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王主任召集所有街坊邻居开会
作者:月满天   四合院:重生何雨柱,厨神开局最新章节     
    “这段时间,咱们街道上好像也没发生什么大事情吧?”
    聋老太太旁敲侧击的问贰大妈。
    “没发生什么事情啊。”
    “谁知道呢,反正到了街道办就知道了。”
    贰大妈是个直肠子,就是一个女版的刘海中。
    除了不经常打孩子,她的思维方式跟刘海中一个德行。
    聋老太太笑眯眯瞅了搀扶着她的贰大妈一眼,她心里想的就特活泛。
    “大院里开会,还不就两件事儿?”
    “要么表扬某个人某件事儿。”
    “要么通报批评某个人某件事儿。”
    “最近这段时间,街道上没出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应该不是批评通报某人……
    “可最近这段时间,街道上也没听说那位街坊邻居,干了什么好人好事儿啊。”
    聋老太太怀着这种疑问,跟随贰大妈和许母来到大院外面。
    没多久,就追上了贾张氏和秦淮茹,还有叁大妈和刘成媳妇。
    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
    就更不要说这一群老娘们了。
    几个女人边走边议论,叽叽喳喳,终于来到街道办。
    街道办院子里,已经聚集了好多街坊。
    所有街坊都井然有序的站好队形。
    一般都是以各自大院为单位,站成一个小圈子。
    街坊邻居们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好奇的议论着这次开会的目的。
    十分钟后。
    差不多人都到齐了。
    街道办王主任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乱糟糟的大院里,渐渐变得安静。
    黑面神出来了,没有哪个邻居敢触黑面神的霉头。
    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幼,就没有不惧怕王主任的。
    “大家都到齐了,我来给大家公布宣读一篇《工人日报》的报道。”
    “这片报道整张篇幅报道了,咱们街道上的何雨柱同志,研究发明出国产首台摆臂挖掘机的经过,以及何雨柱同志心路历程。”
    5.0“请大家都认真听,好好听。”
    “据咱们国嘉的机械专家断言,说是咱们国嘉首台摆臂挖掘机的问世,将会成为咱们国嘉工业革命的重大标志!”
    “街坊们,邻居们,同志们,咱们都应该为拥有何雨柱这样的好街坊,好邻居,好同志,感到自傲!!”
    向来沉稳如山的王主任,今天情绪既然有些激动。
    还没等王主任把话说完,贾张氏和秦淮茹对视了一眼。
    婆媳二人都能看到对方眼神中的震惊,和嫉妒。
    贾张氏:这大冷的天,王主任让咱们来街道办开会,居然就是为了让咱们听他宣读有关傻柱的报道?
    秦淮茹:没错的,妈,看样子傻柱又在轧钢厂立功了,傻柱又上报纸了。这家伙简直走了狗屎运!.
    “……何雨柱同志,偶然一次出城,因为见到一个公社的几百名社员,在热火朝天的挖水渠。”
    “何雨柱同志深切感受到人多力量大的同时,又感慨如此挖掘水渠实在是耗时耗人耗力。”
    “从而产生了发明一台专门挖掘水渠的机器,从而诞生了国产首台摆臂挖掘机……”
    “街坊们,邻居们,同志们,大家说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是一种高尚的,毫不危机专门利人的精神!”
    “同志们,咱们都要向何雨柱同志好好学习。”
    “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典范,学习他毫不危机专门利人的精神!”
    王主任情绪激动,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声宣读了一遍有关何雨柱的那篇报道。
    下面的街坊邻居听得热血沸腾。
    他们很多人,都出身自农村,自然知道挖水渠的劳累和痛苦。
    而何雨柱为了减轻农民挖水渠的劳累,居然专门发明了一台挖掘机。
    这真是太好23了!!
    很多街坊邻居都恨不得想亲眼看一看,何雨柱发明出来的挖掘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贾张氏嫉妒的险些发疯。
    她压低声音问秦淮茹:“淮茹,傻柱研究出来的那啥挖掘机,轧钢厂会奖励给他多少钱。”
    钱,在贾张氏的心目中,想来是第一位的。
    她一点儿都不关心,何雨柱发明出来的那台挖掘机,究竟能给农民减轻多大的负担,究竟能给这个国嘉带来什么。
    贾张氏只关心一点,那就是何雨柱发明出来的那个玩意儿,轧钢厂会奖励给他多少钱?
    秦淮茹沉思片刻,轻轻说道:“我估计又得奖励傻柱十块钱。”
    一听到“十块钱”这仁字,贾张氏胸中的嫉妒之火,燃烧的更加疯狂了。
    凭什么啊?
