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袁春秋的后手!
作者:江门二爷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最新章节     
    袁春秋深呼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
    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从他来这里的那一刻,他就只能如实坦白,把问题和省纪委巡视组说清楚,说明白。
    “举报赵国军之前,我先自首,我做信访局副局长到局长的这五年,一共收受协调费三十六万元,每一笔每一款都记着,就在我办公室第二个抽屉里面。”
    袁春秋故意把贪污说成协调费,倒是挺会给自己找借口,或者说往脸上贴金的。
    不过三十六万元的贪污,哪怕放在09年也不多了。
    甚至可以说非常少,一个正科级的信访局局长,只贪污了三十六万元,说出去的话,体制内的干部能笑死他。
    如果出一套贪污标准的话,袁春秋只贪污了三十六万元,只怕要说他是个大大的清官了,倒也讽刺。
    杨东看了眼韩浩,韩浩立即把袁春秋的自首言论记下来。
    三十六万元,需要核实。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核实,袁春秋是否只贪污了三十六万元。
    毕竟不能袁春秋说什么,他们省纪委巡视组就信什么,绝对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就是举报赵国军了,举报之前,请各位巡视组领导允许我播放一段语音。”
    袁春秋说着,从兜里面掏出一个录音笔,放在了茶几上面。
    杨东示意温演瑞一眼,温演瑞立即上前把录音笔拿过来。
    袁春秋既然把东西交上来,断然没有再次接触的机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必这样,我既然把东西交出来,就不会销毁。”
    袁春秋见杨东似乎太过于谨慎了,有些不满意。
    杨东却不在乎他的不满,而是开口说道:“这个录音笔里面,记录着什么?”
    “请杨组长耐心听一听,就知道了。”
    袁春秋笑了笑,朝着杨东示意开口。
    杨东点头,之后温演瑞操作了一下,录音笔立即传出一段录音。
    “哎哟我的县长啊,您就给我拿个主意吧,信访工作继续这样下去,没法干啊。”
    第一句就是袁春秋充满焦急紧张的语气。
    袁春秋坐在沙发上,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录音笔内传出来,也颇为有些尴尬,但他决定交出这个东西,已经不怕了。
    “我这不过就是个私人之言,出了门,我可不认啊。”
    中间有几句对话,没有什么重要证据。
    但是接下来,赵国军的这句话,吸引了杨东四个人的注意力,仔细的听了下去。
    “其实很简单啊,人民群众不上访,说明幸福指数高啊,政府工作好啊。”
    赵国军的声音再次从录音笔内传来,但如此厚颜无耻的言论一出,杨组只觉得浑身尴尬,汗毛竖起,很难受。
    韩浩和其他两个副组长也是差不多的表情,都是一脸的厌弃。
    这种无耻的言论,是什么心理才能说出来的?
    如此厚颜无耻的想法,简直让人唾弃。
    群众不上访,是因为幸福指数高?
    不排除有这样的省市,但几乎非常少。
    更多时候还是因为上访无用,没意义,才会不去上访。
    说到底是对政府信访部门的不信任,是对公平正义的不信任,和幸福指数有个屁关系?
    政府工作好,这倒是实话,毕竟国内几十年的奋斗,也都是为了民生发展。
    可你不能因此骄傲自满,而且有一些政府工作出现错误,这也是事实。
    毕竟各省各市各地,并不都是务实的政府,还有很多是务虚政府,为此没少折腾老百姓,这也是事实吧?
    怎么如此虚伪的这句话,从赵国军嘴里说出来,如此的恶心那?
    接下来又是几句对话,基本上是袁春秋和赵国军讨论,该如何应付省纪委巡视组调查。
    那个时候袁春秋,估计没想过,会在杨东房间里,对赵国军实名举报吧?
    杨东坐在这里一言不发,他就在想,为什么袁春秋要实名举报赵国军?什么促使他这么做了?
    两个人如果按照对话来看,应该是一丘之貉,彼此关系非常好。
    所以为何袁春秋突然抛弃赵国军,突然出卖赵国军?这里面应该有些隐情。
    不过没关系,先听下去。
    总之袁春秋实名举报赵国军,也算是帮杨东破局入手。
    如果不从信访局打开局面,就得从孕妇自杀事件打开局面。
    现在信访局这边,已经打开局面了,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孕妇自杀案件也有进展。
    杨东要两只手都要抓住开阳县的问题,利用两件事彻底破局。
    这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安排一些群众上访,不难吧?”
    嗯?
    杨东听了录音笔内传来的这句话,这是赵国军说的话,不禁让他心中涌现怒火。
    安排什么?安排群众上访?这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以演戏的方式糊弄信访工作,这是把国家公器当成了娱乐圈吗?
    如此一来,信访局还有什么公信力?怪不得开阳县的四十万老百姓如此不满信访工作。
    根子还是在赵国军这边。
    “知道农村的压水井吗?倒一点引水,就可以压出地下水,这就是引子。”
    “当你安排了群众上访,其他群众看到之后,你觉得他们会不会跟随上访?”
    “到了那个时候,你信访工作,不就恢复了吗?”
    “之所以他们现在不上访了,无非是因为那件事,可那件事影响再大,也有忘记的一天啊。”
    那件事?杨东听到这里,就知道赵国军大概说的是孕妇自杀事件。
    “老袁,你要知道,老百姓可都是记吃不记打啊,过一段时间也就忘了!”
    这话一出,杨东脸色严肃中透着愤怒。
    赵国军这句话,严重背离了身为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严重背离了党和国家为人民的革命信念,更是背弃了他赵国军个人的党性原则。
    这句话一出,赵国军不管有没有其他罪证问题,他已经完了。
    整段录音后面几句,不必描述了,没什么信息量。
    有信息量的也就这么几句话。
    但几句话就已经足够了!
    赵国军身为分管信访工作的副县长,竟然要求信访局局长如此做事?简直荒唐离谱。
    “我特意留的后手,我去见赵国军的时候,藏了两只录音笔,故意让赵国军发现其中一只,让他自以为捏住了我的破绽。”
    袁春秋见录音笔播放完毕之后,还特意的解释了一句,他所留下的后手。
    只怕赵国军根本想象不到,他袁春秋手里面还有一支录音笔吧?
    有了这个家伙事,他袁春秋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赵国军该如何应对今日的举报,那就不是他袁春秋该想的事情了。