天给二老洗头。
    刚才店里来人,说到他们了,让他们快去。
    这几日洗头馆日日爆满,从早到晚客人就没断过。
    大家都想在过年之前洗个头,以最新、最干净的模样,迎接新的一年。
    所以他们要是不快点去,过了就要重新预约了。
    福家人下楼。
    才短短一日的时间,丰耕县已然改变形象。
    昨天还灰扑扑的大街上,今天家家户户就贴上了红纸,挂上好看的饰品和灯笼。
    集市也热闹起来,充满了烟火气。
    “娘,太傅在书馆给大家免费题字呢,有读书卡就给写,咱们也去吧。”
    街上的孩童消息最为灵通。
    一听说书馆可以免费题字,就跑回家告诉大人了。
    “当真?”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立刻转身进门,拿上读书卡和红纸,直奔书馆。
    平常百姓过年大多只贴红纸。
    因为字识得不多,又没什么才学,不知道在纸上写什么。
    现在有人免费帮写,就算为了讨个吉祥,他们也要去。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孩童们嘴里唱着曲子从身旁跑过。
    福家二老被吸引,目光随着那些跑开的孩童望去。
    不一会儿,街上便齐声响起刚才孩童们哼过的曲子。
    经过县衙这两年积极的举办村晚,丰耕县的百姓会唱曲已经是常态了。
    只要有人起了头,大家就都会跟着哼几句。
    哼着哼着,往往都会变成全城大合唱。
    这般景象,在盛朝其他县城是看不到的。
    除了书馆免费题字之外,丰耕县还有一项传统节目。
    那就是——迎财神。
    沈筝不再自己扮演财神,而是让她的小戏团去扮演。
    和去年一样,从街头到巷尾,挨家挨户送财神,百姓们也早早留人等在家中迎财神。
    这让第一次来丰耕县过年的人,狠狠感受到了专属于丰耕县的年味。
    福家四人在进洗头馆之前,也拿到了小财神们送的小玩意儿。
    是一只非常可爱的、憨厚可掬的舞狮龙头玩偶。
    再看其他人手里的东西,花样很多,但有一半都是跟龙有关。
    “怎么都是这模样的小东西,真喜庆。”福夫人随口说道。
    把玩着手里的小玩意儿,欢喜得紧。
    这……福珠还真不知道。
    “应该是巧合吧。”福珠挽着福夫人进门,“娘,咱们快去洗头吧。”
    “爹,哥哥,男宾区在那边。”
    其实那不是巧合。
    林宝初去找人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时候,是故意让人多做跟龙相关的东西的。
    盛朝还未有十二生肖,但她自己意识里有这个传统。
    想想如果她没有穿越的话,今年该是龙年了。
    所以她才做了那么多跟龙相关的东西。
    -
    城门戏台。
    林宝初和沈戟还没回家准备年夜饭,而是跟工人一块儿,在戏台上搭柳塔。
    所谓柳塔,就是用木头和柳树枝搭成一个塔状镂空的棚子。
    下面一层完全只有木头框架,顶上才插上柳树枝。
    这个柳塔,是为了今晚打铁花准备的。
    “好了,差不多了。”
    林宝初在台下抬头看,柳塔已经搭好,“辛苦大家了,大家快回去准备年夜饭吧。”
    工人们收拾了多余的柳树枝,陆续离开。
    沈戟从塔上跳下来,林宝初替他拍掉身上的木屑。
    “咱们也回去洗澡换新衣,做年夜饭吧。”
    今年没有僖贵妃、没有谢执,沈筝也不跟他们过,只有他们夫妻俩。
    林宝初与沈戟同浴。
    这一年来,他们太忙、太累,发生了很多事情。
    导致他们常常很晚才回家。
    所以,他们渐渐习惯了同浴。
    林宝初靠在沈戟身上,享受着水下,他给她揉腰的动作。
    “但入新年,祝我家相公沈戟,百事如愿,岁岁年年。”林宝初用手划拉水面,看似随意,实则纯粹。
    沈戟手一顿,低下脑袋来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也愿阿宝,新年胜旧年。”
    “嗯……”林宝初伸了个懒腰,“好客气的新年贺词,我们是不是太相敬如宾了?”
    她转过身,湿哒哒的手捧上沈戟的脸。
    故作认真道:“沈戟,要不我们吵一架或者打一架吧。”
    生活太平淡了,或者说,他事事都依着她,才导致他们的生活里没有激情。
    沈戟眯起眼睛,看不出喜怒。
    下一秒,哗啦啦的水声响起。
    他将她单手从水里捞了起来,按在浴桶壁上。
    “现在就打吧。”沈戟俯身压在她背上,咬她耳朵,“弄疼了阿宝可不要哭哦。”
    娘子竟然妄想同他吵架。
    沈戟有点生气,不得不罚一罚。
    “我开玩笑的,沈戟!”林宝初慌了,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
    年夜饭吃完了,眼看就要入夜。
    等了一个下午的丰耕县百姓,看着城门口的戏台,却迟迟等不到他们想看的。
    “怪了,今儿我明明问过爷和小夫人,他们说今天有好戏看的,怎么天都快黑了,还不见有人来?”
    “难不成不是要唱曲儿?”
    “朱掌柜,你就别瞒着我们大家伙儿了。”
    “快说说,县衙搭这样的台子想做啥?”
    今晚要守岁,百姓们不能早睡,都在等新年的到来。
    可夜这么长,干等着太累人。
    于是,他们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戏台子上。
    朱金华甚感无奈。
    这一次,他是真不知道林宝初想做什么啊!
    她在县衙没提前说过啊。
    “再等等吧。”朱金华只能这般回复邻里。
    尽管不确定县衙今晚会不会给大家带来惊喜,但百姓们都默契的等着。
    住在街边的人家,已经将烤火炉搬到外面来。
    炉上烧着茶水,桌上放了些今天去县衙超市抢到的瓜子和糖,慢慢在吃着。
    还有的把麻将桌也搬了出来,在自家门口打。
    就为了能第一时间看到今晚的惊喜。
    百姓们真的多虑了,因为林宝初会主动叫他们来看。
    毕竟客栈里还有那么多外地来的客人。
    “城门口戏台子即将上演铁树银花,邀您前来观看夜空中的漫天华彩——”
    城里的更夫敲着铜锣,穿梭在丰耕县城的大街小巷。
    终于等到动静的百姓们,不管此时在做什么,都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呼朋唤友,一起出门。
    “幺儿,快别睡了,咱们要出门去瞧热闹咯。”
    长辈们摇醒昏昏欲睡的孩子,迎着外头的动静,去感受那特别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