    凭什么傻柱瞎搞出来一个破东西,轧钢厂就奖励给傻柱十块钱?
    十块钱,足够我们家两个月的生活费了。
    我纳多少双鞋底,才能卖十块钱啊?!!
    贾张氏在心里疯狂地呐喊,可她也不敢发出半点儿声响。
    黑面神还在前面讲话呢,她要是敢扰乱会场。
    黑面神真敢让她滚出大院,送她回乡下去种地。
    终于,街道办这场会议结束了。
    街坊邻居们兴奋的议论着,何雨柱发明的那台挖掘机,纷纷离开。
    也有好事者,围住王主任,瞪大眼睛,好好看了看王主任刚才宣读的那篇报道。
    “乖乖,何雨柱发明出来的挖掘机,长这么怪样子啊。”
    “的确是挺奇怪的,看上去是个大家伙。”
    “听刚才王主任宣读的报道,这台大家伙两天时间,就能挖好上百米的水渠,真的假的?”
    “既然是机械专家说得,那肯定就是真的。”
    “两天?上百米水渠?这简直太恐怖了。”
    “就搁以前,我们村一百多号青壮劳力,挖上两天也挖不了一百米水渠啊。”
    “怪不得何雨柱发明的这台挖掘机,上了报纸,这一定是一台非常重要的机器。”
    一些街坊围着王主任,盯着报纸上的图片,兴奋的讨论着。
    王主任灵机一动,笑着对身旁小李说道:
    “小李,你再去区里申请二十份今天的《工人日报》。”
    “将报纸拿回来后,给每个大院都贴到大院门上一张。”
    “咱们要让街道上每个大院里的街坊邻居,都知道何雨柱发明出来的这台挖掘机!”
    小李连忙答应了一声:
    “好嘞,王主任。”
    “我现在就去申请报纸。”
    ………
    “雪茹,好妹子,又忙什么呢?”
    徐慧真手里拿着一份报纸,笑容满面走进雪茹绸缎庄。
    “慧真?你怎么来了?”
    陈雪茹放下手里的丝绸卷,转过身来,笑问道。
    “雪茹,看样子你还不知道吧?”
    “你家男人又上报纸了。”
    “那,快看看,《工人日报》用整张篇幅报道了,你们家男人发明出来的挖掘机呢。”
    徐慧真笑着展开一份报纸,指着上面的报道,给陈雪茹看。
    陈雪茹定睛一看,高兴坏了。
    “还真是我们家柱子。”
    “嘻,这已经不是我们家柱子,第一次上报纸了。”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嘴上虽然说得轻松,可陈雪茹嘴上却笑得合不拢嘴。
    两位前门外大街上有名的女商人,一起研读起了这篇报道。
    一旁,正在挑选绸缎布匹的客户,也好奇的凑了上来。
    “陈老板,徐老板,你们这是在看什么呢?”
    一位打扮得体的女客户,笑问两人。
    “孙科长,这不我们正在看何雨柱发明出来的挖掘机呢。”
    徐慧真笑着回应道。
    这位孙科长,是农业局的一位领导。
    经常光顾徐慧真的小酒馆,也是雪茹绸缎庄的常客。
    孙科长也好奇的凑了上来。
    她盯着上面的030报道看了一眼,顿时是满脸的惊喜。
    “好家伙!第三轧钢厂居然发明制造出来了,一台摆臂挖掘机!”
    “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农业局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听到?”
    “不行,我得赶快回去,通知我们局长,赶快去轧钢厂订购一批摆臂挖掘机去!”
    这位孙科长话一说完,布都没来得及买,就急匆匆离开了绸缎庄。
    徐慧真和陈雪茹面面相觑。
    与此同时。
    第一轧钢厂,第二轧钢厂,首都好几座机械厂的厂长,闻讯而至。
    不请自然,纷纷来到第三轧钢厂,观摩学习第三轧钢厂新发明制造出来的这台,国产首台摆
    臂挖掘机。
    何雨柱手把手教会了冯科长,如何驾驶操作这台挖掘机。
    在十几位兄弟厂家领导的见证下,冯科长意气风发,驾驶着那台挖掘机,又重复了一遍何雨柱昨天进行的挖土举动。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前来观摩的兄弟厂的领导们。
    “好家伙!老杨,你们第三张轧钢厂又放了一颗卫星啊!这台挖掘机简直太牛了!”
    一位机械厂的老厂长,在见识过这台挖掘机恐怖的挖掘能力和快捷的挖掘效率后,兴奋的对杨厂长竖起一个大拇指.
    “师兄,听刘岚刚才说,咱们厂里今天一阅来了好多其他厂的领导,都是来咱们厂观摩学习,您研究发明出来的那台挖掘机的。”
    “这么重大的事情,您怎么不去呀?”
    “刚才王秘书都已经过来两次,请你过去一下,怎么就是不去呀?”
    王一虎系着围裙,手里拿着一根刚剥好的葱,一脸不解的问何雨柱。
    何雨柱喝了口茶水,笑着说道: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
    “我一个厨子,就不要跑去掺和厂领导们的工作了。”
    何雨柱现在的心态很淡然。
    大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感觉。
    就在这时,广播器里传来广播的声音。
    广播的内容,是《工人日报》对轧钢厂研究发明制造出,国产首台摆臂挖掘机的报道。
    自然,也大篇幅报道了何雨柱,研究发明出国产首台摆臂挖掘机的心路历程。
    一时间,后厨静得鸦雀无声。
    就连切墩的声音都没了。
    所有厨师都竖起耳朵,兴奋的聆听起了广播。
    何雨柱也在听广播。
    总体而言,这篇报道很中肯,完全尊重了事实,几乎没有杜撰的内容。
    完全不像后世那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故意编造扭曲事实。
    何雨柱对这篇报道,还是很满意的。
    刚刚广播完,王秘书急匆匆跑来找何雨柱。
    “何师傅,今天中午又要劳烦您了。”
    “三桌招待,这是李副厂长批好的条子。”
    王秘书将条子递给了何雨柱。
    何雨柱接过条子看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刘岚,小宋,走,跟我去供应科仓库拉食材。”
    何雨柱招呼了一声,刘岚和小宋答应着,跟在何雨柱身后,一起出了后厨。
    来到外面,小宋驾轻就熟,蹬上了三轮车。
    何雨柱骑自行车跟上小刘。
    刘岚紧跑几步,追上何雨柱的自行车,跳上了后车座。
    “行啊,柱子,你又上报纸了丶l。”
    “这次怕是咱们厂里,又得奖励给你十块钱吧?”
    刘岚坐在后车座上,笑问何雨柱。
    “谁知道呢。”
    “给,咱就领。”
    “不给,咱也不强求。”
    何雨柱的心态真的很淡然。
    挖掘机他已经给轧钢厂设计出来了,轧钢厂也把机器给制造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赶快弄一条生产线,照葫芦画瓢,批量生产挖掘机。
    何雨柱估计,用不了几天,农业局和工业局等很多部门,肯定会“围攻”第三轧钢厂。
    到时候,第三轧钢厂的挖掘机订单,将会两三年内都干不完。
    其实,何雨柱还是估计错了。
    根本用不了几天,就今天,好多部门的领导,都纷纷跑来第三轧钢厂,下订单,求购摆臂挖掘机。
    孙书记杨厂长他们,不但要应酬兄弟厂的领导,还要接待这些前来下订单的各部门领导。
    一时间,轧钢厂的大领导们,全都轮番上阵。
    即便如此,这些领导也都忙得焦头烂额。
    领导们幸福的忙碌着。
    何雨柱取回食材来之后,也开始系上围裙烧菜。
    中午这顿饭,厂领导和接待的客户们,自然又是宾主尽欢,皆大欢喜。
    何雨柱的厨艺,已经成为首都第三轧钢厂的一块金字招牌。
    无论是前来洽谈生意的客户,还是前来观摩学习的其他厂的厂领导,但凡来到第三轧钢厂,如果没有品尝过何师傅做的菜,你就等于白来。
    终于熬到下班了。
    何雨柱骑上自行车,正打算回家。
    “何师傅,等等我。”
    娄晓娥忽然追了上来,从车棚子里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快速追上何雨柱。
    “小娥啊,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何雨柱放慢了自行车速度。
    “何师傅,您可真厉害,您又上报了!”
    “昨天下午,我就听我爸说,您研究发明出来一台那啥摆臂挖掘机,我爸哈激动地说,你发明出来的那台挖掘机,填补了国际空白,非常非常的厉害。”
    “说不定,老大哥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们也会从咱们国嘉购买挖掘机呢。”
    “总之,我爸对何师傅的这项新发明,推崇备至。”
    娄晓娥满脸崇拜的对何雨柱说道。
    越是对何雨柱了解加深,娄晓娥对何雨柱越是崇拜。
    简直难以想象,一位食堂里的厨师,居然发明出来了那么多好东西。
    国产首台电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